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青海护卫“中华水塔”守护“青海蓝”

发布时间:2022-02-22 09:3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青海护卫“中华水塔”守护“青海蓝”
图为黄河源头的黑鹤。多太 摄

  昂赛澜沧江大峡谷、玉树隆宝湿地霰雪初霁,尽显高原清冷之美;长江北源玉珠峰、年保玉则雪山巍峨伫立……青海省在“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交出满意答卷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将全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全面开启建设美丽青海新征程。


图为察尔汗盐湖湿地的大天鹅。格尔木市委宣传部 供图

  护卫“中华水塔”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峡口村的禹王峡,是黄河流经青海省境的最后一道峡口。2月寒冬,这里的黄河湛蓝如洗,清澈的天空倒映在水面上,在两岸青山的衬托下,让这个西部之地颇有南国风情。

  说起禹王峡黄河生态环境的改善,日前,峡口村原党支部书记马进才深有感触:“这两年到这里过冬的野鸭越来越多了,而且栖息时间也明显延长了。入冬后,还出现了罕见的大天鹅。”

  2021年,青海省成为全国唯一河流国家考核断面Ⅰ类-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的省份,长江、黄河、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湟水河出省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青海湖、龙羊峡等重点湖库水体保持优良。青海每年向下游输出超过600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

  为了护卫“中华水塔”,青海省2021年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统筹长江、黄河、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安排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21.16亿元实施36个项目,持续提升长江、黄河源头水源涵养功能。

  马进才说,为了保护黄河干流的生态环境,民和县对河道及周边地区的养殖业予以规范和控制。绿水蓝天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绿色和谐发展。禹王峡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保护下,将源源不断的清水输送到下游地区。


图为长江源头。孙睿 摄

  守住“青海蓝”

  “入冬以来,降雪天气虽少,却鲜有雾霾和扬尘天气出现,抬头便是透亮的蓝天。”有晨练习惯的西宁市民王海平对记者说。

  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青海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6%,全省8个市州首次实现全面达标;主要城市西宁、海东PM2.5浓度首次降至二级标准以内。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守住“青海蓝”,青海省深化采暖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35个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淘汰燃煤小锅炉396蒸吨、老旧车9052辆,整治“散乱污”企业57家,海西州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联防联控。有序推进燃煤设施淘汰和清洁化改造。持续强化施工工地、渣土运输和城区裸露地扬尘管控,着力加强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

  扬尘一度是西宁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源。如今,建筑工地和拆迁工地裸露土地密闭化覆盖,鲜有飞扬的尘土。同样,街道上扬尘也少了,清扫车、洒水车对市区主干次干道路进行全时段清扫保洁、洒水、清洗等降尘作业,道路变得干净整洁。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汤宛峰表示,2022年,青海将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奋力开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