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5年 > 第六期

德庆曲宗:我要做汉藏友谊小信使

文·图/吴丽芬 发布时间:2005-02-09 13:56:29来源: 中国西藏

  “北京—西藏扎西德勒”手拉手活动始于2004年底,拉萨洛堆小学与北京双榆树中心小学等25所小学在海淀区少工委、拉萨城关区少工委和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帮助下,结成了手拉手对口小学。2005年5月26日,拉萨城关区16名师生在海淀区小朋友的帮助下,来到北京,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

德庆曲宗和代表团小朋友们一起参观颐和园。

  在13位西藏小朋友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叫德庆曲宗,大家都亲切的叫她德庆,在第五届少代会上,她亲手为敬爱的胡爷爷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她说,她将永远铭记这一天。

  开启梦想的旅行

  德庆曾有一个遥远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自到祖国的首都——北京看一看。但她没有想到,这个梦想竟这么快就成为现实。那天,飞机从拉萨起飞,穿越日光城蔚蓝的天空,跨越山山水水,经过近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到达北京,这个她梦想的地方。

  从机场往宾馆的路上,德庆很快就与清华附小的小朋友聊开了。讲她的西藏,讲她的洛堆小学,长途飞行丝毫没有让她感到困倦。她脸上那种藏族同胞特有的“高原红”,因兴奋而更加红亮。这是一个开朗的孩子,善良而又热情。

  在北京的8天,紧张而又充实,参观清华大学、游览颐和园、接受国土资源部授予“李四光中队”称号、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为申请藏羚羊为奥运会吉祥物投下神圣一票、参加升国旗仪式,她时不时还替老师整理队伍,帮小伙伴穿藏袍,细心又体贴。最难忘的,自然是在北京过“六·一”儿童节,在人民大会堂列席第五届少代会,与全国一千多名少先队员代表一起,接受敬爱的胡爷爷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亲手把洁白的哈达献给胡爷爷。“看到胡爷爷过来跟我们握手,我可激动了,从没想过能与国家最高领导人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德庆说,“能代表藏族小朋友把洁白的哈达献给亲爱的胡爷爷,是我最难忘的。”

5月26日,手拉手西藏代表团小朋友到达首都机场。

  汉藏友谊小信使

  德庆来自西藏拉萨洛堆小学,此次来京,就是代表学校16个班,近500名师生,向手拉手对口小学——北京双榆树中心小学师生学习和交流,传递两校的友谊。

  双榆树中心小学少先队员代表王奥,与德庆同年级却比她小4岁,五年级。德庆与王奥同吃同住,还在王奥家住了两天。王奥父母对德庆的照料细致入微,给她购买了睡衣、皮鞋、复读机、课外书、学习用品,还给了她零花钱。为了帮助德庆实现游览万里长城的心愿,大家克服时间紧路途远,精心计划,不但游览了长城,还去了动物园、海洋馆、天文馆和科技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在双榆树中心小学,德庆受到全校师生的热情欢迎,同时也把带来的礼物——一条印有西藏著名建筑布达拉宫的羊毛挂毯赠送给了学校,观看校儿童节演出,走进四五年级各中队,和小朋友们一起跳皮筋,上课,亲身感受北京的校园生活。

  “我在双榆树小学种了两棵友谊树。”德庆说,“我还要把双榆树中心小学全体同学亲笔签名的‘北京拉萨千里远,汉藏伙伴心相连’的横幅带回洛堆小学。”象征两校友谊的榕树是用从千里之外的西藏带来的土和水与北京的土和水共同种植的,横幅上写满了对汉藏友谊、两校友谊的深情祝福。

  苦孩子今天的幸福生活

 

  谁也没想到,德庆这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竟然是个孤儿。出生没多久,父母便去世了,与她相依为命的,是比她大2岁的哥哥旦真旺杰。两个苦命的孩子,一直与姨妈生活在一起,但姨妈的生活也比较拮据。2000年,9岁的德庆与哥哥一起,从昌都转到条件更好的拉萨地区儿童福利院,并在拉萨洛堆小学开始了她的小学生活。

德庆的天真可爱。

  在儿童福利院的生活,是幸福而又快乐的,他们受到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不再是像失去翅膀的小鸟,而是有妈妈、有亲戚的幸福孩子。在那里,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妈妈的爱以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爱。问起德庆的生日,德庆说,我们福利院孩子的生日,都是一天,那就是10月1日,我们与祖国妈妈一同庆祝自己的生日。

  德庆与哥哥进入洛堆小学时,除了藏语文的成绩比较好外,其他如汉语文、数学基础都很差,普通话也不会,听课也有一定困难。为了让他们的成绩赶上平均水平,洛堆小学的老师们在课外对他们进行辅导。哥哥在3年内,补了相当于5年的课程,2002年小学毕业时,如愿以偿考上西藏内地中学——陕西临潼华清中学。为了让德庆打好基础,入学时学校安排她重读二年级,比同班孩子大好几岁,但她毫不气馁,与多数穷人家孩子一样,她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每天起早贪黑,成绩年年在班里是前五名,2004年还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三好学生。

  大家眼中的德庆

5月30日是,德庆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留言;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高峰、刘春艳 摄
  与德庆一周时间的接触,王奥说,德庆比我想象的要乐观。刚开始听说德庆是个孤儿,王奥有些紧张,因为老听说有些孤儿因为家境,从小内向、自卑,所以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德庆。但德庆很开朗,主动说起自己在福利院的生活,说自己的哥哥,这让王奥很轻松。德庆的自理能力很强,她的东西收拾得很利落,还经常帮小朋友们穿复杂的藏袍、整理东西。

  双榆树中小的老师说,德庆能吃苦,爬长城的时候,她背着自己的大背包,穿着厚厚的藏族民间服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爬,而脸上永远是挥之不去的笑容,永远是富有情趣的倔强和顽强。

  德庆很勤奋,每天都记日记,在王奥家度过难忘的周末,她在日记上写道:“今天我真的很幸福,能和王奥的爸爸妈妈一起游览长城、动物园、海洋馆,还参观了天文馆和科技馆,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王奥的爸爸妈妈对我非常的好,我真的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一个温馨的家。北京真好,北京的小伙伴真好,北京的爸爸妈妈真好!”德庆非常善良,热爱动物,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中的留言簿上,她写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德庆回拉萨了,走之前,她说要来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回拉萨,因为那里是最需要她的地方。也许不久后的某一天,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美丽的日光城,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在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前,一位美丽的藏族姑娘用流利的汉语、藏语、英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介绍西藏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她就是德庆曲宗……

(责编: 张素勤)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