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1年 > 第二期

冬天,到西藏旅游去

文·图/张鹰 发布时间:2011-06-24 14:49:00来源: 中国西藏

  去过西藏的人都说,冬天的西藏更像西藏。

  冬天的西藏回归到高原的本来面目,就像强壮的汉子褪去了外衣,山野褐黄一片,天地间几乎只有三种颜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回归了高原大地本真的纯朴与厚重。我们常说最简单的也就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美的,冬天雪域高原的美正是来自这种简单和朴素。

  冬天,拉萨显得清静淡雅

  冬天的西藏,空气里少了许多水汽,显得格外的清透,阳光似乎比夏天还要强烈,天地间所有景物一下子没有了距离,蓝天、雪山、农舍…,似乎完全重叠在一个平面上,伸手可得。西藏真正的魅力也在于此。

  对于了解或不了解西藏的人来说,来西藏自然首选拉萨。拉萨是佛教圣地,又是千年古都,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名胜古迹很多。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大昭寺,还有三大佛教寺庙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是人皆周知的,周围郊县古刹名胜风光更是繁多。如林周县的热振寺、黑竹工卡县是直贡替寺、堆龙德庆县是楚布寺等,它们不仅在西藏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每个寺庙都有其独特的风光,美不胜收。


冬季,藏北草原上的朝佛人

  拉萨四季还算分明,最好的季节是七八九这几个月,这时的拉萨河谷万绿丛生,百花争艳,要是没有周围的雪山,谁也想象不到这里是雪域高原。西藏主要是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个时候,如七月的望果节、八月的雪顿节和沐浴节等、对于拉萨人来说这个时候也是他们出游玩乐的最佳时节,即过林卡。每到节假日,罗布林卡里尽是五颜六色的帐篷和布幔。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围坐在各家的帐篷里喝酒唱歌跳舞,尽情享受夏日的美好时光。

  冬天的拉萨又是另一番景象,河谷里褪去了绿意盎然的五光十色,少了歌舞升平的热闹场面,周围的一切显得清静淡雅,就连万物丛生的乡村田园也显得灰暗无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才是真实的拉萨,是更纯净与圣洁的拉萨。居高俯视,拉萨河碧蓝碧蓝,好像是从天上剪下来贴在灰黄的地面上。布达拉宫巍峨壮观,大昭寺金顶在八廓街古老建筑群中耀眼夺目,远处山脚下闪烁着银光的哲蚌寺、色拉寺尽收眼底。

  西藏誉称“雪域”,其实拉萨真正的大雪并不很多,遇上一场大雪也是人们很高兴的事。雪后的古城拉萨银装素裹格外奇丽,站在高处远望,层层白雪烘托出大昭寺金顶的辉煌和布达拉宫的宏伟神圣。

  拉萨河谷的确是一个风水宝地,这里不仅能使万物茁壮生长,也是各种生灵喜欢栖息之地。尤其近年来,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西藏各种鸟类越来越多,每年的冬季,拉萨河谷就是鸟的世界。距拉萨以东四五十公里的林周县,更是真正的鸟的乐园。林周是拉萨的粮仓,这里地势开阔,土地肥沃,但一到冬天四野空旷,农人都居家享受家的温暖,这时各种候鸟来到这里。黑颈鹤常常是成群结队,斑头雁有时就是铺天盖地,它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有时候栖息在农家的村前屋后,有时候围拢在耕作农人的身边,好似家养的鸡鸭。冬天的林周田野里,牛、羊、马、黑颈鹤、斑头雁、黄鸭等,就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园。

  冬季,人们出游朝佛的季节

  西藏的冬天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季节,田野里少了农人繁忙的身影,就连辛苦一年的牲畜们也是悠闲自在的漫步在田园、村头,享受着冬日的阳光。对于常人来说冬天是该居家静养,可对于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来说,冬季正是他们出游朝佛的季节,因为一年中只有这时才是他们闲暇之时。草原牧民结束了一年的游牧生活,他们开始结伴组团,扶老携幼到遥远的地方去朝圣拜佛。冬季里也是拉萨最热闹的时候,城里城外到处都是朝佛人。

  旅游者都说,不到八廓街就等于没到西藏,因为八廓街就是西藏的窗口,藏文化的缩影。如果说夏天的八廓街是招揽八方游客的胜地,那么冬天的八廓街才是朝佛人的圣地。

  对来自草原和农村的百姓来说,到拉萨也不止只是朝圣拜佛,更多的还是想借机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西藏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出游玩都要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带上最漂亮的头饰,展示富有是藏族人的习惯。所以冬季的八廓街里有来自西藏及至藏区各地的群众,他们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装饰显示了不同藏区的人文风情。冬季的八廓街就是西藏文化的窗口。


冬日的林周田园。


鲁朗林海。

  西藏的农民不像牧民那样自由自在,他们更注重固守家园的传统,一到冬季,卫藏农村的农民就开始刷粉房屋的外墙,置办家具,其实这也是开始为新年做准备了。这时你如有机会在拉萨、山南等地的农村去看看,一栋栋藏式小楼粉刷一新,就像蓝天上的白云飘落在褐黄色的土地上,格外耀眼。藏族人崇尚白色,尤其是卫藏农村都要把房屋刷成白色,所用的涂料是一种含有碱性成分的白土,过去乡下人还用这种土来洗头发,洗羊毛等。刷完墙又把门窗外框涂成黑色,有的还点上粉彩,这是藏族人自古以来的一种风俗,与信仰有关。不少地方还要在屋墙的边沿涂上各种颜色。后藏地区更为讲究,房屋上面的女儿墙有红色、有黑色、也有用红黑色条装饰,这些都是与各地信仰习惯的不同有关,像萨迦一带民居的墙上用白、红、黑三色装饰,是分别象征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金刚手。江孜等地农民要在自家门的两旁画上蝎子的图形,目的是为了辟邪。这些都成为后藏农村民居建筑装饰中一道奇特的景观。


进城。

  山南,冬季织机“嘎吱嘎吱”响

  山南位于雅碧河谷,自古是西藏的粮仓,是西藏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诸多西藏第一,如西藏第一座宫殿、西藏第一座寺庙、西藏第一块土地…等等。山南距拉萨很近,由拉萨乘车经贡嘎机场,再沿雅鲁藏布江南岸向东南一百多公里就到山南地区所在地泽当镇。这一路雅鲁藏布江的美丽景色会让你心情愉悦。在雅鲁藏布江流域,这一段江面最宽敞,视野开、阔,两岸红柳茂密,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尤其冬夭水流平缓,清澈碧蓝,置身于雪域蓝天与碧水之间,感受雅江的清风拂面绝对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去桑耶寺朝圣观光是山南旅游必不可少的项目。桑耶寺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寺庙,融合了汉、藏、印度三种建筑风格,故又叫“三样寺”。桑耶寺的建造是按照佛教密宗的坛城布局分布,在西藏寺庙建筑中也是最有特点的一个。桑耶寺一面临江,三面环山,风景独特,信徒们都把这里当成西藏最有名的修行圣地。虽说冬天这里没有了夏天的绿荫,秋天的金色,可更显现出古寺的宏伟与壮观。


后藏新年祭山神插经幡。

  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和昌珠寺都在离泽当镇以南几公里的地方。雍布拉康建在一个小山头上,规模不算太大,但很有气势,是西藏第一个藏王聂赤赞普修建,是西藏最早的宫殿。昌珠寺在一片民居中间,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已显现不出当年的宏大,但这里曾留下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说文成公主在西藏最后的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至今寺庙里还保留着文成公主当年用过的炉灶。

  山南的民族手工业、纺织业比较发达,从拉萨到山南途中的姐德秀镇就是西藏有名的错毽之乡,也是西藏最大的乡村集镇。到了冬季,人们忙完了田里的活,家家开始忙着织错毽,如有机会中途停下来到藏族百姓家看看,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历史上称山南和拉萨地区为“卫”,所以这一带的人文风情、节日文化基本相同。藏历年是藏族人最大的节日,卫藏农民一般从冬季就开始准备,如刷墙、置办家具、宰杀牛羊等,到了年根更是十分热闹,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到处呈现年的气氛。拉萨、山南人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晚上赶鬼吃“古多”开始,三十打扫卫生摆供案,新年初一,一家人一起吃年饭互相敬酒拜年,初二串亲戚拜年,山南农民这一天还要到雅鲁藏布江边祭水神,初三祭山神和屋神……新年过完了,但对于农民来说只有过完了“起耕节”,即新年后第一个播种节才算新一年的开始。

  后藏,自然风光里的神秘文化

  日喀则是一个有着厚重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的地区,这一切应该与后藏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关。日喀则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正是因为喜马拉山像一道高墙,把印度洋暖风挡在了墙外,所以后藏大多属于高寒地区,山野荒芜,植被稀少。尤其冬天更是一片灰黄,也许正因如此,这里才成了西藏文化底蕴较厚的地区。


日喀则乡村。

  后藏雪山林立,万山丛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主要都集中在这里。神山之首珠穆朗玛峰以其雄伟壮观,千姿百态的变化让瞻仰者驻足顶礼膜拜。尤其一到冬天阳光通透,千里奇峰更是清晰可见。再看重重叠叠褐黄的山峦,多像强壮的汉子裸露的肌肤,与远处美女雪峰(在西藏多数雪山都认为是美丽的女神)遥相呼应,让人不由联想起西藏民间广为传播的那些男女之神的爱恋故事。山脚下、古道旁,一座座残破的废墟古塔,历经千百年雨水冲刷,形状奇异,也许人们已不在意它们的存在,但它们却是一道无法抹去的历史痕迹。那些摇摇欲坠的残墙似乎还在向路人讲述着遥远年代的故事,也正是这许多古老的遗迹给后藏文化奠定了的厚重的历史感。在后藏的自然风光里也隐含着各种各样的神秘文化。今天的后藏仍继续着千百年的古老文明。不过,过去的古道已不再是过去的风吹石头跑,而是宽敞的柏油马路,路上还时常有花枝招展的小毛驴,它们脖子上戴着的咚咚叮叮的铃档,在山谷里发出清脆的声响,唤起我们对西藏古老文明的憧憬。这就是今天的后藏,古老文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后藏是一个文化底蕴很厚的地方,这里文化古迹很多。尤其冬季,更加显得朴实无华。扎什伦布寺是后藏的标志,是历代班禅大师讲经说法的地方。寺庙建筑气势壮观,雄伟的金顶佛殿沿山脚一字形排开,十一世班禅大师的殿堂就在这里。其中强巴佛殿举世闻名,殿内供奉的强巴佛铜像身高26.2米,是世界上佛殿内最高最大的铜佛。

  夏鲁寺位于日喀则以南20公里处,始建于宋代,其建筑风格与众不同,充分体现汉藏文化交融的特点。寺内有极其珍贵的壁画和丰富的唐卡艺术,多有南亚艺术风格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萨迦寺在日喀则以西149公里处,号称第二敦煌。萨迦分南北寺,得名于建造在灰白土山上的北寺,藏语“萨”是灰白土的意思。所以萨迦寺,也包括萨迦的民居建筑都是灰色的基调,这也成为萨迦派的标志。萨迦寺在历史上曾经主掌过西藏政教大权,藏传佛教萨迦派在西藏有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透过萨迦寺的建筑还能隐约感受到当年萨迦教派执政西藏时的威严与气势。

  每年的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萨迦寺演出冬季护法神舞,这是西藏目前保留的最为完整、最为壮观的护法神舞之一。萨迦寺冬季神舞主要以萨迦寺本尊护法神和空性佛母为主,萨迦巴姆(即妖女,萨迦护法神侍从)是神舞中最活跃的人物,他们出场时总是乌烟瘴气,不可一世。按藏族人的说法,年前能观看金刚法舞可去除身上的晦气。西藏不少寺庙年前都有这样的跳神活动,和民间过年前赶鬼一样,目的是去除一切妖孽,迎接新的一年。

  白居寺位于日喀则以东90公里的江孜县。江孜历史上就是西藏名城之一,是通往亚东、日喀则和拉萨的交通要道。江孜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就是“英雄城”。一百年前,英勇的西藏各族人民不畏强敌,在江孜宗山上用最原始的武器与英国侵略军浴血奋战,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曲反抗外侮宁死不屈的悲壮诗篇。人们从此永远铭记着这座英雄城。白居寺历史悠久,这里有古老的壁画和丰富的雕刻艺术。白居寺最有影响的是吉祥多门塔,是西藏佛塔之首,其建筑不仅雄伟壮观,塔内还有丰富的壁画艺术。

  后藏民间文化更为丰富,如能赶上后藏新年就可亲历后藏的节日风情。如后藏的歌舞、后藏的服饰、后藏的酒文化以及后藏的其他传统文化都非常有特点。后藏新年是藏历的十二月一日,比藏历年(藏历年以拉萨为准)提前一个月,因为后藏比拉萨提前一个月春播,所以过年也就提前一个月。

  冬季,西藏可去的地方还很多

  林芝号称西藏的江南,因为受亚热带气候影响,这里常年四季如画。春天遍野桃花盛开;夏天满山杜鹃争艳;秋天山谷五彩缤纷;冬天林海雪峰相映成趣,所以说林芝是一个度假旅游的好地方。

  林芝地处东部横断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对接处,群山环绕,森林密布,自然景观非常优美。如雅鲁藏布大拐弯风景区、南迦巴瓦峰奇观、巴松措景区和鲁朗景区等都是度假旅游的绝佳去处,除此还有不少的人文景观。


罗布林卡雪景。

  鲁朗号称小瑞士,因为鲁朗不仅风光绮丽,鲁朗还有着典型的工布文化特征。从林芝地区八一镇所在地到鲁朗要翻越色齐拉山,登临海拔4728米的山口,可观看日出、无际的林海,如运气好还可远眺南迦巴瓦峰俊美的雄姿。穿过森林、下到山底就是鲁朗,是一片林木环抱的开阔地,地里全是农人修的大大小小的篱笆墙。鲁朗的民居还保留着工布地区传统的建筑风格,即使冬季这里的风光也十分诱人。如有兴趣,在鲁朗农家旅馆住上几天,感受大森林的美丽景色,又亲临工布人文风情,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比起卫藏地区,林芝的节日要少一些,这里最大的节日就是工布年,林芝人称工布节。工布年要比拉萨藏历年提前两个月,藏历十月一日是工布年。据说吐蕃时期,因为工布兵擅长射箭打仗,所以每年年底吐蕃赞普都要调动工布士兵镇守边关抵御入侵之敌。但这时将士们都盼着过年,无心去打仗,工布王又不能违抗命令,便下令提前过年,就这样工布年提前到十月一日,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如果能赶上工布年的时候到林芝旅游便可近距离的感受工布人的年节气氛。工布年和卫藏年有相同也有所不同,9月30晚上送鬼,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杰达”,是用奶渣和酥油做的一种食品。第二天过新年,所有妇女祭土地神,男人祭山神,结束祭神后全村人集中在村神殿旁喝酒、跳舞、唱歌玩乐。工布人自古喜欢骑马射箭,射响箭是工布人的习俗,也是工布男人的喜好。所以,工布年上主要活动就是跑马射箭和各种体育活动。在工布年上最吸引人的还是男男女女漂亮的服饰和贵重的装饰。

  冬天,西藏可去的地方还很多,如有足够的时间,天气好的情况下,一定要去看看阿里的神山圣湖、土林奇观、古格王国遗址、藏北的金色草原等等。相信冬天的西藏,会带给你在任何地方、
任何季节里都欣赏不到的美,它是一种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美,这就是西藏的大美。

(责编: 张素勤)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