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巴村的那些事儿(二)
白玛央金的烦恼
“我今天给亲戚打电话,从他那儿听到了一些很让人不舒服的话,希望能跟您聊一聊。听说您每次在村里开会时都会提到我们几个大学生,但我觉得这完全没必要……我觉得这样的话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村里有大学生的家庭不多,他们可能会觉得每次会议都聊大学生的话题心里有些不平衡,我并不想因此使大部分村民讨厌我们……我觉得表扬也好,批评也好,说一两次没什么不好,但说多了就会变成烂梗。”这是5月12日,我们村的大学生白玛央金给我发来的300多字的微信。
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烦恼、不安甚至愤怒令我措不及防,慌乱中我陷入了沉思:难道是我过于唐突,急功近利?还是姑娘们太过脆弱,经不起夸奖?亦或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如果是,那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第八批工作队,驻村伊始,我们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走村入户、调研摸底。调研中发现,“读书无用论”在这个村落很有市场。村里不少家庭不愿意让孩子上学,而更倾向于让他们外出打工,认为孩子读书会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要改变扎巴村落后的面貌,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点,也是切入点。在工作队眼中,扎巴村的十名大学生不仅是本村的未来,更是推动村风转变的生力军。
2月份工作组专门召开本村大学生座谈会鼓励大家为改变乡村面貌建言献策,白玛央金踊跃发言,认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重中之重,在她的感染下,其他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述着各自的想法。在工作组“两节”(春节、藏历年)前组织的年前慰问会上,白玛央金更是主动请缨走上主席台,为全体村民讲述教育的重要性。紧接地气的扎巴方言、感人至深的真实事例、沉着自信的大家风范,顷刻间就把全体村民带入了前所未有的思考中。随后不久,我们就代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向白玛央金所在的西安医科大学宗濂书院发去了感谢信。白玛央金更是表示她和本村大学生们将积极响应工作队的号召,暑期组织大学生来我村支教。于是,每次不管是村民大会上,还是本村大会上,以白玛央金为主的大学生就成了工作队津津乐道的主题。
然而这一次白玛央金突如其来、措辞激烈的信息犹如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整个有点懵了……仔细斟酌,最近村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也逐渐浮现在了我们眼前。
今年4月份,北京大学校友会西藏分会的潘老师表示他们校友会愿意为村里的小学生捐献一些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了解到扎巴村48个小孩全部都在绒乡一小就读的情况后,我们原打算哪天专程带着潘老师他们去趟绒乡一小,把东西发给孩子们。可思来想去,觉得这样做不妥当,于是不仅让潘老师为绒乡一小的全体学生捐赠物品,还要给家庭条件更差的绒乡二小的学生们送去礼品。整个捐赠活动在绒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我们的协调下,两校总计400多位小学生都分到了羽绒服等总计7万多元的物品,活动圆满成功。原本以为,这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结果村里有极个别人开始有“说法”了,觉得驻村工作队多此一举,用不着管其他村的小孩。既然工作队这么能干,那就“六一”去趟村幼儿园献“爱心”吧。听到这样匪夷所思的议论,我们哭笑不得。
今年5月份,第一书记莫小军同志将县里优秀双联户长的两千元奖金交到了一位村民手中,鼓励她再接再厉。然而这位联户长高兴之余,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这个钱是给我个人的,还是我要分给我所负责的这十几户人家?”她怯怯地问道。当莫书记肯定地告诉她这是给她个人的奖励时,她总算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可是没过多久,我们就听说她所负责的那十几户人家专门找到她,平分了奖金。在一次村两委和联户长参加的会议上,我提到了这件事,本以为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样搞平均主义不合适,结果意想不到的是,不少人认同这种做法,“如果下面的这些人家不配合,她能拿优秀吗?”,一位与会人员更是“义正言辞”地表明了态度。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尽管事情不大,但危害不小,长此以往,“吃大锅饭”、“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必将阻碍扎巴村的各项发展。
针对以上情况,工作队在5月初专门召开了以“两学一做转作风、特色工作促发展”为主题的“队长党课日”系列活动,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不同于以往,这次工作队邀请了全体村民也参加“队长党课日”。在介绍完此次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后,队长请全体村民包括党员选出大家心目中本村合格党员。宣布完选票结果后,队长要求全体党员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扎巴村而努力。
“哈哈,村里人的厉害我们也体会到了,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今天你的这种压力,我非常理解。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屈从他们的舆论,小心翼翼;二、好好教育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多学习,同他们多交流。我们的选择是第二个,村里不少人也觉得这种风气不好,我们村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精神面貌,就是一些个别的不良风气。建这个群的目的就是想把你们拉进重树好风气中的一员,毕竟我们是过客。你说呢?再次感谢你的信任!”我做了一个貌似轻松,实则为驻村半年多来的感悟。不过这个丫头又会做何反应呢?我暗自思虑着。
“并没有想过也不喜欢半途而废,我在您的信里看到了自己担心的事儿,竟然你们都没有想过放弃,也没有畏惧,那我干嘛还要有无谓的担心呢。你们即便是过客,都做到了这个境界,我也支持你们并且也愿意和你们并肩作战”,丫头回信时还问了一些有关暑假支教时的具体事宜。
久久地注视着白玛央金的回信,我分明看到了云开见日的欢喜、壮志凌云的决心、果敢坚决的担当,还有暑假幼儿园讲台上那熟悉、坚毅的身影……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