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减肥误区,千万要警惕
减肥,说难也简单,说简单也难。管住嘴、迈开腿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比做不到、管不好更糟糕的是急功近利减肥,跟着网上各种听上去新颖其实换汤不换药的“速瘦秘笈”日瘦5两、月瘦10斤,换来一点儿都不意外的瘦后反弹+越减越胖,直至生生把自己塑造成喝冷水都长肉的易胖体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近期发布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的《中国居民健康体重管理之减重行动20条:基于科学循证的专家建议共识》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误区一
半夜加餐和不吃早餐
不仅无益于减重,甚至可以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因为,夜宵可能干扰健康的代谢和昼夜节律。而因为不吃早餐而增加的饥饿感,会增加午餐和晚餐的进食量,并加重胰岛素抵抗,不利于血糖控制和维持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误区二
控热卡、高蛋白、间歇性断食
控制总热量、改变三大供能营养素配比(低碳水、低脂肪、高蛋白等)的饮食模式、间歇性断食(又称“轻断食”)饮食模式,都有短期减重效果。但前两种的长期效果不明显,“轻断食”的长期效果证据不足。因此,不建议长时间坚持这几种饮食模式,以免出现任何不利于长期健康的“意外效果”。
真相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即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从55%-65%减少到40%以下,脂肪供能占比大于30%,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虽然中短期内可以见到减重效果,但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不足。而生酮饮食(比低碳饮食更低碳)减重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益处尚不明确。因此,务必在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乱尝试。
误区三
靠服用补充剂减重
减肥是个慢活儿,急功近利的小伙伴们往往寄希望于省时省力号称可以帮助自己“躺瘦”的各种膳食补充剂。包括但不限于咖啡因、肉碱、白芸豆提取物、壳聚糖、辣椒素、共轭亚油酸、葡甘露聚糖、瓜尔胶等。遗憾的是,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证实这些“天然膳食补充剂”对减重是否真的安全有效。《共识》建议大家谨慎使用。
误区四
运动减肥只能靠有氧
只要运动,无论任何形式,都能帮你减肥,别只盯着有氧。并且,最好可以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组合,减脂的同时增加肌肉及肢体灵活性。本次《共识》也是这样建议的:有氧、抗阻、高强度间歇运动均可有效减重。
误区五
熬夜增加消耗、帮助减肥
很多小伙伴认为,熬夜肯定增加消耗,不然怎么会觉得那么累。刷剧熬夜既能增加个人娱乐时间又能减肥,何乐而不为?
真相是:每天睡眠时间150分钟可达到适度减重目的,维持中等强度运动>250分钟可达到明显减重并维持的效果。运动强度推算方法:靶心率=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运动强度百分比,最大心率=220-年龄。长期持续的心理压力会增加肥胖风险,保持良好心理和情绪也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
所以,普通人减重,并没有那么多玄机,只要适当克制一下对美食的欲望和对偷懒的纵容,就能让自己离健康更近一步。
文/刘遂谦(科普工作者、临床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减肥离不开“祛湿”?中医专家详解
方志辉表示,“湿气重”是中医的概念,如果湿气太重,就会变成“湿邪”,也就是“痰湿水饮之邪”。最后,方志辉提醒,“祛湿”要结合个人体质进行,或者健脾祛湿、或者清利湿热、或者疏肝行气化湿、或者温肾利水化湿等。[详细] -
“白酒+咖啡”一杯再一杯?孕妇、青少年和老人要注意
适当的饮用咖啡,对健康的影响是正面的,咖啡可以缓解疲劳,还可以缓解轻度头痛,还有一定的促进食欲的作用。[详细] -
一扭脖子就响?一条毛巾助你拯救颈椎
动作二,上提下拉,帮助打开胸廓,挺直肩颈,缓解长时间伏案工作造成的姿势异常情况。动作三,侧方拉伸,通过牵拉颈肩双侧筋膜肌肉,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感。在训练过程中,只需要握住一半长度的毛巾,拉伸一侧时,头转向同侧,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