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 行业动态

为了每个患者家庭的幸福——西藏精神卫生工作综述

齐永昌 发布时间:2019-08-08 10:11:00来源: 拉萨日报

  益西洛登,今年40岁,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纳西村街上组村民。7月25日,记者在纳西村采访时,他说:“在政府帮助下,我已经找到了一份投递员工作,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个半小时,送一送包裹和报纸,每月工资2400元。”益西洛登工资虽然不高,但他的家人们却十分知足。因为去年以前,他还需要他67岁的老父亲专门照顾和陪护。

  康复指导

  提高精神患者生活质量

  1999年5月份,20岁的益西洛登忽然变得思想混乱,说起胡话。如果治不好,对他家来说,该是多么大的不幸。连续多日,益西洛登的父母都束手无策。患病之前,益西洛登是一位唐卡画家,患病之后,家里收入受到影响。在芒康县政府和县卫生健康委、县疾控中心和纳西乡卫生院等多部门关心和帮助下,益西洛登得到了及时救治,但一直未能根治。直到2018年底,在纳西乡卫生院院长仁青建议下,益西洛登开始到华西医院接受治疗,专家会诊治疗之后,益西洛登基本康复,和常人无异。

  目前,华西医院每月会给他寄口服的药物,仁青会到益西洛登家进行随访,为其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用药指导,并填写随访记录表录入基本公卫信息化系统进行规范管理,检查督促他按时服药。

  芒康县疾控中心副主任七主培楚告诉记者:“我县综治、卫健、民政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已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长效机制。2016年、2018年和2019年,我县先后在重庆市专家的协助下,对全县16个乡镇疑似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开展诊断与危险度评估活动,并根据患者的信息综合判断,给予明确诊断和危险评估,同时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

  据了解,上述3次活动,共筛查270人,确诊重度精神障碍患者187人(其中三级以上76人),目前已死亡5例,现管理176人,管理率为100%,监护率100%,社会参与率100%,肇事肇祸率控制在0.3%以下。

  对2016年确诊的69位患者的监护人员(家属),芒康县兑现监管费每人每月200元,2017年兑现资金85200元,2018年兑现资金165600元,共计25080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患者家属主动加强管理,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正规用药和康复指导,提高了精神患者生活质量,为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有效诊治

  减轻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

  久美老人,今年80岁,是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镇堆果村群众。7月22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该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久美老人家里采访。侄子次仁告诉记者:“从1996年开始,我叔叔开始变得精神异常,家里需要抽一个人专门守着他。他常常坐在家里的角落里自言自语,有时候,家人煮饭时,他会把锅给打翻,有时还拿斧头追打家人。有一次,家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他,原来,他独自一人徒步到了县城,却不知道家人为了找他都急坏了。”

  时隔九年,到2015年年底,西藏邀请广东专家来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诊治。2016年1月,久美开始服药。他服用的药物是由广东省专家开的处方药。2017年堆果村村医拉杰和久美签约,成为久美老人的签约家庭医生。从此以后,老人的家人轻松了许多,处方药即将用完时,拉杰会及时将药送到他家,并指导家人帮他服用。2018年复查时,老人病情基本稳定,可以独立在家,不再需要人专门看护。采访结束时,见工作人员要走,久美老人主动示意打招呼。

  工布江达县疾控中心主任国吉告诉记者:“精神病患者,有遗传所致,也有后天遭受打击,心理压力太大所致。我县共有74例精神病患者,其中6人已经去世。2015年,市里通知各乡村将行为异常者进行筛查,确诊者由市里统一购药,我们经常随访检查,看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国吉介绍,在工布江达县,每个精神病患者家庭将被给予每月200元的补助,民政部门会定期将补助款打到卡上。

  工布江达县卫健委副主任达瓦说:“2019年,为全力做好健康扶贫工作,我们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将所有医疗扶贫对象全部纳入签约对象中,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对救助对象提供疾病监测、管理、治疗和转诊服务。”目前,该县已签约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数4519人,签约率100%,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人数36人。

  3年运行

  区精神卫生中心社会效益明显

  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介绍,由国家发改委投资1600.09万元、总建筑面积4249.82平方米的西藏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项目位于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院内,2012年9月20日开工建设,2013年12月竣工验收。2016年4月1日顺利开始试运行,目前开放床位35张,医护人员15名。通过3年的试运行,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社会效益发挥明显,对防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西藏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来说,也是如此。精神障碍患者是一群特殊患者,该中心15名医护人员,脸上常挂着微笑,整天穿梭于精神病患中间,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用激情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年来,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克服患者谩骂、骚扰打人的同时,面对社会公众的偏见和行业待遇低等困难,始终以一颗大爱之心,本着“视患者如亲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病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业形象,使每一位病人感受到温暖和亲切”的宗旨,关爱照顾每一位精神障碍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副处长张福生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大力帮助支持下,近几年,区卫健委紧紧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推进部门协作,完善服务体系等措施,全区精神卫生综合防控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张福生介绍,2015年西藏成立自治区加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以来,西藏各级政府、卫生健康、政法、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高度重视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不仅把此项工作作为精神卫生问题,更作为确保公共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区、地(市)、县三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继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措施,并将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考评体系,组织督促开展救治救助工作,推动《西藏自治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领监护补贴暂行办法》“以奖代补”政策深入落实。近两年各地(市)、县(区)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补偿经费520万元用于落实“以奖代补”办法。

  近几年,西藏各级卫生、综治、公安、民政和残联等部门会同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基层单位,以每年开展农牧民健康体检等为契机,通过入户走访、查阅档案、医疗反馈等方式,结合日常掌握情况,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筛查,重点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和发病报告工作,在各兄弟援藏省(市)的无私援助下,开展疑似病人筛查确诊。对已确诊的患者按照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要求进行登记报告和危险性评估,完善基础信息,逐一登记建档,做好信息登记、录入和随访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各地市共筛查疑似患者4532例,确诊3109例。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4月,西藏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正式运营以来,已收治精神疾患729人次,已好转治愈600余人次;门诊15873人次,心理咨询508人次。

  在区内诊疗服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地(市)、各县(区)充分结合实际,主动作为,切实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救治。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和广东、上海、重庆等援助省市帮助支持下,拉萨等7地(市)全面开展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工作,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医疗保障方面,2014年起,西藏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已经被纳入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医疗制度重大疾病保障目录,门诊医疗费用可在大病统筹基金中报销70%,住院医疗费用按医疗机构级别在大病统筹基金中报销,门诊医疗费用与住院费用合并纳入年度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门诊可报销75%以上,住院费用80%以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同乡(镇、社区)民警,共同对居家监护的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督促监护人落实监督服药、病情报告、出门报告等监护责任,及时掌握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动态基础信息。

  截至目前,西藏未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重特大案事件。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