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夜尿频 脾肾双补温肾阳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张忠德
医案:骆老师,女,44岁,夜尿频半年
44岁的骆老师是一名教师。年轻时任教多班,常常加班批改作业、设计教案、申报教改课题等,忙碌的夜晚靠喝咖啡提神。现在虽只任教两个班,课程减少,晚上也能睡上整觉了,但最近半年她开始出现夜尿频多,严重时一晚需要起夜3-5次。反复起夜严重影响了骆老师的睡眠,每天顶着黑眼圈上班,感觉比年轻时熬夜还辛苦;夏天在空调办公室中,大家都穿短袖,骆老师永远穿着厚厚的外套。站着讲半节课就腰酸腰痛,不得不坐下来。胃口也比以前减半,还时不时拉肚子、大便稀烂。入冬以来,骆老师的诸多不适更加严重,于是找到德叔求治。
德叔解谜:脾肾两虚,水湿无以气化
骆老师长期熬夜,劳累过度,靠饮用咖啡来提神,久而久之,损伤了脾胃阳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阳气不足,日久导致肾阳不足,令脾肾两者的阳气均出现亏虚。脾和肾是人体水液代谢中的重要脏器。若是脾肾阳虚,则体内水液无法正常处理,膀胱的气化功能受到影响,便会出现夜尿频;若是水液停留在胃肠道,逐渐就聚集成水湿,影响胃肠功能,就会出现胃口差、拉肚子、大便稀烂。脾胃虚弱,负责保护身体的卫气生成不足,难以抵御风寒,出现怕冷。肾阳不足,腰部阳气不够,自然就容易腰酸软。治疗上,德叔以补气温阳、健脾固肾为主。服用中药1周后,骆老师的夜尿减少到每晚1-2次,甚至有时能不起夜,胃口差和怕冷也好转,现定期复诊调治。
预防保健:穴位艾灸及按摩
此类夜尿频多,可居家进行穴位艾灸,补益脾肾阳气。选穴关元、气海、神阙穴。具体操作方法:将点燃的艾条置于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灸;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1周灸2~3次。不方便使用艾灸时,亦可采取穴位按摩法,选穴关元、气海、中脘、神阙。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置于穴位处按揉,力度要适中;每个穴位按揉150~200次,每日1次。
Tips: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3寸(4横指)处。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1.5寸(2横指)处。
神阙穴:即肚脐。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
德叔养生药膳房:巴戟杜仲煲竹丝鸡
材料:竹丝鸡1只,巴戟10-15克,杜仲15克,白术15克,精盐适量。
功效:补气健脾固肾。
烹制方法:诸物洗净,竹丝鸡斩大块,沸水焯水;将上述食材放入锅中,加清水1750毫升(约7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加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3~4人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下气消食 推荐白萝卜大白菜蚝豉汤
锅内加水、姜片、蚝豉,水沸后加入白萝卜片,待煮至萝卜心变透明,加入大白菜煮熟,加少量食盐调味,喝汤吃渣。[详细] -
眼妆可能会伤眼,“口罩妆”最好不画
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以眼妆为重心的“口罩妆”迅速升温,眼影盘、眼线笔、睫毛膏、美瞳等产品销量也随之大幅增加。[详细] -
冬天吃薯减重防便秘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