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太阳女神”
西藏高原被称为我们国土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于是,拉萨便有了“日光城”的美誉。从20世纪80年代起,太阳能事业在这里得到了大规模开发,而一位女性命运的变迁,也随之展开。她就是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尼玛卓玛”(太阳女神)的太阳能专家张捷。
在牧区工作时的张捷。
不甘寂莫的大学生
1978年,张捷从华南工学院毕业的第二年,组织上通知她到西藏拉萨市农机局报到。那一年她25岁。内地青年大批进藏的年代已经过去,张捷进藏时,既没有鲜花爆竹相送,也没有浩浩荡荡的队伍同行,但她对神秘土地的向往和坚定的决心并没有丝毫动摇。
在机关的办公桌前坐了一年之后,张捷便主动要求到自治区农机厂工作。1981年,自治区科委太阳能研究所急需人才,抱着尝试的心情,她走进了陌生的大门。智慧加上勤奋和才干,从此她就在这里扎下了根。
在大学时学石油化工的张捷擅于思考,触类旁通,很快便掌握了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最初,她和同事们在进行研究太阳能资源测试数据的同时,研制了一些简单的太阳能产品,如各种太阳灶、烤箱等。利用自治区召开人代会之机,他们把太阳灶放在会堂外吸引大家,“广告”的效果显然不错,引起了自治区领导对太阳能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工作的兴趣和重视。
成功和艰辛成正比
国家对西藏太阳能开发给予了支持。43项援藏工程中,有三项是关于这个项目的。这对于张捷是鼓励和鞭策。1984年,她所在的太阳能研究所引进了上海飞机制造厂的技术,研制出了“铝翼式”太阳能热水器。西藏始于60年代的太阳能产品开发第一次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而进行一系列课题研究的主力,不过是所里的5个年轻人。他们对所从事的事业的浓厚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得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太阳能开发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系统,对西藏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最初进行太阳能产品的推广,却是意想不到的艰辛。对自然资源缺乏了解的群众,一时难以接受新鲜产品,有的甚至抱着“太阳是神,不能让神为人服务”的观念。国家拨给西藏的1000台太阳灶免费送给百姓使用的阶段,有的不愿意安装,有的勉强安装后又拒绝使用……张捷和同事们把失落的情绪埋在心底,依旧耐心地劝说,并且以实际效用向乡亲们展示太阳灶的巨大魅力。
1987年,张捷到某个县城调查时,当地的干部曾不解地问她“什么叫能源?”,现在即便是再偏僻的村庄也能够见到太阳能产品,老百姓都知道什么是太阳灶和太阳能热水器,不少人主动到科委来要求安装。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以张捷“挂帅”的太阳能研究所队伍不断扩大,开发的产品种类也日渐丰富:太阳能互用系统以及县、乡、村三级建立的太阳能电站、光电水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温室和太阳能种植养殖业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自治区共有太阳灶8万多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面积七八万平方米,各种光电设施的光电板含量达1000千瓦,各类太阳房使用面积达14万平方米。太阳能温室建筑面积可达100多万平方米。现在,仅拉萨市一地就有十几家经营太阳能产品的企业,在偏远的阿里,盖太阳房已经成了居民理所当然的选择。
意外的发现和附产品
更让张捷感到欣慰的是,她原来以为寺庙是科技产品的禁地,没想到当很多村庄还没有太阳能光电灯的时候,许多寺庙就已经用上了。80年代末,拉萨的哲蚌寺、江孜的白居寺率先使用了太阳能光电灯,其后,甘丹寺和楚布寺也纷纷效仿,楚布寺活佛噶玛巴还专门派人到拉萨来买太阳能光电灯。对于这一切成就和铺天盖地而来的赞扬,张捷只是微微一笑。她说,千万不要把什么成就都加到她的头上,那些多年来和她一起为了西藏太阳能事业奋斗到今天、遇到再大挫折也没有轻言放弃的同事们,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西藏太阳能的今天。
“尼玛卓玛”的心,牢牢地拴在了这片美丽、自然资源富饶的土地上,只要有机会,她就走出拉萨,除了墨脱和察隅两个地方,她的足迹遍及西藏的县级城市。对太阳能自是情有独钟,而生态环境和再生资源,也成为她关心的课题,手头积累有大量的材料,并且身体力行,在藏东南建立微型小水电站,保护了附近的森林资源;在阿里、那曲利用风机发电,利用了无污染、可再生的洁净能源。
北京的家和今后的梦
张捷的老父亲和兄弟姐妹都在北京,独自一人从祖国的首都来到雪域边疆,转眼已是20年。当年的小女子,现在已成了自治区科委的一员干将。张捷还没有成家,她说,西藏有一户没有用上太阳能,她都不会考虑个人问题。
张捷喜欢摄影,还在家中做了一个小小的暗房。她的摄影有风光的,也有人物的,具有相当的水平。当年她作为第一批会员,参加了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她寄去的8张作品获得了好评。张捷没有什么存款,多少年来的收入都被她投入到摄影爱好中,她的业余时间也多半花在了摄影上。一到周六和周日,她就到附近村庄和老百姓家里找民俗、民情的镜头。张捷拍了不少有特色的照片,她准备划分成两类:自然和民俗。接下来,打算举办一个个人摄影展。计划可谓庞大,可她太忙了,要在全区实现她的太阳能梦想,还有好多好多的事要做。
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的影展呢?我们热切地期待着。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