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可可西里野狼投喂变胖 专家:关爱勿干预自然生存法则
近日,可可西里的一头野狼因经常被过往游客和司机投喂,在网络迅速走红。网友表示,它原本瘦骨嶙峋,因有人固定喂食而“胖若两狼”。
很多网友在高兴的同时,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提醒,对野狼的投喂,是出于关爱的心却做了干预自然法则的事,投喂行为并不可取。
图为可可西里内,被过往游客和司机投喂变胖的野狼。视频截图
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野狼的走红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产生的独特现象。在投喂与生态保护的争议中,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生态的平衡性。但当投喂行为未被制止,无限放大的情况下,就会演变成让自然生态系统不再稳固的突破口。
随意投喂会对狼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提起野狼,人们经常想起的形象是动作敏捷,力量强大,目露凶光,爪牙锋利尖锐,具有攻击性。但是视频画面中这只野狼,看上去“狗里狗气”,甚至可以用“憨态可掬”来形容,不但会向人类示好,讨过往游客欢心,现在还带上了另外两匹瘦弱胆怯的“狼小弟”,一同开启卖萌乞讨。
“从狼个体角度来看随意投喂的食物中多数是高油、高盐、高糖的零食,对于人而言或许非常美味。但是对于狼而言,并不健康。”齐新章说,如果狼长期习惯了被人投喂,可能会对人类的食物投喂产生依赖,从而改变行为习惯,那么不排除可能有存在恶意的人利用狼的习性改变伤害到它,例如恶意投喂辣椒酱、臭豆腐、酒精饮品、过期变质食品等,给狼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图为今年8月,109国道上拍摄到的野狼正在进食。马海明 摄
“同时,在投喂过程中,人类身上或许会携带一些它无法抵抗的病原体,也有可能狼身上携带着一些寄生虫,疾病传播的风险也会被放大。”齐新章称,随意投喂对游客和狼都有风险,人类的某些行为可能被狼误判,出于护食或自卫心理从而发起攻击。并且,狼作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个节点,随着投喂逐渐改变了生活习性,在生态系统中所能发挥的调节作用可能受到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将会下降。
“对于网络上称这匹野狼‘年龄太大、脱离狼群、捕猎能力下降、饿得皮包骨头’这些描述,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齐新章说,“既不救护,也不让喂”的决定势必会被过度解读,从而引起极大的争议,所以正确且最优做法是发现病弱的野生动物个体时,及时联系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林草部门,进行科学的评估和专业的救护。
不打扰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尊重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广人稀,辖域内生活着大量珍稀野生动物。野狼、棕熊等野生动物被投喂的现象并不罕见。10月7日,一网友发布的在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偶遇野生棕熊视频走红网络,该视频中,网友将食物向五只棕熊抛去,棕熊遂直立起身。
游客和野生动物相遇如何相处?野生动物生存法则人为干预会产生什么后果?齐新章表示,与野生动物相处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打扰,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它们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我愿意相信投喂者都是出于善心,只是善良也需要知识作为支撑,否则可能好心就做了错事。”齐新章说,不打扰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尊重,其实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和保障。
图为野生动物园内,正在栖息的狼。西宁野生动物园供图
部分地区出台条例禁止投喂野生动物
据悉,国内部分地区已出台相应的法规保护。例如上海已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条例明确禁止投喂野生动物,居住区内发现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异常等情况的,可以向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由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采取措施,予以保护。10月16日,新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明确了观察、拍摄野生动物不得擅自投食、驱赶等。同时,新增了关于规范野生动物放生行为的规定。
“无论如何,野生动物话题引起关注这件事本身是好事,更多人了解野生动物知识,才能正确关心野生动物,通过采取正确的方法去保护野生动物。在知识的支撑下,会有更多的野生动物受益。”齐新章说,如此,野生动物的未来才更有希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可可西里长期监测样地建成标准气象观测站 提升国家公园监测能力
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悉,可可西里长期监测样地建成标准气象观测站并正式运行。 [详细] -
索南达杰保护站男“羊妈”:可可西里藏羚羊越来越多
每年5至7月,“高原精灵”藏羚羊大迁徙拉开序幕,数万只雌藏羚羊将从勒池草原携雌仔,一路向北跨越大山大河,奔赴数百公里外的可可西里——太阳湖、卓乃湖地带产羔生育。 [详细] -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人文摄影采风活动启动
24日,“同饮一江水光影耀澜湄”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人文摄影采风活动,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启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