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热过南方系高温集中时段不同所致
这几天,华北、黄淮一带高温发展迅猛,许多地方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持续高温天气成因有哪些?何时结束?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近期高温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华北、黄淮等地受到较强盛的暖气团控制,且影响时间较长,同时在高压脊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增温促进升温。此外,华北、黄淮等地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有利于气温升高及高温维持。
还未入伏,为何北方就热得这么厉害、甚至热过南方?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地区通常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而北方地区往往在初夏时段。
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在6月也较为常见。这段时间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
“进入7月后期,随着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增多,会出现闷热天气,也就是湿热型高温。就最高气温而言,前一时段气温最高值通常高于后一时段。”高辉说,但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受到湿度影响,往往在湿热型高温下,体感温度更高。
高辉表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在增加。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夏季除黑龙江中部和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0.5℃以上;部分地区将偏高1℃至2℃,高温日数也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专家建议,遇高温天气,公众尽量避免在午后气温最高的时段到户外活动、工作,需要长时间在户外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做好防晒,并关注体温变化,避免中暑或热射病发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头晕不一定是中暑!高温天谨防“热中风”
近期,多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有些人出现了热中风的情况。“而中暑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环境下身体温度调节功能紊乱,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体温急剧升高,从而产生恶心、呕吐、晕倒等症状。[详细] -
中暑送医过程中应使用冰袋等进行降温
随着近期气温的升高,本市医院接诊到不少有中暑症状的患者。[详细] -
对于人类来说,多热才算“太热”?
静息代谢率是衡量人体消耗多少能量才能保持身体功能正常运转的指标,简而言之,就是在静止状态下消耗的最小能量。研究团队之前开展的实验表明,当人们暴露于至少40℃的温度时,其静息代谢率会上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