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生态文明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

周会祥 发布时间:2021-05-18 08:48:00 深圳特区报

  勇当可持续发展先锋,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既是中央对深圳未来发展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增强和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核心引擎功能与作用,大力推进深圳文明建设,努力为大湾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宜居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建设高度结合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好大湾区优质生活圈,能让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增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带动大湾区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国际一流的美丽湾区正在形成。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圳未来五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30年,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发展,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如何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优质的生态环境品质带动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成为当前发挥好“双区”驱动、“双区”叠加效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生活方式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

  1 持续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发展

  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碳达峰实施路径,努力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对于深圳来说,这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源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生产过程减污降碳“双升级”、末端碳中和治理“零排放”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深圳一直致力于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产业发展,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节能减排上确实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一是持续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在过去的40多年中,深圳几乎每不到十年就完成一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原先的以火电、化工、电解铝、纺织、皮革等行业为主体,逐步转变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为主体,产业单位能耗和排放强度均大幅下降。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272.7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1%,成为当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

  二是持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近年来,深圳严格按照中长期低碳发展规划,持续推动优化能源结构,淘汰关停大量小火电机组,天然气、核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逐步提高。

  三是不断推广绿色交通和燃油治理。深圳全市公交车、出租车100%实现了纯电动化。深圳各大港口已与多家国际航运公司签署了《深圳港绿色公约》,实行燃油硫排放限制。

  四是持续推广绿色科技建筑建设。深圳先后发布了《关于打造绿色建筑之都的行动方案》《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等技术规范文件,力推装配式建筑稳健发展,大大减少了建筑资源浪费和能耗排放。

  五是完善促进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建设,超前规划部署,从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均设立专章对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体系进行部署,广泛覆盖循环经济、绿色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领域,并运用特区立法权,先后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2 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是实现生态惠民,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认真贯彻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每年召开环境形势分析专题会议,先后对城市环境质量、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土壤环境保护等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

  一是狠抓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整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圳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AQI优良率达97%。深圳境内因河流普遍径流较短,缺乏生态基流,大江大河与深圳擦肩而过,曾经水污染形势较为严峻。近年来,深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硬作风硬措施超前完成水污染治理硬任务,累计投入超1500亿元,新增污水管网6460公里,用4年时间补齐40多年来的历史欠账,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好转。率先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立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安全利用的原则,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土四十条”,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环评登记,近年来已无耕地污染、污染地块再开发等突出的安全事件问题。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能力显著提高,随着城市社会的规模不断壮大,面对越来越高的固废处置压力,深圳较早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减量改革,已形成源头分类、专车专运、分类处理和智能监管的完整处理链条,均以焚烧发电和无害化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实现了生活系统与生产系统的有效对接。

  二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深入落实环保责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在寸土寸金的地域空间上保留大片的湿地和绿地,在较大程度上保护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三是不断增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供给。近年来,深圳陆续推出森林城市、千园之城、花园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等建设战略,逐步强化了滨海岸线、绿色廊带、休闲步道、生态公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绿色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努力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3 持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先行地,深圳较早进行了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

  一是强化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创新。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规保护环境,在全国率先发布了GEP核算平台,逐步完善和试点运行GEP核算指标体系,推动生态经济系统状况可视化、可度量。陆续出台环保工作责任清单、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环境公益诉讼等制度,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效凸显。

  二是始终坚持立法保障先行。先后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等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生态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其中率先推出的按日计罚等制度被国家环保立法采纳。

  三是严格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深圳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从部门分工、工作职责、具体要求出发,按照铁的政治素养、铁的工作本领、铁的工作作风、铁的责任品质四大目标,创建“十大行动队”,列明生态环境执法20个主要任务,64项具体要求,推动政治和业务双融合,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环保执法铁军队伍。

  四是积极推进智慧治理。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积极搭建深圳市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实现对环境质量以及重点污染源数据的自动监测。视频图像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管理等,实时监控环境突发事件,确保监管人员第一时间获取一线的信息。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库,推动多部门环保执法基础信息共建共享,实现了所有数据统一档案、统一管理,有效克服了环保业务碎片化问题,大大提升了巡检和监督效率。

  4 持续引领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

  勇当可持续发展先锋,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既是中央对深圳未来发展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增强和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核心引擎功能与作用,大力推进深圳文明建设,努力为大湾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宜居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建设高度结合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好大湾区优质生活圈,能让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增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带动大湾区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建设教育优质生活圈。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其他一系列补充协议框架下,深圳加强了与港澳两地的教育交流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当前,各湾区城市间教育质量和基础设施水平差距较大,具有较强互补性和合作潜力。2010年以来,深圳逐步深化了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机制,广泛展开了交换生安排、课程学分互认、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设立了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科研院所,兴办了多所特色学院,强化了与港澳同胞子弟学校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并引进了剑桥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到深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实现优质的教育资源合作共享。

  二是建设人文优质生活圈。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地理、历史、语言、血缘极度相似,深圳与其他湾区城市一道共同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联盟、国际论坛、同乡联谊会等民间人文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弘扬醒狮、龙舟、粤剧等岭南文化,举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湾区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有效推动了大湾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是建设就业创业生活圈。在合作区内设立就业创业试验区,逐步解决港澳青年关心关切的问题,制定便利港澳青年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广泛搭建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

  四是建设旅游休闲生活圈。利用滨海生态资源丰富、海岸线狭长、开放程度高的优势,努力打造高质量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五是建设健康安全生活圈。深圳与港澳在发展健康产业、医疗科技、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等领域合作采取了有益的尝试,合作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多方位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六是建设“一小时”交通圈。目前,港珠澳大桥已经建成通车,深圳正在积极建设连接湾区西岸的“桥”与“路”,深中通道有望在2024年建成通车,深珠通道计日可期,大湾区多元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一小时”交通圈日臻完善,将有力地推动大湾区优质生活圈融合发展。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教师、博士)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