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9年 > 第四期

藏区要闻(41则)

发布时间:2009-08-24 11:15:00来源: 中国西藏

  西藏2009年“户户通电”工程将惠及11.3万人

  工程计划将继续完成投资8.74亿元,实现当雄县、扎囊县、工布江达县和昌都县等11个县主电网合理延伸覆盖的“户户通电”。

  今年西藏扶贫创新局面预计扶贫和农业开发投入5亿多

  将着力落实好十项服务措施,加大扶贫与农业投资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牧民增收。

  登顶珠峰第一人希拉里之子向珠峰博物馆捐赠纪念品

  世界首位登顶珠峰的新西兰著名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的儿子彼得·希拉里4月29日向西藏珠峰登山博物馆捐赠了三件物品,其中一件为他父亲的遗物。

  西藏林芝地区首次应用太阳能供暖技术

  这项重点科研项目在林芝地区科技局办公大楼开工实施,本项目供暖面积1000平方米,集热面积200多平方米,将解决大面积集热管和室外管路的冬季防冻问题。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改扩建工程准备开工

  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投资9700余万元,以全面提高医院的服务功能和层次,建成后的藏医院病床数将达到500张。

  青海投资近60亿元实施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

  青海省将利用5年时间,使全省13.4万户、56万游牧民住上安全、节能、环保、实用的定居房屋,年内完成25710户的建设任务。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机场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本期扩建按照满足2015年旅客吞吐量12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9600吨的航空业务预测量设计。

  西藏昌都基本建设8.3亿余元投向民生项目

  今年,昌都地区继续扩大民生工程覆盖面,涉及新农村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以及农牧区饮水和能源保障等多个领域。

  西藏今年将招考300名大学生村官

  2009年将从西藏生源的高校中招考300名公务员到基层任职。

  青海省海西州迈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行列

  在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投入等方面,国家将给予重点倾斜,进一步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

  四川省甘孜州在2009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上摘取两项桂冠两个桂冠

  是“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王牌旅游景区”。甘孜州旅游资源丰厚,发展潜力巨大,获此荣誉当之无愧。

  西藏再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先后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300多项,降低过高收费标准100多项,切实减轻了企业及社会各方负担。

  西藏林芝地区被评为优秀地市

  西藏林芝地区被评为2005至2008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自治区交通厅、拉萨市尼木县政法委被评为2005至2008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政委薛忍贤被评为2005至2008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昌都地区洛隆县、林芝地区波密县、山南地区琼结县被评为2005至2008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西藏投资8000万建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即将开工建设的第三人民医院是以专门收治传染病人、控制传染病疫情为主要职能的医院,由中央投资,总投资额在8000万元以上。

  西藏将建立残疾青少年特殊教育体系

  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推广残疾青少年随班就读和鼓励社会力量培训等举措,西藏目前约有4万名盲、聋、弱智和脑瘫的青少年,他们中25%的农村青少年和45%的城市青少年接受到了特殊教育。

  西藏农家书屋工程将建2000个农家书屋

  自2008年6月开始,农家书屋工程解决的就是“屋”的问题。目前,每个农家书屋都有400多种、1326册(盘)的各类出版物。

  青海藏语电视隆重推出《地球的奥秘》读物及其DVD

  《地球的奥秘》择源于神奇大自然景,语言通俗易懂,解说深入浅出,通过声画,帮助观众从科学的角度认知自然现象,了解地球的万千奥秘。

  拉萨市八廓街获评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揭晓,全国共有近200条街道参选,最终选出10条。

  国家级奶牛养殖示范区项目落户隆子县

  近日,西藏隆子县奶牛协会具体实施的全区惟一一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区项目在隆子县隆子镇扎果村举行启动仪式。

  西藏16种古籍善本进入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共有60种藏文古籍入选。21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了西藏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西藏自然保护区和湿地面积居全国之首

  截止到2008年底,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5个,保护区面积41.26平方公里,湿地面积为600余万公顷。

  甘肃省天祝白牦牛中心产区被确定为国家级保护区

  这一中心产区成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目前天祝县白牦牛养殖呈现出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品种质量显著提高的良好势头。

  青海投资4000万元修复环青海湖地区“伤疤”

  随着整治工程的实施,青海湖周边的1200多个取料坑和弃土堆被平整后,上面种上了耐寒、耐旱的优质草种。

  我国首个高原生态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建成

  6月5日在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拉隆村正式落成。该示范工程通过被动式阳光间和空气集热器,卵石太阳能炕及卧室顶上的大面积蓄热天窗等来实现热量的吸收、储存和释放,以保持室温。

  中国西藏之声网站在线广播在拉萨开通

  6月3日举行了开通仪式。网站现设有汉、藏、英三个子网,并设置了《西藏文化》、《西藏音乐》、《西藏旅游》、《节目点播》等栏目,突出了音频网站的特点,凸显西藏文化特色。

  《拉萨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暂行办法》7月1日起实施

  此办法有利于提高经营城市水平,切实改变对地下管线管理行政效率低下、管理范围过于宽泛、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不足的局面。

  西藏昌都地区两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

  分别是的昌都地区地委党校综合楼,总建筑面积4213.25平方米,澜沧江天津广场总建筑面积55609平方米。

  西藏林芝县八一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近日,中央文明委表彰了一批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林芝县八一镇荣获这一荣誉称号。

  西藏首位赴南极内陆冰盖科考队员载誉归来

  6月18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选派参加我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的次旦罗布医生载誉归来。今年1月次旦罗布与内陆20多名队友一道完成了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的建设任务。

  西藏拉萨市首家专业妇科开诊

  6月6日,拉萨市首家专业妇科开诊,它是西藏首家专业为女性提供医疗服务,集预防、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全国品牌连锁医疗机构。

  西藏建筑教育首次实现远程教学

  6月16日,西藏施工员、材料员、质检验员培训班在自治区建筑电视教育中心正式开班,并在阿里地区建设局设置了远程教学点。

  西藏开展草原生态补偿试点今年,西藏落实草原生态补偿资金2 亿元,拟在5 个县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工作,西藏将是全国第一个实施这项试点的省份。

  西藏6 地(市)有了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截至目前,西藏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西藏行署(政府)所在地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

  西藏设定“能源短缺体验日”

  6月15日当天,全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将体验能源“危机”,带动全社会节约能源。

  西藏昌都地区新发现400处文物点

  昌都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深入11个县103个乡镇、786个行政村,共调查文物点484处,新发现文物点400处。

  西藏力推能源替代工程24亿元投向农牧区

  2008至2015年,西藏要通过此项工程,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生活用电问题,重点解决区域农牧民采暖、煮饭等生活用能问题,农牧民传统能源替代率将达到60%。

  西藏计划两年时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初步统计,西藏全区集体林面积约106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其原则是“生态受保护,农牧民得实惠”。

  《西藏自治区志·人事志》通过终审

  终审稿共7篇25章94节,约80万字。包括西藏地方人事制度(和平解放前)、干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人物、大事记、附录等内容。

  西藏计划投资2亿对158个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西藏首批将对14个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目前项目设计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青藏高原东部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日前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专家认为,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早在距今约两三万年,人类就已在青藏高原生活。

  云南香格里拉机场新航站楼6月16日正式启用

  香格里拉机场扩建站坪39000平方米,加上之前的4个机位,香格里拉机场目前的机位数达到10个。

(责编: 张素勤)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