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3年 > 第六期

西藏博物馆的明清瓷器精品展

严晓勤 发布时间:2003-12-05 14:56:11来源: 中国西藏

清宣德青花藏文僧帽壶。

 
  2003年6月28日西藏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公众推出一台新的展览——明清瓷器精品展。
  
  西藏博物馆是西藏自治区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综合性的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仅明清瓷器就有二千余件,品种全、质量高,居国内同级博物馆之最。
  
  据史料记载,自唐以来西藏地方就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十分密切。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赤德祖赞与金城公主的先后联姻成为一代佳话,至今在雪域高原流传。自元以来西藏地方正式纳入祖国版图,明王朝承袭元代管理西藏的制度,清代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等,均表明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瓷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在汉藏民族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历史的最好见证。
  
  西藏博物馆馆藏的每一件瓷器,都是跨越千万里,从中原大地来到雪域高原的,大都是历代朝廷赏赐给西藏上层人士的。有史为证,现藏于萨迦寺的明代宣德青花五彩鸳鸯纹碗,世界上仅存两件,为稀世珍品,此碗内口沿所书的藏文吉祥经与《西藏史集》所记载的朝廷赐给明代大乘法王的青花碗文字内容一致。

清道光黄地粉彩“佛日常明”纹碗。

  
  明清两代是中国陶瓷生产的巅峰时期,景德镇更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它以工艺精湛、品种繁多、釉彩艳丽而闻名于世,其釉下彩、釉上彩和颜色釉是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三大主流产品,故明清官窑瓷器具有很大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青花瓷是釉下彩瓷,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唐代为其初创期,元代为成熟期,以景德镇窑青花瓷质量最好,深受人们喜爱。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期,以造型丰富、装饰多样,青花选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色泽艳丽,为其主要特征。西藏博物馆所藏的永乐青花莲花纹执壶、宣德青花海水纹高足碗为永宣青花瓷的精品。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青花瓷烧制的鼎盛时期,西藏博物馆珍藏的清代督窑官唐英监烧敬献的五供之一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觚,造型别致、绘制精工,纹饰繁缛,但层次分明,青花色泽明艳,为“唐窑”中的精品,传世铭记唐英款的青花五供器有花觚、烛台等均不成套,而西藏博物馆所藏的这对花觚成对保存,且完好无损,更是弥足珍贵。
  
  釉里红瓷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的釉下彩瓷,西藏博物馆所藏的明洪武年间烧制的釉里红缠枝牡丹执壶,造型端庄,釉里红发色纯正,为明初釉里红瓷的杰作。颜色釉是中国传统的陶瓷釉装饰之一,虽无雕饰,但以纯净典雅的釉色取胜。西藏博物馆珍藏的明永乐红釉高足碗,胎质精细,釉质鲜亮,为红釉瓷中的精品。
  
  明清时期釉上彩瓷制达到了顶峰,有五彩、粉彩、斗彩等品种。西藏博物馆所藏的乾隆斗彩缠枝莲纹赏瓶实属罕见,因赏瓶多为青花,少见五彩。还有乾隆粉彩百鹿纹方瓶,图案系动物形象,纹饰祥瑞,施彩艳丽,是乾隆粉彩器中的上品。明清时期,除景德镇窑外,浙江龙窑、福建德化、江苏宜兴等地也烧制富有特色的陶瓷器。
  
  明清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明清御窑开始生产具有藏文化特色的瓷器,这些瓷器一为皇家使用,二为朝廷赏赐给西藏上层贵族。瓷器的造型和纹饰开始具有浓郁的藏文化艺术风格,种类涉及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品。如僧帽壶和多穆壶分别为藏传佛教宗教器皿和生活用品,原多为金、银质,但到了明清时代,出现了造型别致的青花藏文僧帽壶和虎皮三彩、蓝釉、黄釉、五彩的多穆壶。
  

明永乐青花莲花纹执壶。

  
  此次西藏博物馆展出的瓷制木纹釉碗,系仿制西藏地区日常用的木碗,仿制之精,真假难辨。明清时期具有藏文化传统特色的装饰如藏族人民喜爱的八吉祥、缠枝莲、藏文、佛家吉语等图案开始频频出现在瓷器上。此次展出的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高足碗,外壁绘缠枝莲托八宝纹,内壁书藏文,艺术风格十分独特。还有在此次展出的清道光黄地粉彩“佛日常明”纹碗,就是以佛家吉语为装饰图案的精品。诸如此类,足以可见瓷器已将藏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深融其中
  
  此次西藏博物馆展出的明清瓷器共有103件,绝大多数是景德镇官窑烧制,亦有极个别的是官窑浙江龙泉窑烧制的,如青釉刻缠枝莲纹碗,制作精细,是明初龙泉窑中的精品。这些展品无论从瓷器的品级还是从陈列的形式设计方面都可谓是精心挑选、精心陈列。故宫博物院的耿东升先生两次进藏为瓷器的挑选和鉴定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西藏博物馆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鉴赏和需求,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通过这个展览,见证西藏与祖国的密切关系。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