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工程为日喀则人民造福
![]() |
南木林人也喝上了自来水。 |
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号召,上海市、山东省于1995年5月起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2001年5月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了扩大对口支援范围的决定,确定新增黑龙江、吉林两省及宝钢、中化两集团企业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对日喀则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自1995年以来,针对日喀则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实际,上海、山东、黑龙江、吉林等四省市及宝钢、中化两大集团企业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对口援藏的主要工作内容,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并派出援藏干部赴日喀则开展工作。
![]() |
上海市援助建设的上海广场标志性建筑。阿旺洛桑摄 |
上海,拓展渠道,加强两地经济联动发展
1995年5月至2001年5月的6年间上海市选派党政干部99名,无偿援助资金2.85亿元,共实施对口援助项目262个。日喀则市内的上海广场、上海体育场、主干道上海路等一批集中体现民族团结的标志性项目建成,极大改善了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大批希望工程项目的建设,使日喀则地区的教育硬件设施在短期内得以改善,办学条件、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普遍提高。地区人民医院病区楼、卫生防疫站和县乡两级医疗网络的建设,使受援县基本实现了乡乡有卫生院,农牧民群众生病就近诊治,有力推进了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001年第三批援藏干部进藏,上海进一步加大了对口支援力度,3年计划投入资金总量2.25亿元,落实援藏项目161个。截止到目前,到位各类援藏资金1.88亿元,建成竣工的有地区中专教学楼、地区农业机械化工程、地区大礼堂改扩建工程等项目51个,高质量完成了扎寺文化广场等8个重点项目。
就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问题,上海落实资金1000万元,重点建设30个“安康工程”示范村,开展了以小额信贷、提供优良种畜等措施,以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改善村容村貌为标准,以鼓励村民勤劳致富、增加收入。
为了帮助日喀则地区尽快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上海投资800万元建成了日喀则边贸市场、江孜县农贸市场、拉孜县商贸市场等一批项目,加快了农畜产品为中心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投资300万元建设了江孜畜种繁育基地,积极发展农区牧业,为群众调整养殖结构,选择高效益养殖品种提供条件。组建了亚东县林下资源加工厂、拉孜县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厂及地区食品厂粉丝加工车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和资源为依托,组建了日喀则新世纪羊毛绒公司和日喀则金太阳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逾千万元,扩大了当地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了将当地发展潜力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能力。
萨迦县列入上海扩大对口支援县后,在上海第三批援藏项目和资金均已排妥的情况下,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适度增加投资规模,确定首轮对萨迦县扩大对口支援建设规模不低于2100万元,援建萨迦旅游宾馆、办公楼改造、自来水管网工程等12个项目,目前投资700万元的县城主干道路已全部建成,城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 |
山东省援助建设的日喀则山东大厦。阿旺洛桑摄 |
山东省,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项目600个。
第一二批援藏干部工作期间,山东共实施援助项目392个,援助资金3.01亿元。项目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各个方面:以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日喀则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大大增强了城镇功能;以生产项目、旅游宾馆为重点“造血”工程项目的实施,培植了本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农牧业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充分挖掘农牧业的发展潜力、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起到了示范作用;以地区高中改扩建和地区新闻综合楼为代表的公益事业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地区社会公益事业的环境,对缓解适龄儿童入学难,就医难、吃水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口支援的日喀则市、白朗、昂仁、聂拉木县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幅都超出了全地区的平均水平,为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做了重大贡献。
第三批援藏干部进藏以来,山东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又新增山东潍坊市对口支援南木林县。近两年来共实施项目198个,计划总投资2.1亿元,截止目前累计完成1.5亿元,其中有141个项目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预定投资8400万元援建的日喀则滨河大道、地区建材市场等中央指定的8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目前3个项目已竣工,有的已通过自验和初验。这8个项目于今年7月全部交付使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