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拉萨市场
拉萨的夏日,绿树成荫,鲜花争妍。然而最能给这古城添彩的还是那五颜六色的服装店,青翠欲滴的菜铺,满街点缀着的白色冰柜。如今,在拉萨街上走一遭,新生活的气息如灿烂的阳光一样,洒遍了古城的每个角落。
今夏西瓜大又甜
今年夏天的拉萨水果市场,对消费者来说,真是口福不浅,瓜摊上的瓜,有的是从内地运来的,有的就是当地生长的,刚一上市,零售价每斤就在2元钱以内,且个大、瓤沙、味甜,掏上几块钱,就能吃个够。拉萨的水果摊除西瓜外,还有芒果、枇杷、荔枝、水密桃……20多个种类几十个品种任你挑选。
这满街的热带水果,在1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如今,是内地上市什么水果,拉萨就能买到什么水果。这不,草梅刚下市,荔枝、芒果就登场了。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但总的说是呈下降趋势。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好处,有需求就有供给,总比没有强得多。
一位正在摊上买水果的妇女告诉我,10年前,她10月怀胎,想吃桔子,丈夫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拉萨市,就是没有买到。第二天,听说一位同事从内地回来,他丈夫是硬着头皮去要了几个,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那几个桔子好甜好甜。
如今拉萨的水果是四季不断,夏季更是丰盛。一位从来没有离开过拉萨的妇女在水果摊上选枇杷,一边选一边说:“我过去从来没有见过枇杷、荔枝,现在市场上有的卖,真想吃个够……”说话间,十几元一斤的枇杷一下竟买了5斤。
一个水果摊的老板告诉我,现在最好买的是芒果、李子、枇杷和荔枝,虽说价钱比较贵,但是吃稀罕、换口味的人还是不少,单说十几元一斤的芒果吧,一天也可以卖出去几十斤。
拉萨市宗角禄康农贸市场工商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这样评价,市场丰富了,档次拉开了,质量提高了,价格下降了,现在拉萨的水果市场,就宗角禄康就有30多个摊位,销售水果品种不少于10种,其中热带水果就有六七种之多。水果,是人们衣食丰足后消费的主要对象,据了解,水果已经是拉萨市普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了,一般工薪阶层的3口之家,每月水果上的消费,就在100元到400元之间,那种不买水果或很少买水果的人家几乎没有。
新兴的拉萨冷饮业
拉萨冷饮业的兴起,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拉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冷饮摊点和冷饮店好像是在一夜间冒出来的。有心人关注一下这种新兴产业的出现,可能会对其他的经济活动有所启迪。
最大众化的冷饮消费点是那种白色冰柜,主要分布在人流集中的路口、学校、广场和居民区附近,价廉物美,服务方便,很受大家欢迎,尤其是孩子。青年路拉萨市第一小学附近就有十几个摊点,据摊主们说,各种冷饮中,就数“伊犁冰淇淋”最好卖,有时一天能卖数百支。拉萨人还记得,前几年,都是一些外地人用自行车推着冰棒箱在经营,如今卖冰棒的最起码的设备也是一辆三轮车加一个冰柜了。
除了冷饮摊,还有不少街面上的冷饮店,比较有名的有“老津津”、“二重天”、“企鹅岛”等。“老津津”是拉萨最早开的冷饮店,在多年经营中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经营40多种冷热饮品,其中酸奶、酸梅雪珠、冰点心、雪蓉等是它的名牌饮品,全部采用拉萨当地的原料制作。而且这里的东西也不贵,绝大多数群众都消费得起。40来岁的德吉是这里的常客,她说:“这里方便,逛街累了在这里歇歇脚,花个三四元钱就吃得很舒服了,而且,这里比其他的冷饮店干净。”当然,也有一些人喜欢去一些有情调、有气氛的冷饮店,这些人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的则是情侣,他们认为豪华、浪漫、温馨,才是现代社会冷饮店的形象。可光有这些也不行,关键还是好吃不好吃,这种观点支撑了一些中档冷饮店的营业额。
小康型的菜篮子
随着拉萨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肉、奶、酥油、蛋、蔬菜等的菜篮子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要求数量的温饱型转变为如今要求质量的小康型了。70年代,拉萨菜市场上只有白菜、萝卜、土豆,想吃点新鲜蔬菜,还要请人从内地往拉萨带,那时从内地休假回来的人,送一把菜苔,就是很好的礼物了。可现在拉萨的菜市场,各种水灵灵的蔬菜应有尽有,菠菜、蕃茄、黄瓜、青椒……只要内地有的,拉萨全有。在卖肉的一排排摊挡上,摆着分部位割好的新鲜猪肉、牛肉、羊肉,鱼摊上有鲤鱼、鳝鱼、泥鳅、虾……还有熟食家禽,价格并不比内地贵多少。
在农贸市场,一位来自四川的卖菜人说,“我每月能挣1000元左右,除去在拉萨的开销,每月还可以给家里寄几百元钱,比在家里种田强。”有一位来自浙江的卖菜人说:“我到拉萨已经8年了,每天骑上三轮车带上老婆、儿子到娘热路或拉萨市郊市场批发菜,然后到农贸市场来出售,生意做的不错。”从他们满面春风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正在买菜的一位大姐说:“过去,我很少到菜市场买菜,因为过去的菜不仅贵,而且品种也少,没有什么挑选的余地。如今,只要你手里有钱,想买的蔬菜,甚至各种海鲜,都应有尽有。市场搞活了,我们的菜篮子也上了档次。”的确,拉萨的菜篮子四季新鲜蔬菜不断,夏季更是丰富。
近年来,拉萨的集市贸易日益发展,这为商品流通注入了生机,市场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拉萨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而新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又反过来刺激了市场。当落日的余辉洒在农贸市场时,市场里买卖的人还川流不息。衷心希望拉萨人吃得更好,更鲜,他们的菜篮子更加丰富。
T恤衫和无袖长裙
漫步夏日的拉萨,不由注意起拉萨人的服装来。由于近年拉萨气候的变化,季节区别越来越明显,拉萨人对四季的着装也越来越讲究了,尤其是今年夏天,人们对夏装的要求尤为突出。
街上,不少小伙子身穿T恤。各种品牌的都有,有的几十元一件,有的名牌T恤价格则在300元左右。姑娘们则喜欢穿无袖连衣长裙,这种长裙实际上就是藏装改变的,但面料和做法都稍有变化,穿在姑娘们身上婀娜多姿,十分好看。
一家名叫品味的时装店里摆放着各种款式的男女夏装、休闲服,老板正态度和蔼地向两位女顾客解释:“你看,真对不起,你们要的那种无袖连身长裙实在是没有货了,请过几天再来,进了货我一定给你们留着。”
改革开放以来,拉萨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也是很自然的,对于自己的着装,只要漂亮、合适,价格高低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一位叫卓嘎的女士说:“现在拉萨市面上最贵的服装也就1000多元,对我们来说还是承受得起的,只要款式新颖,流行,我一般不太计较价钱。”
然而,人的观念转变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象卓嘎女士一样潇洒,记者在街头向10位过路的人士作了采访,其中有5位与卓嘎一样,主要注重式样和款式,不计价钱,有3位因经济条件限制,想赶时髦,但舍不得钱,还有2位觉得,只要有衣服穿就行了,没有必要花大钱。
一位手挽漂亮女朋友的小伙子走来,他身着名牌T恤、西裤。记者上去采访,他告诉记者,他身上这套衣服花了600多元,虽然价钱高一点,但他自己很喜欢,觉得花得很值。
随着思想的日益开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今后人们在着装上会越来越注重与环境、季节的和谐统一,拉萨人会越来越注重衣着打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