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在法治化轨道上,建好生态文明高地

发布时间:2021-01-25 08:54:00来源: 西藏日报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提供了法律遵循。”

  “《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草案)》将是西藏自治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支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

  在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草案)》提请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引起自治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广泛热议。

  “建设美丽西藏,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藏的期望和重托,条例在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用到立法中的同时,突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试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等内容,具有西藏地方特色,是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等重要指示的又一重要立法成果,充分彰显了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自治区政协委员、昌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土肥室主任格桑顿珠说。

  那曲市位于藏北高原,是多条江河的源头,集合了冰川、湖泊、冻土、草原等多种生态系统,在自治区的生态保护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造林科科长拉顿表示,近年来,那曲市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0个,整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7.0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70%,为有效保护各类动植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基础。此外,那曲还大胆探索高寒高海拔植树试种工作,五年来,累计植树试种高山柳、云杉、班公柳等树种7万多株,历史上首次街道试种绿化近7公里,基本改变了城区内无树的历史。

  “在我看来,《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草案)》是一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条例,是一部深入结合西藏实际出台的条例,是一部深刻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关系的条例,对于‘十四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拉顿说。

  林芝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被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十分需要加强立法保障,推进美丽林芝建设。

  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林芝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郑都表示,林芝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西藏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对于圆满完成新时期国家和自治区赋予林芝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美丽林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十三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林芝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全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了27.8万亩的两江四河、重点区域、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开展了19.3万亩退化沙化土地治理和宜林地提升等林草生态修复工作,实施了41万亩森林抚育建设项目,新建及改扩建苗圃1万余亩。此外,全市还深入推进以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无树单位’和义务植树等人工造林为主的重点区域绿化工作,村庄四周、道路两侧的绿化得到显著提升。”郑都介绍说。

  “我们要共同聚焦做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态文明制度成为刚性约束,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美丽西藏贡献力量。”郑都说。

  近年来,昌都市林草部门通过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林草资源管理、自然保护地建设、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等工程不断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全市完成营造林39.35万亩,天保工程区1915.17万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有序开展,藏东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断筑牢、人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感不断提升。

  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昌都市林草局助理工程师郭迎亚表示,《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草案)》的实施将会对昌都生态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草资源保护等提供强大的制度遵循,会合理地协调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不平衡,切实保障全市的生态安全与民生兴旺。

  “我们要切实提高对建设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工作的认识,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守护好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要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草原等部门形成强大合力,深刻找准定位,强化沟通协调,认真履职尽责;要创造各族干部群众勠力同心的良好局面,不断促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机制,凝心聚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郭迎亚说。

(责编: 常薇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