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3年 > 第六期

把希望和温暖洒向雪域的大山长河之间

发布时间:2003-12-08 11:34:56来源: 中国西藏

由援藏基金会组织的“育人工程”捐助仪式。车刚摄


  人们常说,西藏,是高高在上的“神秘园”,那里有无数动人的故事。本文讲述的,是发生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个民间慈善机构——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里的故事。

  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为加速西藏和其他藏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而倡导创办的一个非官方民间组织。现在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两位领导这个基金会。

  援藏基金会的工作区域以西藏自治区为主,同时也为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内的藏族自治州、自治县提供力所能及的扶贫援助。基金会从1992年正式成立至今的11个春秋里,通过开展“光明工程”、“育人工程”和“公益工程”等扶贫活动,把希望和温暖洒向雪域高原的大山长河之间。

刚刚做完手术的患者走出手术室。

  “光明工程”——让眼睛看到奇迹

  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和地理位置,形成了西藏终年氧气贫乏、光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强烈、风沙大烧柴烟熏火燎等不利环境,再加上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不注意饮食卫生习惯,西藏的大部分地区眼病流行,尤其是白内障的发病率很高。白内障导致患者视力逐步下降,最终丧失了光明,这给西藏广大群众的生命带来巨大的痛苦,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让那些在黑暗的深渊中苦苦挣扎的同胞们重见光明,援藏基金会从1993年起启动实施了免费为因白内障导致失明患者治疗的大型慈善活动——“光明工程”。

  1994年至2002年的8年间,基金会筹集资金9000多万元,为15000多位失明群众免费施行白内障摘除手术。2002年8月10日,成都《华西都市报》头版刊载了这样一篇报道,文章开头写道:“昨日,一老一少来到本报。老者一进门就说,‘看,我儿子瞎了10多年的眼睛让他们给治好了!’原来,老者名叫黄玉寿,孩子名叫黄海孝,父子俩特地从阿坝州金川县赶到报社,感谢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的医务工作者治好了小海孝的眼睛……”

  故事是这样发生的。黄玉寿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农民,其子黄海孝一出生就因双目先天性白内障失明,从未看到过阳光。为了给儿子治眼睛,黄玉寿和妻子日做夜做,拼命挣钱,13年里为儿子花掉了10多万元钱,却毫无结果。各医院的诊断书上几乎都写着“双眼先天性白内障,不宜手术治疗”等等,似乎宣告了小海孝的“无期徒刑”。倔强的黄玉寿没有放弃,他说:“为了家里这棵独苗,我不死心。就是卖光房子和200多株苹果树、花椒树,借一屁股债,我也要走遍全国去给儿子治眼睛。”不过,黄玉寿并没有沦落到他想象的那种困境,因为这时候,了解了他家情况的援藏基金会医疗队主动找上门了。医疗队的专家为黄海孝进行了成功的白内障摘除手术,没有让家徒四壁的黄玉寿花一分钱。

  第二年的夏天,也就是《华西都市报》报道刊出的前一天,黄玉寿专程赶了几百公里山路,带着儿子来到援藏基金会在成都的办事处表示感谢。他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得热泪纵横:“谢谢你们医好了我儿子的眼睛,谢谢!孩子他现在可以上学读书和下地劳动了,以前想都不敢想会有这样的福分。我家里穷,没什么好送给你们,就让孩子给你们磕几个响头吧。”后来,黄玉寿又领着儿子,特意到《华西都市报》去讲这件事,援藏基金会为盲童找回失落的光明的感人故事就此四处传扬。


援藏基金会资助建设的桑日县白堆乡里龙村小学整洁美丽的校舍。

  在援藏基金会“光明工程”帮助过的15000多普通群众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女孩。那天,这个先天性失明的8岁藏族小姑娘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援藏基金会医疗队请求帮助。医生们经过认真检查,认定她是由非白内障原因导致的失明,无法治疗。女孩的母亲不甘心,第二天上午、下午,第三天上午、下午,一次次地带着孩子来恳求医生救救孩子。医疗队的中外专家反复检查、会诊,结论还是不行。那位母亲急了,对孩子说:“你给医生叔叔阿姨唱支歌,求叔叔阿姨帮你做手术。”于是,小姑娘用她那稚气却天生优美的歌喉一支接一支不停地唱起歌谣,而她妈妈在一旁不住地哭泣。懂事的小姑娘转过来抱着母亲说:“妈妈,妈妈,不要哭,我给你唱歌。”这句话,这情形,令在场的所有人黯然泪下。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边安慰这对母女,一边和当地残疾人联合会联系。最后,他们把当地残联的负责人找来,亲手将这对母女交到残联负责人手上,叮嘱残联安排小姑娘去盲童学校学习,让她学好盲文、唱歌,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虽然小姑娘没能从黑暗世界中走出来,但在援藏基金会长期的关爱之下,她并不孤独。

  “育人工程”——让孩子触摸希望

  “育人工程”是援藏基金会继“光明工程”之后实施的又一项大型公益慈善活动,2001年9月正式启动。“育人工程”通过资助西藏自治区内贫困农牧民家庭的学龄儿童、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学费或生活费,使他们安心学业、健康发展,成为对西藏的繁荣进步和西部大开发有用的人才。

  “育人工程”的首期目标是到2006年资助贫困生人数达到300名。巴桑,西藏民族学院政法系2000级法专班学生。他的家乡位于山南地区的洛扎县扎日乡,那是一个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地区,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巴桑家共有6口人,父母亲和4个读书的孩子。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只是几亩田,父母亲一年辛苦劳作下来的总收入要供养4个读书的孩子非常困难。巴桑的父亲自己没有文化,但即使日子过得再苦,他也不愿耽搁孩子们的学业。当2000年巴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可得知每年的学杂费要4600元时,巴桑父母的脸上立即被浓浓的愁云笼罩了。巴桑的父亲咬咬牙,硬着头皮跑遍了村子,但只借到2000元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巴桑安慰他们说:“学校可以减免贫困生的学费,我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打工,这些钱够用了。”就这样,巴桑揣着父母东拼西凑的2000元来到了拉萨。在学校的第一年,他节衣缩食,硬是挺了过去。但第二年就难了,学校里像他这样的贫困生不少,即使减免学费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对他来说仍然是一笔“天文数字”。

  无钱交学费的巴桑整日里愁眉苦脸、无心向学,成绩一落千丈。无奈之下,他想到退学回家务农。可一想到父母过早熬白的华发和临出门前殷殷的叮咛,巴桑又不忍让他们失望。突然有一天,巴桑居然接到一张6500元的汇款单,那上面的落款是“援藏基金会”。突然掉下来的“馅饼”令老实的巴桑不知所措,他后来说:“2001年10月30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当我的眼帘中印入汇款单上我的名字和钱的数目,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禁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原来,巴桑的父亲通过教育部门把家里的困境反映到了援藏基金会,基金会经过核实后,马上把巴桑列入“育人工程”的援助名单。一个在失学边缘徘徊的大学生,在援藏基金会的帮助下,回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


援藏基金会援助建设的查雅牧民小学。


  其米卓嘎,拉萨市城关区拉鲁小学六年级学生。其米卓嘎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共有4口人:年迈的奶奶、母亲、姐姐和她。卓嘎的母亲既无正式工作也无文化,仅靠不断打零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因为微薄的收入实在供不起卓嘎和姐姐同时上学,母亲只好把姐姐寄养在农村的亲戚家。即便这样,家里也无法保证按时缴纳卓嘎每年676元的学费。卓嘎的母亲偶然从别处听说了援藏基金会的故事,就请人帮忙写了一份申请给基金会。很快,基金会就给了答复,让她来领钱。那天,拉萨刮着凛冽的寒风,让人都不敢出门。卓嘎的母亲顶着大风骑着一辆浑身哐铛作响的破自行车来了。工作人员告诉她,按照规定,凡是领钱的人必须写张收条。卓嘎的母亲一个字也不会写,急得手足无措,嘴里还哇哇乱叫,仿佛那676元钱马上就要失去似的。工作人员明白了她的意思,提出帮她写收条,她立马一把拽住工作人员的肩膀,拼命地点头:“吐其切(谢谢)、吐其切!”看着卓嘎的母亲将676元人民币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心里酸酸的。这些钱在很多人眼里实在是不值一提,也许吃一顿饭、买一件衣服都不够,但对于其米卓嘎和她母亲来说,这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它让要强的母亲挺直了被生活压弯的脊梁,它让天真的孩子触摸到未来的希望。

  动人故事将不断延续

  援藏基金会的事业还在不断地拓展,所以,发生在这里的动人故事也将不断延续。有首歌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援藏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着这样崇高的事业,他们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将来自方方面面无私的捐助,汇聚成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暖流,给雪域高原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一片关爱,恰似黑暗中的火光、沙漠中的甘泉。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基金会提供)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