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甘肃玉门修旧利废解“空城”之困 冀体验式传承铁人精神

发布时间:2020-05-29 19:38: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5月29日电 (张婧 冯志军)“多年来,铁人精神的传承以参观学习为主。而今,我们加入体验式元素,设置人拉肩扛搬运钻机、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大战白杨河石油钻井竞赛、钻机整脱搬家等场景,模拟王进喜的工作环境,让学员真切了解,并感受石油工人的艰辛。”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副院长田建春说。

  学院坐落于铁人王进喜诞生地、玉门油田所在地——甘肃省酒泉市玉门老市区,依托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丰富的工业遗迹、河西走廊独特的红色资源、丝绸之路深厚的历史文化,自2018年成立至今,共承接各类培训119期、8000余人,接待各类专题教育、主题党日、研学实践等各类活动1000批次10万余人次,面向全国弘扬“铁人精神”。

  田建春表示,玉门老城区是一个因石油而兴,又因石油而衰的城市,新世纪以来,随着石油资源不断枯竭,玉门举城搬迁至新城区,人去楼空的老市区格外荒凉,一度被称为“空城”。

  田建春说,面临上述问题,老市区近年来采取“修旧利废”的恢复性保护发展举措,将丰富工业遗迹和红色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废弃的石油文化宫、活动中心、影剧院,以及家属楼等建筑的基础上,维修改造建成干部学院。

  在“铁人精神”传承方面,田建春介绍说,学院开展有关铁人精神的研学活动,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等地培训专业讲解员,以班级和团队为单位,采用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等形式,打造“603岗位坚守”“石油河谷寻找初心”“魔山‘我为祖国找石油’”“铁人王进喜的拼搏、奉献、创新、敬业精神”“铁人的廉洁家风”等60余堂现场教学课。

  该学院以王进喜相关实物、实景、实事为载体,以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故居纪念馆、老君庙一号井、石油工人窑洞基地等现场观摩教学点为依托,拓展莫高窟——敦煌文化、瓜州西路军纪念馆——西路军革命精神、四零四核工业基地——“两弹一星”精神、嘉峪关关城——长城文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精神、金塔胡杨林——荒漠治沙精神等42个现场教学点。

  此外,当地还在王进喜的出生地和生长地——赤金镇铁人村围绕把农居打造成景点、农业打造成景观、全域打造成景区,最终建成“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铁人第一村”的目标,实施农耕体验馆、铁人留宿馆、赤金客厅设计布展,集中开展核心区住宅新建、后院改造、道路提升、河道改造、架设污水管网等工程。

  5月中下旬,中新网记者走访铁人村看到,该村落青砖黛瓦的独栋二楼小洋房整齐排列,曲折蜿蜒的村道干净整洁,院落花团锦簇,小径旁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文化广场及村落墙体上的铁人语录格外吸引人,铁人文化氛围浓厚。

  该村第一书记毕林兵介绍说,在传承铁人精神的同时,他们还致力于文化资源挖掘和农旅融合发展。通过举办“铁人精神、与我同行”系列文化活动,将“王进喜的童年”情景剧、“三代人讲铁人”打造成精品文化节目和铁人干部学院精品课程。

  毕林兵说,该村新建铁人故居遗址、铁人事迹陈列馆,集中展示王进喜的成长、生活、工作经历,支持农户开设油坊、醋坊、酒肆、农家乐、民宿等,让游客充分了解铁人生平、感受铁人精神的锻造过程,全面展现铁人生活年代的风土人情及农耕文化。

  玉门市委书记胡志勇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充分利用老市区和玉门油田遗留下来的固定资产,修旧利废,不仅节约资源,还凸显老市区年代感的历史记忆,以铁人干部学院为牵引,10多年前进入凋敝期的玉门老市区,如今已在产业重塑的环境中,由“一油独大”转向化工制造,文化旅游,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等,老市区得以振兴,人气越来越旺,总体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完)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