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0年 > 第三期

西部开发大家谈

本刊记者 发布时间:2000-06-13 16:52:24来源: 中国西藏

  第九届三次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我们的记者广泛地拜访了九届政协的各位西藏委员。和新老朋友交谈,在他们平静地述说中,我们感受到西藏正别无选择地走在一条发展和进步的道路上,这条路其实很艰辛,国家付出了很多,人民也付出了很多。西藏要发展,国家还得继续拿出钱来,人民还得继续出力。对于西部大开发,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就一直在变革、在开发,如何汇入整个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他们还没有想好,但是,振奋精神投入大开发,抓住机遇实现大发展则是大家的共识。采访中,他们也就自己的工作和关心的问题发表了意见。

  西藏自治区教委副主任:强俄巴·多吉欧珠

  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举世瞩目,西部大开发是我们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这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在西藏,西部开发的重点在于科教,科教兴国,科教发展,科教转化,科教普及,科教是主观的,资源是客观的,西藏属于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要有长计划,短安排,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加以区别。西藏要发展既离不开中央对西藏的支持,又要立足西藏本地的资源。要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一定不能用牺牲生态平衡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

  西藏的西部开发可通过多种形式,欢迎内地来西藏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抓住这一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使西藏的经济搞上去。我认为,提高教育水平,改善教育设施,增强师资力量,是西藏在西部开发中的突破点。

  这些年来中央和各省对口支援西藏,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作为政协委员我认为,西藏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人才问题,科技的人才,管理的人才,这些年存在人才流失问题,希望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流中,人才问题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方面加以重视和解决。

  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拉鲁·次旺多吉

  我认为,现在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时期。旧社会,我们拉鲁家族可以说是西藏最大的贵族,拥有大片的庄园和众多的属民,收入可观,但是工作辛苦,心情也并不快乐。  

  因为贵族之间争地盘和争权力的斗争很激烈,属民也不是自觉地交纳税金,需要强行征税、追债,是很费工夫的。

  现在不同了,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想穿什么就有什么穿,房子住的很宽敞,出门有汽车,也不用为那些事操心。

  我觉得现在才是我生活最幸福、工作最愉快的日子,这是我经历这么多事和经过这么多年后得出的结论,我想别人也有同感。这次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西部大开发,对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完全想好。这对西藏又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应该牢牢把握。

  在听了朱总理的报告后,我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西藏人大教科文委员会主任:强松

  参加这一届政协会议,我想的比较多的,还是西藏的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对西藏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西藏应该拿出实质性的举措来。  

  我认为西部大开发在目前阶段来说,已经开始进入情况,但西藏还没有拿出大的可操作的方案。

  新疆的“西气东输”就是一个可操作项目,已经经过了资源论证、市场论证,技术工种论证,也有了整体方案。

  预计第一期投资就是1200个亿。这个工程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西气东输”,要经过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安徽、上海等9个省市区,它的上马将促进这9个省市区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带动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相关企业的开发和发展。这个项目听起来很振奋人心。

  相比之下,我们西藏委员比较关心地方性的局部的利益。对全局性的大事关心还不太够。我认为,制约西藏发展的还不完全是高寒缺氧这样的自然因素,研究制约西藏发展的根本性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才是西藏西部大开发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西藏的根本问题,我以为最要紧的一个是牧业,一个是交通能源。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那曲、阿里、昌都都有较多的牧业。

  牧业怎样搞上去,叫了多少年,摸索了这么多年,该有些东西了,但目前还是自然经济,草畜矛盾,草场沙化。当然加大出栏率已有成效,但草场改造还在口头上。多年的实践证明,西藏牧区不经过痛苦的过程,不会有大的改变。西藏连续12年的粮食丰收,水利设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江两河开发也很有成效。

  那么牧场的水利建设,草场的改造,是否也要有一个长远的思路,有一个痛苦的在短时期内没有任何效益的过程。

  我认为,西藏大开发,应将西藏的牧业发展放进去一起考虑。草场改造光解决钱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科技力量是主要的,此外还要领导的决心。

  还有西藏的修铁路问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水能资源的开发,都应该放在西部大开发中来认识,来策划,以争取西藏发展建设的大动作,大进步。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