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薯光”甘孜县以马铃薯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中国西藏网讯 金秋十月的甘孜,一派丰收的景象;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拖坝乡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基地。拉运马铃薯的拖拉机来来往往,农户们结队而来,收获种薯,使高原深处的农民群众从旱地里刨出了“金疙瘩”。
图为村民采收中
“相比传统马铃薯,这次推出的马铃薯新品种种出来的土豆个头大、病害少、产量高,亩产7000斤都很常见!”说起新品种的好处,拖坝乡楚洛村村民康珠高兴得合不拢嘴。
图为收获马铃薯
记者从农牧农村科技局获悉:今年,甘孜县在拖坝乡竹溪村、拖坝村、楚洛村、扶贫移民新村建设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基地3150亩,引进黄心226、228、冀张薯12号、希森6号、V7等马铃薯新品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基地平均产量达到3500公斤/亩、特别是冀张薯12号最高产量达到了7000公斤/亩,单个薯块重量控制在100克-500克左右,总产可达1102.5万斤。
图为马铃薯长势良好
据了解,甘孜县作为康北粮仓,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甘孜县积极探索一套适宜本县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新技术、新模式,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推动“企业做基地,百姓增收益”,实现了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承包管理有“酬金”。2021年企业共支付流转费157.5万元,企业分红优质种薯100斤/亩,折合现金共计63万元、支付小工费200余万元。让四个村351户1669人,人均增收2519.5元。
图为马铃薯采收运输中
下一步,甘孜县将继续探索由企业供良种、保技术、下订单的新模式,加快发展万亩马铃薯产业基地,打造马铃薯产业“特”“优”发展之路,真正成为甘孜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薯光产业”。(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胡晓雨 彭宏伟 邓英杰 图片由甘孜县农牧农村科技局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召开2021年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现场会
10月15日,西藏2021年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现场会在拉萨市召开。[详细] -
【藏北故事】小小捡拾车,助力西藏乡村振兴大事业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是这一个个小小的捡拾车,一场场爱心接力,在悄然助推着西藏农牧民群众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详细] -
网评: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