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心手相牵】牵手玉树 教育让梦飞翔

发布时间:2022-08-20 12:56: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初识玉树,是因为十一年前的那场地震,那时的玉树满目疮痍,让人心疼;再见玉树,是来自北京支援青海工作的召唤,令人神往。”李悦这样说。


图为李悦和她的学生们

  李悦是来自北京市怀柔第二中学的副校长、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2020年9月来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担任副校长,主抓理科教研,数理化、生物学科指导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李悦说,离开北京那天,天还未亮她就早早醒来,和家人依依惜别,一边让家人们放心,一边控制着摇摇欲坠的眼泪。但她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奔赴玉树进行教育支援是她的使命,心怀理想就不惧风雨兼程。

  踏上玉树的土地,李悦同样遭遇了想象中的缺氧、失眠、体重锐减等等困境,但是,她说:“在这里进行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对当地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她更是倾注了一腔热血。

  在李悦看来,“西部师资力量短缺是目前教育扶贫最大的阻碍”,教育工作重“输血”但更重“造血”,这一点在她工作实践中更加凸显。

  因为所支援的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是2017年底才投入使用的新建校,虽然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师资力量短缺,几乎都是新任职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李悦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热情非常高,但是对于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教师队伍来说,要想系统地理解教材,把握大纲,准确地掌握教材重点,突破难点,应用新思维解决问题,只靠个人力量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她决定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青年教师们成长,让他们在教育的天地中一展教书育人的抱负。

  制度化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通过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进行深入交流,对教师队伍的结构、层次进行全面了解,李悦带领5位援青教师从青年教师成长、教研组活动、备课组建设、高三备考方案等方面入手,制定了《青年教师人才成长计划》《备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相对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学校能够行之有效、稳步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是李悦提出的从青年教师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着手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她建议学校成立各学科、各年级的备课组,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的作用,每周定时、定人、定主题开展备课组活动。


图为李悦与学校备课组开展研讨活动

  她不仅带头参加备课活动,积极针对备课情况进行指导和改进,还对20名数学教师一一进行跟堂听课、课后评课、听后即评,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数学核心落实、学生课堂生成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因材施教”,提供以问题为导向,研讨学生易错的难题以及在每周一公开说课两种形式,带动一线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思维能力,积极把握学生的课堂生成。

  为了提高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教学质量,李悦发挥北京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自己的同事跟自己所在北京学校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交流探讨,为他们的专业成长保驾护航。除了课堂教学,还积极响应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的指导需求,开设新入职教师专题讲座、教师基本功大赛、师徒结对帮扶等方式,力争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理念方面给予年轻教师充分的帮助。

  尕藏卓玛、刘世渊是李悦“传、帮、带”工作中的“徒弟”。他们表示,通过李悦校长的言传身教,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开始有意识地注重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对自身教学反思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图为李悦在课堂间隙进行辅导

  心手相连,高原有爱。在隆宝镇红土山垭口山坡上,石头堆出的“感恩祖国,感谢北京”八个大字,道出了玉树人民的心声。李悦告诉记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帮扶显成效并不是一朝一夕,高原教育优化改革长路漫漫。正因如此,虽然我只是众多援玉干部中的一员,但我愿用自己微薄之力助燃高原孩子梦想的火种,坚守育人初心,为增强玉树教育的‘造血’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当地教师一起为玉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和其他援玉干部一起用有效之行践行援青使命。”(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周晶 欧帆 图片由北京市援玉工作指挥部提供)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