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我和我的祖国 > 独家策划

【砥砺奋进70年】书中看西藏 见证辉煌七十载(一)

孔夏 发布时间:2019-10-01 03:03: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众多以西藏的文化及风物为写作题材的作家涌现,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西藏文学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迎接着灿烂而辉煌的时代。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西藏网特推出书单系列,介绍经典西藏当代文学作品,从中可以了解西藏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西藏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50年代,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以及民主改革,历史性的变革让雪域大地万象更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逐步走向正轨。与此同时,西藏当代文学从弱到强,在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上不断进步,在表现地方知识、展示高原风貌、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西藏当代文学中的汉语小说创作,目前已形成了独特的写作传统和写作姿态。西藏当代文学中的汉语小说也已走向成熟,以群体的力量汇入到了中国当代汉语小说的创作中。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特选取部分经典作品以飨读者。

  反映农奴悲惨命运:《央金》(20世纪60年代)

  刘克的小说集《央金》是一部多色调的藏族百姓由痛苦走向新生的历史画卷。此部小说注重民族性内涵的发掘,表现出藏族百姓因历史、地域、经济长期形成的语言、风俗习惯,以及由此积沉的文化心理的稳定共同体。尤其是他笔下那些受苦最深、压迫最重的女奴,除央金、苍姆决外,还有巴莎、丫丫、齐美等,她们所表现的勇敢、叛逆精神,为我国当代文学中的妇女艺术形象增添异彩。

 
图为刘克作品《央金》

  刘克20世纪50年代中期跟随部队进驻西藏,在西藏高原上生活了17年,亲身参加了平息叛乱、民主革命、建设新西藏的全过程。60年代,创造了其反映农奴悲惨命运的成名作《央金》。《央金》选编了从1957年至1962年近六年发表的十篇短篇作品,较全面地展现了自西藏和平解放到平息叛乱的历史与社会风云变幻,人物命运的生死纠葛,勾勒了近代西藏社会的生活画面。

  反映藏族人民解放初期的生活:《清晨》(1963年开始发表,1981年出版)

  益西卓玛的这部作品《清晨》是一部反映藏族人民解放初期斗争生活的小说。1952年6月,在西藏宣布解放之后,部落头人在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怂恿下,企图阻止解放军西进,在奴隶的儿子巴丹的协助下,“金珠玛米”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但在斗争中,巴丹的爸爸惨遭杀害,妈妈去向不明,巴丹最后前往北京读书。


图为益西卓玛作品《清晨》

  1963年,益西卓玛在《儿童文学》第2期发表其后来出版的长篇小说《清晨》的一个片段,《清晨》这部作品也是当代藏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性创作的长篇小说。自益西卓玛之后,藏族女作家成为当代藏族文学发展不容忽视的力量,她们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使得几千年来一直处于沉默失语状态的藏族女性,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且逐渐从民族文化传统巨大幽深的遮蔽处走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书写藏族女性的历史。

  史诗意味著作:《格桑梅朵》(20世纪80年代初)

  降边嘉措所写的《格桑梅朵》,通过一对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恋爱故事,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这个在西藏社会发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随着人物活动和情节的展开,可从中看到边巴如何从农奴逐步成长为普通战士;看到娜真、吉村等对解放军的态度如何从疑惧到觉悟到欣喜的思想转变过程;看到李刚队长为了西藏解放,不幸牺牲,长眠于高原大地……一幅幅画面,从字里行间将50年代初期的西藏展现到读者眼前。


图为降边嘉措作品《格桑梅朵》

  《格桑梅朵》这部作品,以藏族群众特有的心理状态去观察“菩萨兵”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其在几乎处于停滞的封建农奴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的动荡和变化,以及各阶级、各阶层形形色色人物的憧憬、追求和斗争,极大地扩张了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容量,突出和深化了作者所赋予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品中,多人物、多场景的生活描写,为日后藏族文学开创了宏大叙事的传统。

  当代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西藏隐秘岁月》(20世纪90年代)

  扎西达娃作品《西藏隐秘岁月》是第一部深刻完整地描写藏族近代心灵史的作品。作者通过对一个偏僻山村四代藏族人命运的描写,展现了西藏近代史的几个阶段:英国人的入侵,和平解放,平叛斗争,一直到文革动乱结束和新时期的开始,概括了西藏从孤独走向开放的历史。小说中,扎西达娃虚构了四个名字都叫次仁吉姆的女人,几乎是四代人,为何都同名同姓,又为何似曾相识又不识,作者在结尾时道出真谛:如同佛珠串上那108颗珠子一样,西藏女人一代代的命运也有着相似之处。


图为扎西达娃作品《西藏隐秘岁月》

 

  西藏的“魔幻小说”,这是西藏新时期文学留给中国文坛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扎西达娃等作家学习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技巧,结合西藏奇特的自然环境和藏族文化沃土,推出了《西藏,隐秘岁月》《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等小说,使西藏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蜚声中国文坛,开启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

  新历史小说意味:《无性别的神》(20世纪90年代)

  央珍的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采用儿童视角,通过德康家的二小姐央吉卓玛的眼光揭示了20世纪中叶一个中层贵族家庭的变迁,涉及噶厦政府、寺庙、贵族家庭、下层奴隶等多个社会阶层,对当时的西藏社会作了客观化的描述。

  藏族女作家央珍的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荣获1997年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少数民族第五届文学创作骏马奖”,并被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拉萨往事》。这部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成长是一个向善、向美的历程,这体现出藏族作家“善”的伦理诉求。央珍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藏族作家共同的写作趋向与叙事伦理,也反映出90年代以来文学观念和文化场域的变化。(中国西藏网 记者/孔夏 图片均来源于中国作家网)

  

(责编: 龙真多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