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1998年 > 第四期

藏学报刊汇志

西绕江措 发布时间:1998-08-19 16:26:25来源: 中国西藏

  报刊是报纸和刊物(亦称杂志)的合称,其主要作用是刊载新闻、评论等,有传递信息快捷、价格低、读者面广等特点。我国的报纸,最早的当属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出版的官报《邸报》。宋元明清各代均出版过官报,但以晚清的报刊为盛,从1833年至1910年间,约有500种报刊问世。民国时期,报刊猛增,全国约有16000余种各类报刊,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和有关少数民族的报刊近1000种,而涉及有关藏族较多的报刊有80余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下,少数民族文化受到极大的重视,并出版了千余种有关少数民族的专门报刊,而全国的报刊都宣传和介绍少数民族的各种情况,丰富和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本文根据对大量历史文献、实物的查阅、稽考,就有关涉及藏族的报刊种类、发展变化、特点等做一考述。

  一、解放前报刊(1949年10月1日前)

  笔者从1990年6月开始搜集,经过七年的努力,基本上摸清了解放前有关藏学报刊的情况。

  1、西藏白话报

  此报是国内藏学方面的第一份报纸,属官方报。光绪三十三年(1907)4月由驻藏大臣联豫在西藏首府拉萨创办,石印本,旬刊。其办报缘由及经过,在《联豫驻藏奏稿》中载为:“(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五日)奴才现已于藏中开设白话报馆一所,参仿四川旬报及各省官报办理,以爱国尚武开通民智为宗旨,通篇全译唐古忒文字(即藏文),取其便于番民(即藏族)览阅。商之该商上噶勒丹池巴等,亦甚踊跃赞成,并将全藏僧俗各官花名开单关阅,请先派销约计三百余份,其自来购者,尚不在内”;“用笔代舌,开化迷信”。由此可知其办报宗旨是“开通民智”、“开化迷信”。办报还得到了西藏格鲁派最高法台的支持。第一期报用张荫棠带进西藏的石印机印刷,费用由联豫捐助;从第二期起,开始用专门购置的机器印刷。该报内容以官方指示为主,兼载文学、杂论等,所有文章全由汉文译为藏文。约于宣统三年(1911)停刊。此报极为珍贵,现只有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的宣统二年8月下旬出版的第21期一份。

  2、交通旬报

  专业刊物。蒙藏交通公司主办,民国元年(1912)12月创刊,石印本,汉文版。主要介绍蒙、藏两地的道路状况、内地通往蒙藏两地的路线程站等内容,目前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独藏。

  3、藏文白话报

  综合性翻译刊物。中华民国蒙藏院办报处主办,民国二年(1913)一月在北京创刊,月刊,16开,藏汉文合璧,石印本,上翻式装订本。1914年12月出版的均为手写的石印本,自1915年1月开始,汉文改为铅印,藏文仍沿用手写出版,并于是年改名为《藏文报》,仍保持藏汉文合璧的传统。该报辟有法规、命令、论说、文牍、专件、杂录等栏目,以宣传政府法规、民族地方官员任命、五族共和、民族团结、新知识等为主。每篇内容,汉文在前,译文(藏文)在后。此报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有第一至第十四期,即1913年第1-12期和1914年第1-2期。停报日期不详。此刊中所载有关蒙藏两地官员的任命、新名词(翻译)、翻译技巧、图片资料、民族政策的发展等内容,是极其珍贵的史料。

  4、蒙藏专门学校月刊

  综合性学校刊物。北京蒙藏专门学校主办,民国12年(1923)创刊,其办报宗旨为:宣传党义,号召五族共和,报道校情。此刊仅存上海图书馆。

  5、西北月刊

  综合性刊物。北平中华西北协会主办,月刊,铅印,汉文版,32开本。原名《西北半月刊》,民国十三年(1924)一月创刊,自21期起改用本名,31期(1926年2月)后曾停刊,1929年复刊,期数另起。刊封面有藏文刊名,终刊日期不详。辟有插图、论说、研究、调查、特载、评述、讨论、意见、游记、要闻、杂录等17个栏目。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6馆有藏。

  6、(雅安)中华文化学会年刊

  综合性刊物,西康省雅安《中华文化学会年刊》社主办,民国十三年(1924)创刊,刊址在雅安县城,16开,汉文版,内容主要以汉文化为主,有一些康区资料。7、各地新闻明鉴综合性藏文报。从1930年6月27日出版的一份《各地新闻明鉴》所载藏文藏头诗中得知,此报已创办6年,据此可断定该报创刊于公元1924年。又据报中“每月一份,年十二份,连邮费价格每份二元”等语,可知为月刊,每月四开八版;石印,报纸统一刊号为1386,创刊于印度噶伦堡。据1930年6月27日该报记者与中国政府使臣夫人访谈录得知,此报“销往西藏不到一百份。”报纸第一版上端中央为火焰宝图;左角为太极法轮;右角为珍宝云水图;火焰宝下端为十字金刚杵图;边框为望不断花边。辟有新闻专栏(主要登载印度、西藏、昌都、内地、锡金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新闻)、谚语(主要为传统民间谚语)、文学(诗歌、散文、填词等)、广告(有羊毛、工业产品、藏文图书等)、图画等栏目。此外该报对康藏战争、达赖喇嘛代表到南京等事件都有较详细的报导。终刊时间不详。主要读者为印度、尼泊尔的西藏商人和西藏上层人士。

  8、财务月刊

  财务专业刊物。重庆川康边务督办公署《财务月刊》社主办,民国十五年(1926)创刊,月刊,16开,铅印本,汉文版。主要登载四川省边界地区和康区(今甘孜、阿坝藏区)县市的财务状况、财务机构、财务计划等内容。此刊现仅存于四川省图书馆和重庆市图书馆。
  9、边声

  综合性刊物。青海省西宁市《边声》周刊社主办,民国十六年(1927)由徐钟生等人在西宁创刊,民国十七年因“临夏之乱”停刊。为周刊,16开,铅印本,汉文版。除刊载回族的各类情况外,还登载青海藏区的社会状况、宗教、风俗等内容。其办刊宗旨是:宣传党义、开通民智、反映青海地区的社会状况。

  10、藏民声泪

  综合性刊物。南京班禅额尔德尼驻京办事处主办,民国十七年(1928)12月在南京创刊,16开,铅印本,汉文版,停刊时间不详。其办刊宗旨为:反映后藏(西藏日喀则地区)人民受西藏噶厦政府压迫、剥削的情况,以及呼吁中央政府主持公道,划分前后两藏,实行各自治理。历代班禅均以后藏扎什伦布寺为主寺,日喀则地区为其辖区。1923年噶厦政府颁布《水猪年法令》,规定后藏应缴纳四分之一军饷和各种税差。班禅派人申诉,被扣留。于是班禅以“前赴内地募化”为由逃离西藏,到南京后为赢得中央支持而创办此刊。该刊仅存一期,今藏北京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和重庆市图书馆。
  11、青海省政府公报

  青海省政府机关报,青海省政府秘书处主办,民国十八年(1929)1月在西宁创刊,铅印,汉文版。其办刊宗旨是:发布中央和省政府的法规、文件、人事、会议纪要以及各地社会状况、教育和建设计划等,其中对青海藏区的各种情况有详略不等的登载。此报今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7个图书馆。

  12、蒙藏委员会公报

  南京蒙藏委员会机关报,该会秘书组主办,民国十八年5月在南京创刊,定为季刊,铅印,汉文版。其宗旨是:向边疆民族地区宣传中央政策,通报国内形势,号召蒙藏等人民拥护中央政府,维护祖国统一。此刊今存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8处。

  13、西藏班禅驻京办公处月刊

  综合性刊物。九世班禅驻南京办事处主办,民国十八年6月在南京创刊,二十三年(1934)终刊。定为月刊,共出版11期,16开,铅印本,汉文版,封面有藏文刊名。该刊的宗旨是:宣传国民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三民主义,介绍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情况;拥护五族共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辟有特载、言论、纪述、杂录等栏目。创刊号有薛笃弼、宋子文、戴传贤等人的题辞和班禅驻京办事处原则、职员表等内容。该刊从第七期起,改刊名为《班禅驻京办公处月刊》。1931年,九世班禅到内蒙各地宣传民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号召内蒙人民拥护中华民国,维护祖国统一。从蒙地回京后,于是年6月停办此刊。1923年冬,九世班禅逃离西藏到内地,在内地和内蒙地区长达15年之久,在此期间的各种活动,如调停内地军阀之战、到内蒙宣传中央政策、维护祖国统一、促进藏汉文化交流等内容,在该刊中均有登载,是研究九世班禅内地之行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研究西藏宗教领袖参与中华民国共谋国是、体现五族共和的珍贵史料。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图书馆等5处有藏。

  14、蒙藏月报

  综合性刊物。蒙藏委员会该刊编辑部主办,刊址在南京绒庄街31号、26号。此刊原名《蒙藏周报》,民国十八年9月在南京创刊,定为周刊。上翻式装订,16开,石印本、汉、藏、蒙三体合璧版本,其中有的为汉藏合璧本。民国二十年(1931)9月改刊名为《蒙藏旬报》,卷期号另起。民国二十三年年初又改刊名为《蒙藏半月报》,是年四月复改为《蒙藏月报》,卷期号另起。抗战期间,编辑部从南京迁至重庆继续出版发行。1945年迁回南京,至1948年11月停刊。其宗旨和任务是:以三民主义为原则,为蒙藏人民呼吁;阐明蒙藏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蒙藏民族所处地位,帝国主义者的侵略阴谋;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蒙藏地方社会情况、蒙藏文献及优秀文学作品。正如克兴额撰写的《旬刊发刊词》所言:我们总观蒙藏地位处境之危险,与赤白帝国主义者利用其侵略先锋之反宣传的“新闻政策”毒辣,我们真不寒而栗!我们再一检查我们对蒙藏宣传之刊物,了了无几!本国人竟因此受了外人的欺骗蒙蔽,这无非是可怜可笑亦大滑稽事体吗?我们要打破这种障碍,铲除这种礁石,唯有将本党的王道的主义与政策,及中央造福于五族的政令与计划,用相当的刊物,多多地传播灌溉,予这舶来的反宣传迎头痛击,捣其阴谋,破其诡计,使被麻醉的人们,转换到清明的意识,来促成一团结的整体的中华国族……这种宣传的使命和责任,本刊矢志在中央训导之下,负担起来努力去做的!……意志犹存的蒙藏同胞,接收我们的贡献,向新的方向转换,而予我们以步伐的一致,共同携手,向三民主义的大道上前进!该刊辟有社论、蒙藏要闻,地方通讯、国内要闻、专载、论著、边声等栏目。每期均有蒙藏风情、名胜古迹等内容的照片、素描。每期封底均有藏文和蒙文的刊名。

  15、西康公报

  综合性机关报,康定西康特区政委会主办,民国十八年11月在四川康定创刊,定为周刊,汉文,铅印版。1929年11月至1930年11月共出版1-33期,从1931年1月起,期数号另起,止1932年3月,出版1-44期。终刊时间不详。其办刊宗旨是:传达中央的重要文件和法规,公布西康特区的各项工作和建设计划。此刊现存上海、南京和四川省图书馆。

  16、青海日报

  青海省政府机关报。原名《新青海》,为日报,三开有光纸单面石印,每份2张,每期发行1200余份,后更名为《青海日报》,改用新闻纸铅印。民国十八年由青海省政府该报编辑部在西宁创刊,于二十七年(1938)底终刊。其办报宗旨是:宣传党义,发布省内外新闻、政府文件、各种会议纪要、省内各县情况等。

  17、边政月刊

  综合性刊物。西康省康定川康边防指挥部主办,民国十八年在康定创刊,终刊时间不详。16开,月刊,汉文版。民国十七年,西康省省长刘文辉奉命在西康建立川康边防总指挥部,为“戍边的专官”,负责“收西康,营卫藏”的使命。该刊即为这一使命的宣传材料。辟有例载、专载、剧本等栏目,并刊载西康各地的社会现况、川军“收复计划”、西康特区委员会及边防各军的各种规定、细则等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收藏。

  18、新西康月刊

  综合性刊物。南京西藏诺那呼图克图驻京办事处宣传科主办,民国十九年5月在南京创刊,定为月刊,16开,铅印本,以汉文为主,共出12期,停刊时间不详。每期均有一篇藏文文章。办刊宗旨和任务为:介绍和研究西康及西藏的民族问题、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物产资源,以及西康实业、交通的开发等。辟有社论、特载、论著、消息、时事要闻、文艺、藏文文章专载等栏目。第六、七期上有蒋介石、诺那呼图克图的题辞。封面均有藏文刊名。今有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个图书馆的藏本。

  19、西康政务汇刊

  省政府机关刊物。西康省政府主办,民国十九年在康定创刊,16开,汉文,铅印本。主要刊登西康省及各县的政务、文件等内容。今有四川省图书馆藏本。

  20、西康公路

  交通专刊。康定《西康公路》社主办,民国十九年创刊,定为旬刊,汉文,铅印本。是年共出版1-33期。自二十年1月停刊,共出版44期。其办刊宗旨为:宣传国内外交通设施、介绍西康境内公路现状和未来发展计划。仅首都图书馆独存。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