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文新词汇不断涌现
当CPI(消费价格指数)有了它的藏语表述之后,西藏不少藏族群众也逐渐知道了这个近段时间频频出现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术语。
“CPI”的藏语表述是藏语词汇丰富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西藏藏语翻译工作者及时将政治、经济、法律、技术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出现的新词汇翻译成藏语文,藏语词典也随着这些新词汇的出现而越来越厚。
藏文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1949年一位名叫格西·曲吉札年的僧人学者出版了木刻版《藏文词典》,用于帮助僧俗信众阅读佛经和藏文古籍,1957年民族出版社出版这部词典时加了汉文注解。1991年,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藏对照词典》出版,里面收录了词汇8万余条。
西藏自治区编译局编译处处长次仁顿珠说,每年仅编译局翻译的新词汇就有500个左右,西藏目前有专门从事汉藏翻译的人员近1000人,他们翻译的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的社会行业。
次仁顿珠说,《汉藏对照词典》这部词典可以说是集藏语词汇大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汇越来越多,已经有很多的词语在这部词典上查不到了。
藏语翻译工作者在青藏铁路通车时翻译“火车”,民间兴起投资热时翻译“股票”“证券”,大学生热衷报考国家机关时翻译“公务员”,房价上涨时翻译“房地产”,流行病来袭时翻译“禽流感”……,这些新的词语如何用藏语正确表达,又能被藏族群众接受,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规范藏语表述也是翻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次仁顿珠说,“非典”流行的时候,有四五种藏语版本的“非典”表述出现,这对医务工作者群众普及防止突发性疾病工作带来不便。西藏编译局就组织医务人员和专业翻译人员一起研讨,最后统一了一个规范的“非典”藏语表述方法,使广大藏族群众懂得这种特殊病情的防治。
次仁顿珠说,现在,每一个新词汇翻译出来后,都会及时向媒体和各大院校发布,及时规范翻译出的新词汇。
他说,藏语文不仅没有走向“灭绝”,它还随着新词汇的不断出现而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次仁顿珠透露,西藏的翻译机构正在着手编著新的藏、汉词典,收入的词汇将超过20万个。据了解,1997年通过藏文编码标准化使藏文顺利进入电脑信息网络,实现了与国际间的网上交流,藏语文正在迅速与现代化、信息化接轨。(4本藏文图书封面均为吾要设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