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高原人民光明工程
一项由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的国际眼科大型援助项目—光明工程,已在“世界屋脊”上广泛开展4年,到目前为止,已有6000多名因患白内障失明的各族人民重见高原蓝天白云。
位于布达拉宫脚下的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总部,副秘书长阿沛·晋源介绍说,仅在1997年第三季度,“光明工程”在西藏自治区的阿里、那曲、日喀则等地区以及四川省甘孜、青海省玉树等藏区展开白内障复明手术。经过摘除白内障,移入人工晶体,共有2500位藏汉民族的患者得到无偿治疗。
为了解除偏远地区农牧民的病痛,今年7月份,阿沛·晋源和秘书长车仁·晋美两位基金会总部负责人亲自率队前往“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由美国专家和阿里地区医院眼科医生组成医疗队,在狮泉河、改则、札达、普兰4个点开展白内障复明巡回手术,所到之处,这支不畏艰险的“光明的使者”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据说,这也是阿里高原上出现的第一支无偿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医疗队。
晋源说,“光明工程”项目得到了美国眼病基金会、尼泊尔眼病基金会、荷兰喜马拉雅眼病基金会及德国盲人救助组织等友好团体的大力援助,外方不仅提供所需经费、设备及人工晶体等物品,而且派出专家进行现场手术,着力培养本地医疗技术人才。他不无自豪地说:“特别值得高兴的是,1997年近一半的手术都是由西藏和其他藏区的眼科医生动用先进的显微技术独立完成的,从而填补了西藏眼科医生运用显微技术医治白内障的技术空白。”到目前,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已组织19位来自西藏及川、青两省藏区工程的眼科医务工作者到国外接受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护理技术培训,使这些医务人员都能独立进行工作。
西藏自治区和其他藏区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光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加之冬季白雪剌激,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白内障眼病的高发区。多年来,尽管国家和西藏地方医疗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白内障的防治力度,多次派出医疗队集中治疗但仍不能满足偏远地区患者的需要。从1994年起,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邀请国外民间组织专家,无偿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使包括大到106岁的老人,小到3个月的婴儿在内的6000名患白内障失明的农牧民、城镇居民、干部职工得以重见光明。有关方面为这项工程投资资金3600多万元人民币。
在实施“光明工程”中,出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场景,使这一造福患者的德业在雪域高原扬起了美名。
在拉萨东郊的墨竹工卡县,35岁的农妇曲吉卓玛迎来了她有生以来最激动的时刻。因白内障失明5年来,她不知道自己膝下的两个儿女是什么模样,当手术成功,外国医生为她摘去纱布时,曲吉卓玛竟然认不出眼前哪两个是她的孩子,只有当她听到熟悉的“阿妈”时,才第一次亲眼看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在甘丹寺脚下,家人用拖拉机带一位长年失明的老妪前来就医当尼泊尔医生成功地为她施行手术后,大娘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非要独自一个人走回20公里外的家里途中,她见人就打招呼,而家人则只好笑着跟在后面了。
在西部遥远高寒、人烟稀少的阿里,光明工程医疗队的行踪一度成为当地人要竞相通报传诵的头等新闻。医疗队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大量的人从四面八方坐车、骑马赶来。所到之处,人声鼎沸,感谢声、道别声不绝于耳,敬酒献哈达的热闹场面一个接一个。
在四川省西部的甘孜草原,医疗队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在那里,一个藏族家庭里3个兄妹都患先天性白内障而双目失明。医疗队为他们3人作了总共6只眼睛的复明手术,手术十分成功,重见光明的他们异常兴奋,首先要坐在一起照个纪念相片。几位激动的炉霍老人讲,在他们的记忆中,有3件事印象十分深刻:一是60年前,红军长征从大草原经过,他们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二是1973年当地发生地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用生命和鲜血抢救了灾区人民;三是这次援藏基金会的光明工程,那些医术高明、热情亲切的中外医生,为他们带来光明。
晋源说:“这样的场景实在太多了,每一次都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据介绍,硕果累累的光明工程将要进入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阶段,援藏基金会已与美国SEVA眼病基金会等组织达成协议,将于1998年在拉萨兴建一所集治疗、培训为一体的眼科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眼科医疗技术,定点治疗和巡回服务相结合,为西藏及其他藏区培训高水平的眼科医学人才,使当地医生白内障医疗手术和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也将是西藏第一个眼病专科防治中心。
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是于1987年4月由第十世班禅大师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共同创办的,是西藏第一家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其宗旨是有效的利用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援助,加速西藏和其他藏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基金会至今已筹措援助资金1亿多元,落实援助项目360多个。
晋源说:“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工作的落脚点是以发展为前提,为群众办实事,为政府分忧。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基金会将以更大的热情为西藏和其他藏区的发展、进步协助政府做更多的工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