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6年 > 第六期

藏区要闻

发布时间:2006-01-04 13:50:35来源: 中国西藏

◆《西藏研究》百期刊庆座谈会在拉萨举行


  10月15日上午,由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学术理论研究刊物《西藏研究》百期刊庆座谈会在拉萨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发来贺信,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群培、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曲加出席座谈会。


◆两岸三地专家相聚林芝探讨生态问题


  第七届“两岸三地生态保育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8月10日至22日在林芝地区八一镇举行。此次会议由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台湾东华大学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等单位协办,主题为“山地生态保育与资源利用”。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代表共86人,包括台湾代表22人。


◆全国藏文报刊业务协作会议在西宁举办


  由青海法制报社承办的全国藏文报刊业务协作会议于8月17日在西宁落下帷幕。 此次会议共收到12家报社推荐的藏文新闻作品,经过评委们的评审,评出好新闻72件(其中一等奖11件,二等奖21件,三等奖15件,好译文15件,优秀论文11件)。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西藏日报社和青海日报社三家单位提交的80条新词术语中,有57条得到统一。


◆“西藏文物展”在德国举办


  经过多年准备,中德联合主办的“西藏文物展”8月18日在德国西部鲁尔区埃森市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家族故居举行。约150件展品,从雕塑、绘画,到宗教文物,生动地展示了独特的西藏文化和佛教文化。


◆西藏划定7大生态区


  为了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西藏划定7大生态区。西藏自治区环保局、西部开发办公室组织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在西藏全面开展了生态功能区划工作,制定了《西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并经政府批准实施。7个生态区包括:藏东南山地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区,藏东高山深谷温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暗针叶林生态区,怒江源高原亚寒带半湿润高寒草甸生态区,藏南山原宽谷温带半干旱灌丛草甸生态区,羌塘高原亚寒带半干旱草原生态区,昆仑高原寒带干旱荒漠草原生态区,阿里山地温性干旱荒漠生态区。


◆“西藏24小时摄影图片展”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市举办


  2006年8月24日,“西藏24小时摄影图片展”开幕式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省府埃德蒙顿市政厅举办。埃德蒙顿市长蒙代尔先生、华人各社团负责人、当地主流媒体记者、新老移民、留学生15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西藏24小时摄影图片展”是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的摄影家在去年夏天到西藏拍摄的。


◆西藏90位农牧民首次出远门乘火车来京演出


  8月28日,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的90位农牧民首次离开雪域高原,乘新开通的火车来到北京,参加今年9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这次参加会演的90位西藏农牧民演员,来自于去年成立的拉孜县农民艺术团。


◆西藏萨迦寺举行八思巴诞辰770周年纪念活动


  9月9日,西藏萨迦寺举行了隆重的八思巴诞辰77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活动开始后,萨迦寺内陆续迎来了众多信徒,其中不仅有来自西藏各地的,也有来自四川、甘肃等地的信徒。


◆敦煌文献《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兰州首发


  9月13日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新书首发式暨敦煌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兰州召开。


◆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9月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隆重的开放仪式。 藏医药龙头企业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投资合作建筑这家博物馆。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于2005年4月破土动工,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共3层,开设药物标本、藏医医史、医学唐卡、医疗器械、古籍文献、天文历算、彩绘大观等7个展厅,共展出动植物、矿物标本2000多种,30多位历代著名藏医药学家、80幅藏医学挂图和1300年前的180多件传统藏医外科器械、及1000多部古典籍文献。另外,馆内还将永久性展出宗者拉杰策划,由400余位藏、蒙、汉、土族美术师耗时4年完成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


◆布达拉宫壁画人才培养工作启动


  9月中旬,布达拉宫壁画人才培养工作正式启动。为了确保壁画安全,布达拉宫管理处将壁画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来抓,主动与敦煌研究院联系,乘目前布达拉宫二期壁画维修工程之机,请甘肃敦煌研究院专家实地传授壁画维修的知识和技能,以实践的方式培养壁画保护业务人员。


◆《中华通鉴·西藏卷》编纂工作于9月初正式启动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决定编辑出版《中华通鉴·西藏卷》,编纂工作已于今年9月初正式启动。《中华通鉴·西藏卷》是《中华通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于西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部重要文献。《中华通鉴·西藏卷》将于2007年10月完成初稿,2008年底正式出版。


◆西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9月中旬成立。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由区文化厅、区社科院、区文联、西藏大学、区藏医学院、拉萨市文联等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各地市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区等候选项目进行评审、论证,提出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推荐名单;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和交流,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提供专业咨询、业务指导、人才培训等智力支持。


◆首届中国唐卡大师宣传推介系列活动启动


  首届中国唐卡大师宣传推介系列活动9月末在北京启动。全国政协办公厅服务中心、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全国书画院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文化博物馆筹备组以及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甘肃文联、西藏美协、青海博物馆、四川美协等16家单位联合举办此次活动。活动从9月初开始征集作品,11月底结束。活动将最终评出首届中国唐卡大师5至10名、中国唐卡十杰、中国唐卡优秀奖获得者10名。此次活动还将出版《首届中国唐卡大师宣传推广系列活动作品集》大型画册。在京的展览结束后,将邀请部分入选、参展、获奖作者分赴台湾、日本、韩国、美国巡展。


◆藏传佛教著名寺院西黄寺维修工程开工


  9月22日上午,西黄寺维修工程开工典礼在西黄寺大雄宝殿前隆重举行,中央统战部斯塔副部长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典礼。西黄寺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古称安定门外)黄寺大街路北,初名黄寺,又以北黄寺、后黄寺、清净化城等名称见于清廷文献记载,是中国藏传佛教的著名寺院,始建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是清政府为迎接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进京而建造的。西黄寺为约定俗成之名,是相对于东黄寺而言的。 1979年,西黄寺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届全国藏文图书订货会在西宁举行


  9月23日,第八届全国藏文图书订货会在西宁召开。在青海新华发行集团的会议室,陈列着由民族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民族出版社和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藏文图书3000余册,来自全国7个出版社的60多位代表出席了订货会。


◆措美县毛悟觉寺出土7件文物


  9月底,西藏自治区措美县最大的文物保护单位毛悟觉寺在维修时采石开挖出7尊佛像,其中铜制佛像5尊、锑制佛像一尊、木制佛像一尊。措美县已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对佛像进行了适当处理和保护,暂由毛悟觉寺保存和管理。7尊佛像的历史背景和文物价值有待进一步考证和鉴定。


◆贡觉县举行首届三岩文化艺术节


  10月9日,昌都地区贡觉县首届三岩文化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贡觉县三岩地处金沙江中游西岸,特殊的地理风貌使当地至今保留着父系氏族社会部分民风民俗,其独特的民居、生产生活用具和服饰,独具康巴地方特色。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藏文教材研讨会召开


  10月10日上午,第二届全国中小学藏文教材研讨会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白玛才旺出席并讲话。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72篇,其中交流论文39篇,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西藏首次举办大型徒步活动


  100多位旅行者9月在拉萨聚集,4天里他们从当雄县城徒步走到藏北“神湖”纳木措。这是西藏首次举办大型商业徒步活动。这些参加2006首届纳木措国际徒步活动的旅行者主要来自北京,此外还有10多名外国人。他们4日乘车赶往距纳木措61公里的当雄县城,从5日开始徒步,夜晚在野外宿营,7日到达纳木措。


◆西藏实施2006—2010年妇幼卫生合作项目


  9月7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实施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6—2010年周期妇幼卫生合作项目启动会议在拉萨召开。卫生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继续在西藏自治区实施2006—2010年周期妇幼卫生合作项目,到2010年,项目县的孕产妇和0—5岁儿童及其家长能够接受母子系统保健服务,从而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2006第三届西藏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举行


  9月10日2006年阿罗意杯第三届西藏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正式开赛。 西藏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始办于1994年,是我国体育史上第一次在高原地区举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也是目前世界上城市海拔最高的马拉松挑战赛。此次比赛共有2541名国内外马拉松和长跑爱好者参与。分别来自北京、福建、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3个省、市、区,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此次西藏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藏族选手包揽了男子组和女子组的前3名。


◆藏传佛教晋升格西拉让巴学位预考在色拉寺举行


  10月4日至6日,由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组织的2007 年度藏传佛教学经僧人考核晋升格西拉让巴学位预考在色拉寺举行。参加这次预考的5名考僧均是通过严格考核,从拉萨三大寺学经班的经师及学经班高班的学僧中推选出来的。他们都精通《五部大论》。平均年龄41岁。


◆西藏藏医院成立90周年庆祝活动隆重举行


  9月12号我国首家“三级甲等藏医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今天迎来90周岁的生日,西藏各界聚集一堂,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


◆拉萨市人才网开通


  8月28日,“拉萨市人才网”www.lssrc.cn开通。该网站的开通不仅填补了拉萨市没有区域性人才交流专业网站的空白,同时也为拉萨市乃至西藏自治区进行人才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搭建起了新的网络平台。 该网站自开通以来3天,已发布的工种达27类,目前已有百余人上网发来求职信息,13家用人单位在网上刊登招聘信息。


◆青藏铁路开通两月安全运送旅客逾27万人次


  自从青藏铁路7月1日开通以来的两个多月,三趟进藏旅客列车共运送进出藏旅客27.27万人次,运送货物3.74万吨,其中进藏物资3.45万吨,出藏物资0.29万吨。在乘坐青藏列车的旅客中,观光游客约占40%,代表团约占30%,学生、探亲、经商和务工人员约占30%。


◆西藏组建第一家藏药集团


  西藏第一个藏药集团已于9月22日正式组建,当天,工商局已向这家名为“西藏藏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集团证书。西藏第一家藏药集团由母公司“西藏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和3家子公司共同组建而成。这3家子公司分别为:西藏拉萨圣雅药业中心、西藏雪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藏雪域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首架海外直飞西藏旅游包机抵达拉萨


  从新加坡直飞中国西藏自治区的旅游包机搭载109名新加坡游客,10月3日15时20分抵达拉萨。西藏迎来了第一架海外直航西藏的旅游包机。这批新加坡游客将在西藏停留9天,期间游览拉萨、林芝、山南和日喀则等地,之后将乘坐青藏铁路列车前往西宁。

    
(责编: 张素勤)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