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落子之间有传承——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尼木棋保护记

发布时间:2020-12-23 09:45:00来源: 西藏日报

  这是一种不分场地,不用特制工具,没有年龄、时间、地域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地上找些石子和泥巴作为棋子进行比赛,且专属男人间博弈的娱乐游戏。它就是西藏昌都市左贡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木棋。

  “尼木”的藏文翻译为“纵横交错”的意思,因比赛的棋盘为纵横交错的“井”字形而得名。左贡县尼木棋在民间自我发展演变,棋盘为纵横交错的3条、6条、9条、12条和15条线组成的“井”字型网络。棋艺一般者只下6条或9条,棋艺较高者进行12条或者15条的比赛。3条的只为小孩玩耍,线条越多,难度越大。

  52岁的雍仲次旦是尼木棋传承人。他介绍道,尼木棋比赛纯属怡情娱乐,比赛时间一般为朋友聚会或休闲时,时段较长,有时长达6、7个小时左右,中间不休息。比赛时两人执子,围观者站立两边各为其出谋划策,场面十分热闹。

  左贡县尼木棋是民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项目,对于该项目的保护与抢救工作迫在眉睫。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力度的不断增加,左贡县尼木棋也可以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引起关注。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左贡县建立普查队伍,先后对尼木棋相关资料做了较为详细的收集,并用文字、图案等手段做了资料保存。自2012年开始,对现有传承人,特别是高龄人士进行学术访谈,从口述片、传承教学片、项目实践片、综述片等相关内容做了一系列的数字文化保存,将珍贵的记忆用现代手段来保存。特别是针对老年人,采用了口述等方式对资料建设做了一系列工作。

  前不久刚结束的左贡县东坝乡尼木棋大赛,就是该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举措之一。

  据了解,此次比赛分为学生组和成人组。在东坝乡小学,学生通过之前传承人的培训,边学习边思考边对弈,在学习中进步。最终在报名学生中分别筛选出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前三名进行表彰。成人组比赛则在军拥村进行,农牧民参赛员态度认真,走棋稳重,比赛氛围浓厚。棋桌上,参赛人员小心谨慎,观察细致,确保发挥出正常水准,比赛推进顺利。

  比赛现场,围观人数颇多,每名围观者本着“观棋不语真君子”的态度,默默思考着什么。休棋期间,有不由自主再次约棋的、有对在晋级赛中出现失误耿耿于怀而议论纷纷的、有拍照留念的、更不乏向传承人虚心学习棋艺的……现场很多围观者纷纷表示,日后要认真学习尼木棋文化,磨炼棋艺,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报名参赛,并争取获得好成绩。

  自2009年,左贡县尼木棋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该县积极采取保护措施。除上述提到的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收集、记录、保存外,还成立了左贡县尼木棋传统体育、游艺保护领导小组,统筹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建立传承机制,在当地群众中进行广泛传播,利用节庆日组织开展活动,让群众参与到非遗活动中;培养新的左贡县尼木棋传统体育传承人,并以“非遗进校园”的形式走进学生的课余生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等相关窗口做系列的报道和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群众对左贡县尼木棋的认知,使独特的民族文化得以发扬。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