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 行业动态

西藏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0.6岁

次珍 发布时间:2019-12-23 09:45: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成就新闻发布会。会上,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格桑玉珍和区卫生健康委藏医药管理局局长德吉作为新闻发言人介绍情况。

  格桑玉珍说,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卫生健康委等国家有关部委及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从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70.6岁,人口从民主改革前不足120万人增加到343万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区人民群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为西藏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和自治区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改扩建了自治区人民医院、藏医院,新建了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基本完成建设,自治区医院正在建设,市、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战略合作,倾力打造智慧型卫生健康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良好保障。

  截至目前,全区建立了82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点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普查防治工作。疾病消除工作今年通过国家考核组验收。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从1978年的3864.12/10万和6.65/10万下降到2019年的378.53/10万和0.93/10万。

  在藏医药学方面,截至目前,西藏共建设了6个地市级藏医医疗机构和35个单设的县级藏医机构,有3家“三甲”、2家“三乙”和4家“二甲”藏医院。藏医药高级人才、技术骨干和基层实用型人才梯队基本形成。以传统为基础的藏医药传统创新工作全面开展,在肝病、胃肠疾病、皮肤病、妇科病治疗方面取得突破。天文理算等国家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37个,2018年6月《四部医典》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当年11月,藏医药浴法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浪卡子县有了智慧医疗

    近日,西藏浪卡子县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远程诊疗成员单位,通过远程网络参加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中国电信芜湖分公司举行的“5G+智慧医疗”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详细]
  • 网络求助平台病了,该如何救

    早在2018年10月,爱心筹、轻松筹和水滴筹曾联合发布《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当前仅靠企业自律公约已无力规范行业健康发展。[详细]
  • 97个医保谈判药品月底前挂网

    昨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各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新版目录调入、调出药品情况加快调整更新医保信息系统,制定结算管理办法,保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