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3年 > 第四期

不灭的诗魂——关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结局

高平 发布时间:2003-08-24 15:36:43来源: 中国西藏
  藏族伟大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逝世,距今已经将近三百年了。我们知道,这位天才只活了24岁,他是不幸被卷在西藏、蒙古和清廷的政治斗争旋涡中夭折的。
  
  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门隅宇松地方的一个信仰密宗佛教的平民家庭。当时西藏的主政者第巴·桑结嘉措在五世达赖喇嘛逝世后,一面密不发丧,一面将他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15年后,事情败露,桑结嘉措在受到清廷严厉追究时,将他正式立为六世达赖,但又得不到代表清廷在西藏驻军首领拉藏汗的认可。拉藏汗上报皇帝说他是假达赖。康熙皇帝下诏将他送来北京。结果在青海湖“病故”,结束了悲剧的、短暂的、而又不平凡的诗人的一生。
  
  多年来,我在研究仓央嘉措的生平和诗歌的过程中不时发现,对于他的结局,一直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总起来说主要是他在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死与未死的问题。即有些人认为他在奉诏晋京的途中英年早逝了,有些人则认为他在途中走脱了。前一种说法可以称为“早逝说”,后一种说法可以称为“遁去说”。下面分别摘引这两种说法的部分例证资料。
  
  持“早逝说”的有:
  
  1、《清史稿·列传·藩部(八)西藏》:〈康熙〉“四十四年桑结以拉藏汗终为己害,谋毒之,未遂,欲以其逐之。拉藏汗集众讨诛桑结。诏封为翊法恭顺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达赖,诏送京师。行至青海道死,依其俗,行事悖乱者抛弃尸骸。卒年二十五。时康熙四十六年。”
  
  2、《清圣祖实录·卷二二七》:“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庚戌,理藩院题:‘驻札西宁喇嘛商南多尔济报称:拉藏送来假达赖喇嘛,行至西宁口外病故。假达赖喇嘛行事悖乱,今既在途病故,应行文将其尸骸抛弃。’从之。”
  
  3、释妙舟《蒙藏佛教史》第四篇第三章第七节:(仓央嘉措〉“年至二十有五,敕入觐。于康熙四十六年行至青海工噶洛地方圆寂。”
  
  4、于道泉《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拉藏汗乃取得皇帝之同意,决以武力废新达赖而置之死地。即以皇帝诏,使仓央嘉措往北京。而以蒙古卫兵及一心腹大臣伴行。路过哲蚌寺前,寺中喇嘛出卫兵之不意,将仓央嘉措劫去。卫兵遂与寺中喇嘛开战,攻破哲蚌寺复将仓央嘉措夺回,带往纳革刍喀。康熙四十五年(1706)仓央嘉措二十五岁,在纳革刍喀被杀。而依照汉文的记载则说他到纳革刍喀与青海之间患水肿病而死。”
  
  5、洪涤尘《西藏史地大纲》:“假达赖行至青海,病死,时年二十五岁,康熙四十六年也。”
  
  6、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公元一七0六年(康熙四十五年〉,仓央嘉措在解送途中,病死在青海湖畔。”
  
  7、葛桑喇《一个宗教叛逆者的心声》:“行至青海湖畔,被拉藏汗派去的人杀害。”
  
  8、王尧《第巴·桑结嘉措事迹考》:“当第巴桑结嘉措被杀的第二年,仓央嘉措便紧跟着断送在和硕特拉藏汗的手中,死在青海湖畔遂解的途中,……被弄死在青海。”
  
  9、曾文琼在《历史知识》〈1981年第2期〉上撰文说:“六世达赖在戒备森严的蒙古包中,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诗歌朋友们和情人仁增旺姆……感慨地写道:‘在东山的高峰,云烟缭绕的山上,是不是仁增旺姆,又为我烧起神香!’1706年6月27日,六世达赖被押送北京。行前他还通过一个藏兵把他写给仁增旺姆的诗交给她,他又写了一首离别的诗:‘白色的野鹤呀,请你借给我翅膀,我不去远方久住,只去理塘一趟。’……据说,行至青海湖畔,被拉藏汗谋害。”
  
  10、杜齐《西藏中世纪史》:“在黑河附近,仓央嘉措丧命。”
  
  11、伯戴煦(L.PITEEH)《SHINA AND TIBET IN THE EARLY  18TH  CENTARY》:(仓央嘉措)“于1706年11月14日死于公噶瑙湖附近。虽然按意大利传教士的说法,传闻他是被谋害的,但汉、藏的官方记载都说他死于疾病。而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可以怀疑他的真实性。”
  
  另外,贝尔(C.BELL),柔克义(W.W.ROOKHILL)等人,也均持此种看法。
  
  由于仓央嘉措的诗歌成就巨大,在西藏流传甚广甚久,又由于他的遭遇直接关系到当时西藏的政教历史,所以也成为许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对他结局也有种种记载。
  
  综上所述,一致认为仓央嘉措是在赴京途中死去的,略有不同的是死亡的具体地点,他们分别记述为“青海道”、“西宁口外”、“工噶洛”、“青海”、“青海湖”、“黑河附近”、“公噶瑙湖”等处,总之未超出西宁以西那曲以北的地域范围。再一个不同之点就是,仓央嘉措到底是怎样死的,他们分别使用的是“死”、“病故”、“圆寂”、“丧命”、“被弄死”、“被谋害”等词句。其实不是病故就是被谋害,只有这两种可能,而没有第三种可能,因为藏族人的观念和习俗是不赞成自杀的,何况仓央嘉措也完全没有自杀的必要和理由。
  
  对于仓央嘉措的享年,有的说24岁,有的说25岁。他诞生于公元1683年,逝世于1707年,应当是24周岁,25岁是按虚岁说的。
  
  持“遁去说”的有:
  
  1、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卷六第六节:“次因藏王佛海与蒙古拉桑王不睦,佛海遇害。康熙命钦使到藏调解办理,拉桑复以种种杂言谤毁,钦便无可如何,乃迎大师晋京请旨。行至青海地界时,皇上降旨责钦使办理不善,钦使进退维艰之时,大师乃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宏法利生,事业无边。尔时钦差只好呈报圆寂,一场公案,乃告结束。”
  
  2、《仓央嘉措秘传》(藏文全名是《一切知语自在法称祥妙本生记殊异圣行妙音天界琵琶音》)。作者名叫额尔德尼诺门罕阿旺伦珠达吉,又名拉尊·阿旺多尔济,是阿拉善旗的蒙古人。书成于公元1757年,以第一人称记叙仓央嘉措亲口的讲述,说仓央嘉措在去北京途中行至更尕瑙尔,施展法术,于夜间向东南方向遁走。去过打箭炉、峨眉山,又回到西藏的拉萨、山南,还去了尼泊尔、印度,再返回西藏及西宁,最后在今内蒙古的阿拉善旗圆寂。
  
  3、《仓央嘉措秘传》一书的汉文译者庄晶先生“认为他在衮噶瑙出走后,最后归宿于阿拉善旗的可能系性极大”。他还介绍说:贾敬颜先生曾在阿拉善旗考察,“文革”前广宗寺还保存着六世达赖的肉身塔,50年代,寺内主持还出示过六世达赖的遗物,其中有女人的青丝等。
  
  我所认识的次旦夏茸活佛也曾认为:“仓央嘉措开始不信佛,经过一番波折而相信了,后半生弘扬佛法。”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