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3年 > 第三期

人大、政协两会西藏代表、委员访谈录西藏的奔小康之路

才吉 小英 发布时间:2003-06-26 18:44:41来源: 中国西藏


  3月3日到18日,十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先后召开,本刊记者对西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了采访,这里发表的一组访谈录展示了西藏人在奔小康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热地
  
  3月6日下午,在西藏小组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会上,记者感受到了西藏代表走小康之路的激情。热地说,过去的五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以辉煌的成就和良好的发展态势迈入了新的世纪,并为我们实现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对西藏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西藏各族人民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
  

  
西藏政协委员深为媒体关注,图为政协委员单增曲扎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才吉摄

  
  我们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努力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其他兄弟省区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才匮乏。没有一大批优秀人才作支撑,我们就难以发展,更难以加快发展。我们要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各种途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好人才,保护好人才。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应尽快成立自治区咨询小组,抓紧聘请一批西藏急需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也是引进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发展教育。我们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要继续坚持“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切实落实好“三包”政策;要继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使那些受过初等教育的学生,特别是农牧民子女,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要继续加强高等教育,通过建立教育基金、奖学金等方式,千方百计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农牧民子女,完成学业;要继续加强对在职干部职工的培训,加强对农牧民的技能培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其次,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永久不能恢复。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国的生态环境状况,甚至影响全球的气候。因此,西藏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强化全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严格管理。特别在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绝不能建设规模越大,破坏就越严重,绝不能走先建设后治理的老路。今后,凡是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哪怕眼前的经济收益再大,也不能搞。
  

  
西藏代表正走进人民大会堂。 益西加措摄

  
  第三,强化特色意识,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西藏重点发展旅游、藏医药、高原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这个基本思路是对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坚持这个思路,如何深化这个思路,如何在特色上把文章做实、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强区之路。特色就是资源,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增长点。西藏的特色产业要尽快形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没有市场。各地、各部门都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想办法,依靠创新走出自己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创出自己特色产品的牌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强化项目管理,净化建筑市场。强化项目管理,净化基本建设市场,是事关西藏经济整体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我们十分珍惜中央和全国人民援助的每一分钱,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把每一个项目建设成造福西藏人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才能对得起中央的特殊关怀,对得起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对得起西藏各族人民的信任和厚望。我们要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制度和机制上入手,解决西藏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这方面全国各地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西藏山南行署专员,全国人大代表德吉在小组会上发言。 才吉摄

  
  第五,高度重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在城镇建设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现代化与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关系,不断提升城镇的文化品味。规划、设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城镇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在城镇建设中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规划、设计还基本停留在传统水平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现在是西藏城镇建设的一个高峰期,如果规划不合理、不科学、设计简单粗糙,后果是严重的,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城镇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宽眼界,改革机制,不断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树立西藏对外的良好形象。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