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这样吃 无湿一身轻
7月22日起进入“大暑”节气。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日晒、暑热、水湿交织,应该如何调理身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科康宜兵主任中医师表示,在暑热挟湿的天气里,人们更容易感到疲惫乏力、口干口苦、胃口差。中医认为,通过健脾益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化湿运脾,也能使湿热症状消退。康宜兵推荐了几款调理靓汤,有兴趣的街坊们不妨试试。
1.扁豆薏米煲骨头汤
材料:扁豆20克、芡实20克、薏米15克、大骨500克、蜜枣3个。
做法:大骨洗净斩件,焯水,捞出;将材料一起加入煲内,加水10碗,武火烧开后文火煮1.5~2小时,煮好后调味即可。
功效:扁豆、芡实、薏米均为药食两用,可健脾化湿。
适用人群:舌苔较厚、湿气较重者。
2.绵茵陈赤小豆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绵茵陈50克、赤小豆100克、老陈皮5克、蜜枣3个、姜3片。
做法:鲫鱼宰好洗净,平底锅放少量油,煎至两面焦黄,绵茵陈用布袋包煎;汤锅加水10碗,除绵茵陈外其余材料一同放入锅内,武火烧开15分钟,转文火煲1.5~2小时,记得要最后半小时放入绵茵陈,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绵茵陈、赤小豆可清热祛湿;陈皮行气化湿;绵茵陈有特殊香气,煲出来的汤香味独特。
适用人群:舌苔又黄又厚、湿热较重者。
3.五指毛桃煲鸡汤
材料:五指毛桃50克、茯苓20克、山药20克、老母鸡1只、蜜枣3个、姜片3片。
做法:先将五指毛桃、茯苓、山药水浸泡20分钟,去杂质,备用;把鸡块焯水后再冲洗干净;所有材料放入汤锅,加水10碗,武火烧开后文火煮1.5~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五指毛桃又称为南芪,有黄芪健脾补肺之功,但补而不燥;茯苓、山药可健脾化湿。
适用人群:舌质胖大有齿印、不想吃饭、全身无力、困倦等症状者。
4.三仙陈皮饮
材料:神曲10克、山楂10克、麦芽15克、陈皮10克。
做法:神曲、山楂、麦芽、陈皮,水泡服,或煎煮20分钟,滤渣服用。
功效:陈皮可行气化湿;神曲、山楂、麦芽可消食化积。
适用人群:吃得过饱、油腻煎炸食物吃得过多,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变成食积,出现胃胀、胃口差等消化不良症状的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这些“中暑急救法”不可信 三个饮食锦囊请收下
“三伏天”天气酷热,不少市民感到身体不适,甚至出现中暑症状。[详细] -
国务院部署多项措施确保生猪供应和价格稳定
为促进猪肉保供稳价,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三方面进行部署,确定稳定生猪产能的措施,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详细] -
97.2%受访者认为现在青少年吃不健康食品现象普遍
调查中,85.7%的受访者觉得青少年吃的不健康食品主要来自青少年校外购买,39.5%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来自青少年校内购买,29.5%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来自家人购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