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围绕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推动深圳与湾区城市更紧密合作

宋晓东 发布时间:2021-05-18 08:50: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黄金发展期,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核心引擎的作为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要积极推进区域融合互动发展,强化与“一核一带一区”城市高水准互动发展,共同做优做强做大珠三角核心区,构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都市圈。

  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的关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就是要探索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产权制度,促进资本、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圳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黄金发展期,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核心引擎的作为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要积极推进区域融合互动发展,强化与“一核一带一区”城市高水准互动发展,共同做优做强做大珠三角核心区,构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都市圈。

  一、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全面深化改革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这一总目标的牵引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落脚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要突出制度建设的“主线”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轴”,把工作重点清晰明白地凸显出来。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二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三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五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二、推动深圳与湾区城市区域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提出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等一系列的战略举措。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要增强和发挥湾区核心引擎的功能与作用。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核心引擎的作为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

  一是创新驱动融合互动。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推进创新驱动的协同发展,实现区域内创新发展的互利共赢。借助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在科技产业发展上的先行优势,借助区域内各地己有产业体系和产业基础,通过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创新机制,加强区域内共同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区域内各类产业园区,加大各地优势产业园区的对接力度,提升经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的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大高新技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引导深圳产业向粤东地区延伸和转移,推动区域内产业整体升级。

  二是市场融合互动。整合区域资源要素,加强区域分工协作,打破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壁垒,建立开放、统一、公开、透明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经济联动中重要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贸易物流的自由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配置,提高区域之间交易效率和市场配置效率。

  三是物流融合互动。加强区域内物流业深化合作,开展联营航线、联运货源、互揽客源、共建联盟等运输协作,大力发展跨区域物流经营主体。加大港口资源整合,有效地集聚海港资源,增强港口的合作竞争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组建区域港口战略联盟体系,加快以港口为龙头、以国际和国内货物运输为载体、以现代电子商务为支撑的集疏运、仓储、信息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金融融合互动。充分利用深圳金融发展优势,抓住深圳加快推进前海金融创新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培育多元化、特色化、有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市场。搭建区域内金融市场对接平台,推动深圳银行赴粤东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区域内企业上市,推动区域保险市场和业务融合。加强区域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引进与合作,探索建立区域内企业、个人信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

  五是文化融合互动。发掘区域文化的内涵,整合区域文化的精髓,以文化为纽带打造区域性特色型人文经济的核心产品,从而形成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的强大功能。充分发挥深圳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在创意设计、动漫、网络信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影视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休闲娱乐以及文化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区域内各地区间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共研规划、共定标准、共创精品,共同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链。

  六是基础设施融合互动。从整体上统一协调、联手共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骨架,形成功能互补、共同享用的区域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平台,实现各种资源在区域之间的便捷流动和最佳配置,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布局,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七是基本公共服务融合互动。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联动发展,促进整个区域社会福利水准的提高,力争实现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区域内各地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按照规划引领、体制创新、政策保障、绩效导向的原则,全面推进区域内各地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养老保障、住房保障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建立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

  八是生态发展融合互动。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点,把环境与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协调行动,对生态资源实施共保、适度开发,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布局,加强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区的管理,设置排放配额,促进排污权交易,从而降低重复投资,实现主要排放物的集中规模化处理,共同推进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深圳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教授)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