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田鹏颖: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安身其中

李澍 发布时间:2018-04-26 16:23:00 光明网

“我喜欢当老师,喜欢教书育人、做学问。如果能把自己的知识交给学生,让学生也知道,特别是如果能把自己的信仰讲给学生,让学生也信仰,那绝对是幸福。”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年轻时因对知识的渴望离开故乡求学。在经历了大学苦读、机关历练、企业体验后,毅然决定将教学与研究作为自己的归宿。

田鹏颖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吃过苦,但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与品格。”上初中时,田鹏颖接触了一批来自沈阳的知识青年,燃起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也正是这种渴望,激励着他要“走出去”。

1981年,田鹏颖考入沈阳师范大学,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中,他觉得自己“没学够”,对很多理论理解不透彻、不清晰、不真切,迫切需要更新知识、钻研理论、跟上时代。1988年,田鹏颖开始攻读哲学硕士学位,专门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

1991年获辽宁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后,田鹏颖进入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主要围绕省政府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政策咨询、文字综合。这使田鹏颖提高了从宏观上、政治上把握事物的能力,并深切地感到,面对复杂经济社会问题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办”。1996年,他被破格提拔为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成为当时厅里最年轻的处级干部。1998 年,凭借较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工作业绩,田鹏颖被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派往抚顺钢铁公司任副总经理挂职锻炼。

2000年,田鹏颖结束挂职,并在同年考取东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把自己多年在机关和企业积累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的高度进行反思,创立了社会技术哲学,他撰写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技术哲学》专著,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2004年,田鹏颖放弃了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工作岗位,回到沈阳师范大学担任教员。对此,田鹏颖表示:“我适合、也更乐意作一名大学老师,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讲给学生,让学生和我一起信仰。”

回到大学后,田鹏颖迅速实现从机关公务员转向大学教员的角色转换,着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嫁接”起来,把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社会工程哲学”。自2008年开始,陆续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社会工程——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社会工程视域下“社会关系生产”的新形态》《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社会工程形态》等文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产生较好反响。

2014年,田鹏颖任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他一直强调“教学比天大”,始终坚持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创立了“问题导向、经典品读、学理优先、课堂育人”的教学模式,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这种模式入选 2015 年中国高等教育 10 大关键词。他担任首席专家申报的项目《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获批 2015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三分之二的教师共享了重大项目带来的学术机遇。

近年来,田鹏颖从总体上谋划学科建设,注意学术共同体建设,为青年老师成长创造条件,组织了基础理论研究、重大政策咨询、明星教学宣讲、服务政府培训四个团队。围绕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田鹏颖先后在辽宁乃至全国宣讲近百场,被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评为“辽宁省最美讲师”。他主持研究的劳模精神(文化)被学界誉为支撑、展现、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的“绿色通道”。

田鹏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智慧、态度、觉悟、境界,享受理论研究、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的整个过程,可谓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安身其中。

(光明网记者李澍采访整理)

田鹏颖: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安身其中

【田鹏颖简介】

田鹏颖,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标兵人物。兼任中国理事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意识形态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长等。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