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学报刊汇志(续一)
21、章嘉呼图克图驻京办事处月刊
综合性刊物。南京章嘉呼图克图驻京办事处主办,民国二十年(1931)3月在南京创刊,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章嘉呼图克图第一至三世,相传生于印度,第四世章嘉嘎瓦白则生于西藏,从此世开始在藏区传承。该刊为十九世章嘉呼图克图所办,内载藏区社会情况、藏学论文、要闻、党义等。
22、屯殖周刊
农垦专业刊物,西康省雅安川康边区屯殖司令部主办,民国二十年6月在雅安创刊,共出版1至22期。16开,汉文,铅印本。二十二年7月停刊。其宗旨是:宣传屯殖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及介绍川康边区的屯殖情况等,四川省图书馆独存。
23、青海民国日报
青海省机关报,该报编辑部于民国二十年8月1日在西宁创刊,初为石印,二十二年后改用新闻纸,铅字双面印刷,汉文版,三十八年(1949)8月终刊。办刊宗旨和任务为:宣传政府法规,报导国内外新闻,发布省内文件,介绍各县实情等。
24、蒙藏旬刊
综合性刊物。南京中央宣传委员会《蒙藏旬刊》社编辑出版,民国二十年在南京创刊,抗战期间迁至重庆继续出版,并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7月卷期号另起。民国三十九年5月,改名为《蒙藏月刊》。停刊时间不详,今只有民国二十年至三十四(1945)年6月的藏本。汉文版,16开,铅印本。该刊的宗旨为:以三民主义为原则,宣传党义,造福五族,让边疆各民族和内地人民相互了解,共建家园。辟有专载、蒙藏新闻、论著、文学等栏目。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有藏本。
25、武装的民族
综合性政治刊物。四川省重庆川康团务委员会主办,民国二十一年(1932)12月在重庆创刊,定为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共出3期,终刊时间不详。民国七年(1918),藏军向西康进军,兵至金沙江西岸。十九年藏军向玉树、德格等地派军,康藏战事正式开始。四川省成立川康团务委员会,组织兵力抗衡,此刊即为号召西康人民反对藏军东犯的宣传材料。其宗旨是:宣传自治,组织反抗。该刊今存四川省图书馆和重庆市图书馆。
26、边事月刊
综合性刊物。原青海省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主办,民国二十一年创刊,16开,铅印本,汉文版。封面有藏文刊名,扉页有《总理遗嘱》的藏、蒙文译文。其办刊宗旨和任务是:“根据三民主义向青海及蒙藏民众,作阐明蒙藏民族现势之阽危,帝国主义侵略之急进与煽惑,并唤醒蒙藏同胞一致团结拥护政府之宣传。”此外还刊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国内外要闻、蒙藏地区调查报告等内容。辟有论著、党义、专载、军事、调查、边疆消息、河源等栏目。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有独藏本。
27、汉藏教理院年刊
又名《世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年刊》,为佛学理论刊物,四川省重庆世界佛学院主办,民国二十一年创刊,年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终刊时间不详。其办刊宗旨是:宣传和研究汉藏佛学理论。每期均有藏传佛教方面的论文和介绍文章,今存四川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4处。
28、康藏前锋
综合性刊物。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康藏前锋》社主办,民国二十二年(1933)9月在南京创刊,月刊,16开,铅印本,汉文版。1938年5月因抗日战争爆发,编辑部迁至四川省巴县,继续编辑出版,停刊时间不详。其办刊原则和任务是:研究和介绍西藏、西康、青海等藏区的社会现实、历史沿革、宗教、文化、经济、农牧生产、教育、风俗习惯、政治制度、风景名胜等。辟有时论、论著、叙述、专载、文艺等栏目。此刊是解放前关于藏族的大型综合性刊物,所载资料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有连续性,是研究抗战以前藏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刊内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现有北京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35馆收藏。
29、开发西北
综合性刊物。南京开发西北协会主办,民国二十三年(1934)1月在南京创刊,第二年年底终刊,社址在南京新街口兴业里3号。月刊,铅印本,16开。该刊宗旨为:“协赞政府开发西北,达到国家社会之繁荣为目的。”此刊登载了许多有关青海、甘肃两省藏区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文、调查报告、图片等,如《青海矿业》、《青海之教育》、《西藏人物志》、《班禅达赖史略》等。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5馆有藏。
30、川边季刊
学术性刊物,重庆中国银行主办,《川边季刊》社发行,民国二十四年(1935)创刊,季刊,汉文版,32开,铅印本,每期约有260页。其办刊宗旨为:研究川边经济现状和历史、政治、宗教、教育等,支援边疆各项建设。辟有插图(插图大部分为康区的民俗、宗教内容)、专载(均为长篇论文)、调查资料(内分经济、财政、捐税、货币、商业、产业、农业、矿业等)、社会(内分各地概况、宗教、教育、团务、夷情)、交通(内分公路、地理等)等栏目。该刊中收入的论文、游记、社会调查、宗教研究等大部分是关于康区的,如著名的《西康喇嘛调查》、《柯羽操游藏记》、《松潘社会调查》等论著,均载此刊。
31、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
综合性刊物。原民国政府九世班禅西陲宣化使公署宣传处主办,民国二十四年5月7日在南京创刊,月刊,16开,铅印本,以汉文版为主,每期都有一篇藏文文章。首期月刊的藏文刊名其中“西陲宣化使公署”7字全是音译。从第二期起,藏文刊名译文准确,采用意译。九世班禅罗桑确吉尼玛于1932年4月14日任“西陲宣化使”,1934年1月任国民政府委员,1935年1月在内蒙定远营达亲王府成立“西陲宣化使公署”,并通令南京、北平原班禅办公处改为西陲宣化使办公处,并创办此刊。西陲指内蒙和西藏、青海等地;宣化指向这些地区宣传中央德义,在三民主义指导之下建设中国。因此,其办刊宗旨和任务是:向蒙藏人民宣传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动员和号召蒙藏人民拥护中央政府、维护祖国统一;介绍中外要闻,民族风情,藏蒙地区的建设计划等。辟有论著、要闻、特载、调查报告、译述、宗教、署务报告等栏目。创刊号有林森、蒋介石、汪兆铭等30余人的题辞。第一期藏文刊名为音译,从第一卷第3期开始,藏文刊名为意译。此刊实际上是《班禅驻京办公处月刊》的延续,只是刊物的等级变成了政府机关刊物,而编辑人员、内容等方面都是一致的,研究时可互相参照。两刊均是研究九世班禅和当时西藏地方政府、蒙藏地区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32、昆仑
文学刊物。青海省西宁市《昆仑》杂志社主办,民国二十五年(1936)4月在西宁创刊,定为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终刊时间不详。其办刊宗旨是:繁荣青海省的文学艺术,培养本地各类作者,辟有小说、诗歌、评论等栏目。有北京图书馆、甘肃图书馆等5馆藏本。
33、边疆消息
综合性刊物。南京蒙藏委员会编译室主办。民国二十五年8月在南京创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止二十六年10月,共出版1至30期。其办刊宗旨是:向中央即内地提供边疆各民族的社会状况,尤其是藏族和蒙古族两地的政治形势,为政府决策献计献策。此刊仅南京图书馆和甘肃省图书馆存。
34、戍声周报
综合性刊物。原驻西康省定乡县(今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国民党陆军24军136师408旅旅部主办,民国二十五年1月在定乡县城创刊,止二十九年,共出版1至198期。具体终刊时间不详。周报,汉文版,开本规格为25×21(厘米),油印出版。其办刊宗旨及任务是:宣传“三民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各项政策,藏区经济及社会制度、藏区要闻等。辟有论文(简论)、西康风土志、专著、电函、地方通讯、一周通讯、消息、美术等栏目。美术作品均以康区风情画为主,其中有几期的甚至多达40余幅。此刊以汉文为主,个别汉文文章附有藏文译文。从藏文译为汉文者,还附有藏文原文。今南京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等7馆有收藏本。
35、蒙藏学校校刊
综合性刊物。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校刊社主办,民国二十五年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刊,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刊名为陈果夫写书。办刊宗旨和任务是:宣传“三民主义”及政府各项政策,报导学校和分校情况以及边疆民族问题。每期还有数篇文学作品,辟有党务、校政、校闻、边疆论坛、文学园地等栏目。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独藏民国二十五年10月31日出版的第8期,此期多为蒋介石50寿辰的纪念文章和蒋氏的讲话等,封底有《蒋公五十寿辰纪念歌》。
36、西康建省委员会公报
省政府机关报。西康省政府秘书处主办,民国二十六年(1937)1月于康定创刊,月刊,汉文版,铅印本。创刊当年共出版8期,终刊时间不详。其主要任务是发布国家和省内通知、法规、公函、例行文件、会议公告等。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8馆有藏。
37、文风
文学刊物。西康宁远书店主办,民国十六年(1927)创刊,停刊时间不详。主要刊载小说、诗歌、散文和康区风情等内容。有北京图书馆独藏本。
38、蒙藏委员会工作报告
机关刊物。南京蒙藏委员会主办,民国二十六年在南京创刊,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主要刊载蒙藏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政府文件、任命通知等。其中有关蒙藏地区的资料较多。甘肃省图书馆有独藏本。
39、西康建省委员会工作报告
机关刊物。西康建省委员会秘书处主办,民国二十六年在康定创刊,月刊,汉文,铅印本。主要刊载政府要员的工作报告、建省计划、公函、公告、各县社政调查等内容。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本。
40、新西康
综合性刊物。西康省康定《新西康》研究社主办,民国二十七年(1938)4月1日创刊,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约在三十六年(1947)4月终刊,共出版五卷,每卷12期。其办刊宗旨及任务是:研究和介绍西康省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社会制度、风俗、地理、历史,以及刊载开发西康地区的各种论述、调查报告等。辟有特载、论著、游记、文艺、附录等栏目。刊内有关民俗、历史等方面的照片较丰富,存有此刊的图书馆有北京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43馆。
41、边声
综合性刊物。重庆中央政治学校蒙藏学校《边声》月刊社主办,民国二十七年6月创刊于湖南芷江,自第2期开始,即是年10月起迁至重庆出版。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创刊当年出版了1卷1至3期,终刊时间不详。办刊宗旨是:反映蒙藏地区的社会状况,号召蒙古族人民反抗日寇侵略,团结各族青年一致抗日。北京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等11馆有藏本。
42、康导月刊
综合性刊物。西康省康定县政府行政人员训练同学会《康导月刊》社分社发行,成都西马棚街26号该社主办,民国二十七年9月25日创刊于成都,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其办刊宗旨为:研究康藏地区的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教育、社会状况,介绍藏族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自然资源、地理气候等。辟有研究专载、西康建设问题、教育、介绍、文学等栏目。创刊号有向传义、刘文辉等人的题辞和戴传贤手书序言。每期约有200余页,属大型月刊,资料极丰。连续出版9年,共出六卷,每卷12期。该刊后迁至成都继续出版发行,于民国三十六年1月终刊。藏有此刊的图书馆有北京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38家。
43、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机关刊物。青海省政府秘书处主办,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月刊,铅印本。刊载省政府的各类工作计划、会议报告、经济建设规划等内容。停刊时间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
44、西康省政府公报
省政府机关报。西康省政府秘书处主办,民国二十八年1月创刊于康定,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其主要任务是发布省政府的各种通知、国家法规、布告、公函、例行文件、人事、会议记录等,并登载各县社政调查报告、教育计划、经济建设规划等内容。其中甘孜州各县的调查报告、经济建设计划、矿产资源调查等内容,对今天的甘孜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研究原西康省的不可缺少的资料。停刊时间不详。四川省和北京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45、新西北
综合性刊物。甘肃省兰州曹家厅15号《新西北》社主办,民国二十八年1月创刊,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其办刊宗旨为:研究和介绍西北各民族的政治、历史、经济、宗教、文化、教育、社会现状。辟有时论、专著、译作、文艺等栏目。该刊先后发行《西北经济建设》、《西北文化》、《西北文艺》、《西北民歌》、《拉卜楞特辑》、《日全食特辑》、《西北史地》、《西北农林畜牧》等专号。为大型刊物,有丰富的藏、蒙、回等民族的各种资料及有价值的论文,如《拉卜楞红教喇嘛的现况起源与各种象征》等。藏有此刊的有北京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30余家。
46、西康新闻
综合报纸。西康省康定《西康新闻》报社主办,民国二十八年4月24日创刊发行,藏文版,每期8开2版,其办刊宗旨和任务是,向康区和西藏宣传抗日,介绍前线战况以及西康省内外的其它新闻。
47、西康青年
综合性刊物。西康省康定《西康青年》月刊社主办,民国二十八年10月创刊,三十六年3月终刊。半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此为西康省三民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其宗旨和任务是:宣传三民主义,积极抗战,号召康藏青年参与国家建设。辟有政治、经济、特写、文学和风俗等栏目。有时出版民俗志专号,如《倮问题专号》等。此刊藏书单位有北京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8家。
48、西康建设丛刊
经济建设专刊。西康省建设厅主办,民国二十八年创刊于康定,汉文版,16开,铅印本,停刊时间不详。主要刊载西康省市镇、公路、农业、水利等方面的建设状况和发展规划等。此刊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4家收藏。
49、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川康办事处工作报告
专业刊物。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川康办事处主办,民国二十八年创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刊载四川、西康有关工业合作及建设等方面的文章。有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本。
50、川康工合
专业刊物。重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川康区办事处主办,民国二十九年(1940)3月创刊,终刊时间不详。月刊,汉文版,16开,铅印本。主要登载四川、西康地区的工业状况和合作建设规划等。此刊有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6馆收藏。(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