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2年 > 第一期

东南线:雅隆文明发祥地之旅(上)

安才旦 发布时间:2002-02-28 11:34:50来源: 中国西藏

  路线设计

 

  雅隆河风景名胜区、桑耶风景区以及圣湖景区的主要景点大都分布在曲水大桥至林芝公路沿线。
  
  曲水、泽当、琼结以及贡嘎、浪卡子等城镇是旅游山南途中重要的落脚点。
  
  山南著名的地热温泉主要分布在桑日境内的沃卡以及措美境内的哲古湖周围,溶洞则位于扎囊和隆子县。
  
  泽当到扎囊一线,沿雅鲁藏布江有不少渡口,渡河工具有牛皮船或渡轮。  
  
  从贡嘎机场沿雅鲁藏布江到雅隆河谷泽当,再经曲松、桑日、加查往下至林芝米林,过米林雅江大桥后溯支流尼洋河抵林芝八一镇,再往上抵尼洋河与拉萨河的分水岭米拉山,顺拉萨河直下拉萨。这一条近似环形的旅游线路即所谓“一江二河”旅程。但该线目前沿途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部分路段食宿条件简陋且需开具边境通行证,交通不便,尚不利于散客旅游。
  

雅鲁藏布江上的牛皮船。

  山南专区概览
  
  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北面与拉萨市相连,东接林芝地区,西邻日喀则地区,南部沿逶迤的喜马拉雅山脉与不丹、印度两国接壤。地跨东西420公里、南北329公里,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有藏、汉、回、门巴、珞巴等民族,总人口29万多,其中藏族人口占98%。地区专员行政公署设在泽当镇,下辖12个县。
  
  地形大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北部各县分布在连绵群山之间的雅鲁藏布江干支流谷地,南部的洛扎、措美、措那、隆子四县则地处喜马拉雅山区。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夹峙,加之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润泽,使得降水丰沛,气候温和。雅鲁藏布江横贯山南地区中部,江面开阔,从曲水至加查一线支流密布,河谷宽广。河谷地区土肥水美,适宜青稞、荞麦、小麦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河谷两侧山上,有丰美的牧场和茂密的森林,发展农、林、牧、渔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是西藏最主要的农业区。山南的群峰、湖泊、河谷以及温泉、溶洞等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为开展自然风光旅游创造了天然条件。山南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雅隆河风景名胜区,还有新近开发的集多项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圣湖景区、桑耶景区。
  
  山南是藏族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西藏历史长卷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这里是神猴同罗刹女繁衍人类著名神话的产生之地,是西藏最早掌握垦荒种地、丈量田亩、水利灌溉、贮藏牧草、冶炼金属、烧制陶器等技能的地区,产生了西藏历史上许多项“第一”:第一块农田、第一座宫殿、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第一部藏戏……。山南曾两度成为西藏地方的政治中心,从这里崛起的雅隆部族创建了威镇四方的吐蕃王朝;在明代,帕莫竹巴政权以这里为中心统治西藏百余年,称雄一时。悠久的历史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特殊的地理条件为这里创造了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给这里的许多山水、名胜、古迹罩上了神的光环。山南有藏王墓、桑耶寺、昌珠寺等著名古迹,有闻名遐迩的神山神湖,如贡嘎的甲桑秋布日、桑耶哈布日、泽当贡布日、羊卓雍错、拉姆拉错。
  

赛牦牛。

  多吉札寺与姐德秀镇
  
  从曲水大桥向东走36公里,或出贡嘎机场东行不足10公里,就到了贡嘎县城所在地吉雄。贡嘎机场地处该县甲竹林乡境内。
  
  贡嘎县面积228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4万。贡,为上方、上部之意;嘎,意为白色。这个县有两个去处最有名,一个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名寺——多吉札寺,另一个是西藏最有名的“邦典之乡”——姐德秀。
  
  多吉札寺宁玛派在前藏的主寺和大道场,历史悠久,1717年被蒙古准噶尔部尽毁,重建于1718年。该寺僧人以弘传“北藏”为主,并传承“三素尔”典籍。寺主转世承袭。该寺地处江北,在昌果乡境内的勇宗山上,交通不便。  
  
  姐德秀镇在贡嘎县城以东16公里处,位于去泽当的公路旁。在藏语中,“杰德”意为口齿伶俐,“秀”是表示下方、下部的方位词。交通方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民族手工艺产品邦典的主要产地,有“邦典之乡”的美称。
  
  邦典就是西藏藏族妇女腰间围的彩色围腰,十分美丽,深受藏族妇女喜爱,同时也是旅游爱好者的热门货。在西藏,织造邦典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姐德秀出产的邦典色彩艳丽、经久不衰、耐磨耐洗,久负盛名,当地的大部分人家都会这门手艺。姐德秀围裙一般需经过洗毛、晒毛、梳毛、捻线(细捻为经,粗捻为纬)、上织机织图、着色、浆染、揉搓、褪洗、晾晒等工序而成。图案花色和产品类型多样,以供少女、中老年妇女及平时、节日不同之需。也多种多样。产品不仅在藏区为抢手货,而且还远销尼泊尔、印度、不丹以及西欧等地。姐德秀镇建起了邦典厂,能生产20多个品种。
  

桑耶寺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像。

  桑耶风景区
  
  从姐德秀镇沿公路顺雅鲁藏布江南岸继续东行24公里,到达扎唐,这里是扎囊县城所在地,海拔3556米。
  
  扎囊县面积不大,只有0.2万平方公里。是在西藏享有盛名的“氆氇之乡”,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台氆氇织机,年产氆氇30万余米。境内更有名闻遐迩的桑耶寺,还有敏珠林寺、青浦风景区、昔日贵族豪宅朗赛岭庄园等,都值得一游。雅鲁藏布江横穿扎囊县境,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江北地区已被辟为桑耶风景区。
  
  
  桑耶风景区包括地处雅鲁藏布江以北的扎囊县桑伊、松卡、阿扎三乡境内的多处人文自然景观。主要有桑耶寺、哈布日山、聂玛隆圣洞、青朴修行洞、扎羊宗溶洞等。前往该地区需渡雅鲁藏布江,扎囊至泽当一线有松卡、娘果竹卡等古老渡口,以前大江南北只能靠牛皮船摆渡人畜,如今设有渡轮,可渡汽车,大为便捷。桑耶风景区属高山谷地气候区,平均气温8.4℃,最高温31℃,最低温13.2℃。6—8月是理想的旅游季节。
  
  南传宁玛派的祖寺——敏珠林寺
  
  敏珠林意为成熟解脱洲,汉译曾为阂珠林、敏竹林、民主林、民主岭等。位于扎囊县扎囊河以东的扎其乡。寺院坐西朝东,四面群山环抱,山青水秀,环境十分优美。该寺始建于公元10世纪。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五世达赖喇嘛授意并帮助其经师仁增吉美多杰(德达岭巴)在原有基础上改建而成。以弘传“南藏”为主,兼传“三素尔”典籍,被称为南传宁玛派的祖寺。寺主的传承方式很特别:父子相承或者翁婿相承。1718年,遭受蒙古准噶尔部毁灭性破坏,后重修。
  
  注重藏文书法、天文历算、藏医藏药等学问是该寺的传统风格。该寺的藏文书法久负盛名,原西藏地方政府即专用该寺僧人缮写文牍。
  
  敏珠林寺出品的藏香配方讲究,选料精致,幽香四溢,香味持久,具有多重药用功效,被视为上乘佳品,享有盛誉。昔日仅特供僧俗贵族享用,如今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在自治区有关部门大力扶持下,敏珠林牌藏香仍按传统工艺生产,产量有所提高,正积极拓宽国内外市场。
  
  昔日的贵族豪宅——朗赛岭庄园
  
  朗赛岭也作囊色林、朗色林,是西藏现存较为完整的贵族庄园之一,建于明代,属山南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扎囊县扎囊乡,与桑耶寺隔江相望,距泽当镇25公里。庄园主楼高7层,前面有附楼,旁边有平房、马厩、磨坊、染坊、编织作坊、碉堡和监狱等。
  

桑耶寺的跳神。

  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桑耶寺  
  
  桑耶寺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与敏珠林寺隔江相望,距泽当镇38公里,是国家级雅隆河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桑耶寺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寺址由莲花生大师测定,建筑由寂护规划设计,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主持奠基并亲任住持。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从内地、印度、于阗等地邀请高僧到此传教译经,命七名吐蕃贵族子弟剃度为僧,桑耶寺遂成为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
  
  该寺因主体建筑结构集藏、汉和印度的三种建筑风格而举世闻名,并以乌孜大殿为主体,组成庞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130余亩。
  
  桑耶寺原为宁玛派的中心寺院,后因多次失火,建筑受损,无人修缮,致使僧员大减,香火渐衰。直到14世纪下半叶,萨迦派高僧索朗坚赞主持重修;此后,该寺大部分由萨迦派掌管,堪布由萨迦寺委派;宁玛派所属的只是护法神殿。
  
  1981年以来,国家先后拨出专款1200万元,黄金近5万克,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维修,修复面积达9万平方米。古老的桑耶寺而今重放异彩,熠熠生辉。
  
  哈布日山
  
  哈布日山也叫海不日山,在桑耶寺东面,高60余米,号称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传说桑耶寺初建之时,此地群魔作乱,莲花生大师在此山设场作法,以巨石镇魇众魔,保障了桑耶寺的顺利建造。也有史书记载,赤松德赞和莲花生曾来此山勘察建寺地形,筹划兴佛蓝图。哈布日山东麓,还有吐蕃时期三大译师的灵塔和名僧寂护的灵塔。
  
  札玛桑宫殿遗址
  
  位于桑耶寺北面山沟十里处一座小山上。约建于公元8世纪初,是藏王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的宫殿之一,相传是赤松德赞的诞生地。据藏文史料记载,赤德祖赞逝世后,札玛止桑宫被主张兴本禁佛的贵族势力捣毁。后来人们又在遗址上修建了一座小庙,庙里供奉赤德祖赞、赤松德赞的塑像以及古老斑驳的红白檀香树树根,相传两树系由赤松德赞降生时脐血滴落之处长出,是赤松祖赞和金城公主精魂所化。因此,这里被视为圣迹,颇受崇拜。山下有路,从桑耶乘车可至。
  
  聂玛隆的圣洞
  
  在聂玛隆一条陡峭的山坡上,传说是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洞。洞前有小庙。传说莲花生大师、五世达赖喇嘛曾在此洞念诵《长寿经》。人们多来朝拜此洞,为自己及亲人祈寿。从桑耶乘车可至。
  

姐德秀镇妇女织出五彩邦典。

  名胜青朴
  
  位于桑耶寺东北15公里的纳瑞山腰,海拔4300米,所在的山沟呈“凹”字形,东北西三面环山,南向是水域辽阔的雅鲁藏布江。
  
  “青”指青(钦)氏家族,“朴”是沟顶之意。在信众的心目中,青朴与桑耶寺同样神圣,当地流传着“不去青朴就等于未到桑耶寺”的说法。传说寂护、莲花生、赤松德赞、白若扎那等先后来此修行;藏传佛教前弘期的许多经卷都被埋在这里,后弘期引来不少掘藏师在此掘藏。此地圣迹众多,号称有108座修行洞(现存40多座),有莲花生用手指在崖壁上刻画的108幅佛像和佛塔图,有108座天葬台等。此外,传为14世纪初宁玛派高僧钦饶降巴等人雕刻的大量的摩崖造像、钦饶降巴的灵塔及建此塔时所立石碑,至今基本保存完好。
  
  青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理想的避暑御寒之地。夏秋时节草木茂盛,野花遍开,山泉喷涌,溪水潺潺,百鸟翔集,景色宜人。这里不仅是桑耶风景区的重要部分,而且已成为西藏名胜之一。
  
  扎羊宗溶洞
  
  扎羊宗溶洞地处江北的西面,在扎囊县阿扎乡境内的扎羊宗山上。扎羊宗山主峰海拔4500米,溶洞分布在山腰。溶洞有三个朝南的洞口,其中两洞相通,最大一洞深约13米,宽11米,高约15米,面阔100平方米。洞内曾设佛堂和经堂,并有精美壁画。现有新修佛堂一间,洞外有几间僧舍。大洞西面峭壁上的洞传为莲花生修行洞,有一通道与大洞相连。再往西数十米处是第三洞,洞深约55米。溶洞中都有钟乳石,形态各异,叩之有声。
  
  (节选自《西藏之旅》,本文有删节。本组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