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卓玛和实验幼儿园
从小在拉萨长大,但知道幼儿园的事还是长大以后的事。因为我在拉萨的时候幼儿园对于像我们这一代进藏干部的子弟来讲都比较陌生,和我同龄的人大多没上过幼儿园,即使有过上幼儿园的经历,也是因为回到了内地。这些事今天说来已经是故事了。六七十年代,拉萨的幼儿园可谓凤毛鳞角,听老师说,我就读的拉萨实验小学原来是一所保育院,学生上学都是寄宿制,老师又兼阿姨。现在拉萨市除了各级政府开办的幼儿园外,还有了个体私营幼儿园。西藏自治区实验幼儿园是区教委创办的示范性幼儿园,也是目前拉萨规模最大的一所,1995年我再次到拉萨工作,这期间结识了幼儿园园长益西卓玛和她的一家人。我在拉萨的许多同事、朋友也都认识益西卓玛,称她卓园长,孩子们叫她园长奶奶。哪家的孩子要入托,首先想到的是找她,因此,益西卓玛在拉萨也出了名。
益西卓玛供职的西藏自治区实验幼儿园,位于布达拉宫北面的龙王潭和拉鲁园林之间,比周围略高的幼儿园大楼和很有特色的园门建筑,加上每日接送等候孩子的人群,不用指路你也能很容易找到这个地方。这所幼儿园占地面积为17060平方米,光教学楼的建筑面积就占4521平方米强;从1988年最初的4个班、四五十名儿童发展到现在12个班、在园儿童500多人;10年来,入园儿童达4100多人次,1990至1997年有8届2000余名儿童接受了3年幼儿教育升入小学,他们在学校里大多数都是优等生;现在全园有教职工55人,其中30人是在内地各省市幼儿师范学校正规学习毕业的,她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都很过硬,而且都是少数民族,女性占绝大多数。
实验幼儿园是1987年5月组建的,在当时可是件大事,也是西藏幼儿教育起步发展的标志。益西卓玛是这时由山南地区幼儿园调到拉萨的,从创建初期到今天,她和她的实验幼儿园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10年来,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有谁能知道她脸上添了多少皱纹,头上多了几多白发?但在幼儿园档案中记载着她曾多次被西藏自治区教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工委评为“优秀党员”、授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1995年还被全国教育系统评为“巾帼建功”标兵;教职员工中被区教委、区妇联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的达20人之多。
调拉萨工作时,益西卓玛已是人到中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她说还真下了一番决心才来的:1964年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预科学成后,她回到西藏从事教育工作,后来服从组织需要,创办了山南地区幼儿园,成为行政领导,都这个年纪了又要调到一个新的环境和岗位上去工作,精力体力都不如从前了,还有点怯。可我们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党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没说的,还是服从了。
在拉萨时间长了,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益西卓玛家。屋里的摆设很简单,藏式的桌子和铺卡垫的床,加上一套汉式转角低柜,一台日本18彩电,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居室的门框上挂着一块金灿灿的铜匾,是1997年自治区妇联组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获得的,她一家为此还上了电视。新闻播出的第二天一早,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告诉她:在电视里看见园长奶奶了。这是一个藏汉结合的家庭,她丈夫原来在部队,后来下地方工作了;3个孩子中,大女儿在区教委,小女儿在区农牧厅,儿子在县公安局工作,一家人相亲相爱,生活幸福。
1997年是益西卓玛最忙的一年,幼儿园成立10周年了,要举办一次园庆;6月还要去北京参加全国“六一”幼儿体操大汇演,两件事赶到一块了。园庆那天,孩子们都穿上了节日新衣,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高高兴兴过了一天;全国妇联副主席阿沛·才旦卓嘎再次为幼儿园题写了园名,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次仁卓嘎亲临祝贺。这一年的“六一”对拉萨的儿童来讲格外热闹,欢欣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区党委、政府的一些领导同志通过电话形式表达了对孩子们“六一”节的问候;更让孩子们激动的事,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次组团选派了14名小朋友去北京参加“六一”幼儿体操比赛,还要在天安门表演。这次实验幼儿园选派的人最多!临行前,家长给孩子们送行,像过节一样,爷爷奶奶、亲戚朋友,都来了。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才旦卓玛也来为外孙女送行。孩子们又蹦又跳,家长脸上挂满喜悦,益西卓玛欣喜中又有几分焦虑,这些孩子大多是第一次出远门,平均每个老师要照顾4个孩子,她既是带队的又要照顾孩子,担子不轻呀。
这是西藏自治区的幼儿园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各新闻媒体都十分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播出了他们表演的节目;体育台制作的“六一”全国少儿体操比赛,还专门介绍了实验幼儿园的比赛情况;中央电视台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也来到西藏小朋友中间,与他们一起合了影……记者几乎都集中到了西藏幼儿表演的方阵前,争相拍照。
当益西卓玛和她的孩子们顺利回到拉萨时,她如释重负,总算平安到家了!她说,这次到北京收获真不少,增长了见识,也看到了差距,同样是做体操,人家就做得那么规范,经过训练的就是不一样,以后得注意丰富教学内容,向别人学习,多出去参加活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