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6年 > 第六期

金色谷地的文化记忆——热贡六月会

西然伦珠 发布时间:2017-06-22 15:49:00来源: 中国西藏

  氤氲六合

  桑烟缭绕

  人群绕着圆心舞蹈

  灼热阳光

  萨满的狂欢

  半神起舞

  掩盖在兽皮下的狰狞

  是我最初的敬畏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隆务河谷地带,藏语称作“热贡”,意为金色的谷地。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五日到二十五日,沿河两岸的村落依次接力在村庙广场举办热贡六月会,藏语称其为“勒茹”,他们以盛大的歌舞献给心中的神灵,期盼一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平安、人寿安康的太平盛世。2006年5月,“热贡六月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流传着很多关于六月会缘起的故事。当地的老者是这样告诉我的:传说在很久以前,热贡藏区有很多毒虫猛兽危害人类,大鹏鸟听闻,自印度扶摇北上,越过喜马拉雅,将众邪灵降服。大鹏鸟,藏语谓之“夏琼”,为供奉夏琼,也为祈愿风调雨顺,隆务河两岸的村落都会进行盛大的献祭活动,以飨诸神,以悦诸神。

  热贡地区的六月会祭祀活动在一个名叫四合吉的藏族村庄拉开序幕,而这个村子就在黄南州州府所在地隆务镇的西山脚下,笔者曾多次前往该地进行拍摄和采风,今年亦如此。在我到达隆务镇后,正好赶在六月会马上要开始,祭祀活动在隆务河流域的几十个藏族、土族村庄相继展开,每个村子活动天数不尽相同,长则5天,短则2天。凡举办六月会祭祀的村庄都有一座神庙,庙内供奉着本村和本地区的保护神。为此,笔者早早地入住在四合吉村一个亲戚家里,第二天在亲戚的带领下全方位地感受了六月会的整个过程。

  天蒙蒙亮时,村子里开始弥漫桑烟的味道,我和朋友早早起床,喝完酥油茶,吃完糌粑,就马上动身。村子里也渐渐热闹起来,各家各户都前往本村神庙献上早已做好供品,供品包括:糌粑、水果、鲜花、馍、酸奶、青稞酒、砖茶等,献祭供品的时候,村民们还会带上煨桑用的柏树枝。在仪式前,队伍在神庙集中,敲击龙鼓以示万事俱备,然后大家伙抬着地方神的轿子,敲打铜锣,走街串巷,前往各家请神。队伍中年轻小伙持旗幡、兵器,敲锣、击神鼓,队伍后面跟着一群小孩。队伍每到一家,将神轿置于供桌,由法师往地上泼洒酸奶、酒,并算卦,出现吉兆后,请神队伍随即离开,轮流请神数家后,迎神结束。

  热贡六月会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历史、民俗风情等文化内容。主要活动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上背扦”和“开山”。“上口扦”是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上背扦”是将10-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

  包括四合吉村在内,热贡的每个村庄都要由法师(藏语称“拉哇”)指定人员,成立筹办和主持六月会的领导机构,并由年长者为总管,统一组织领导六月会的各项活动。法师是每个村庄六月会活动的核心,各项祭神、娱神和化导民众的宗教活动都在法师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完成。法师被认为是人与神的沟通者,能使神降临附体,代神言事。法师必须保持身体洁净,并要到寺院举行诵经祈祷仪式。

  六月会祭祀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舞娱神”。六月会从头到尾贯穿歌舞表演,主要分为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和莫合则(军舞)三大类,在不同村庄呈现出多样性。拉什则是由健壮的青年男子执鼓表演,动作铿锵有力,勇武之中又不乏洒脱;勒什则是向龙神唱赞歌、念颂词、跳舞、上香焚纸,保佑村民人寿年丰;莫合则是一种古代藏族军队舞蹈,舞者左手执弓,右手持剑,头戴圆形红顶丝坠帽,身佩红绿彩带,头戴虎豹面具,舞出两军交战的场面,表演威武剽悍。这些古老的舞蹈祈求神灵保佑这方土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整个活动处处显现出原始萨满的气息。

  六月会结束后,人们围坐在一起,大话今年活动中的趣事儿,大家喝着青稞酒,载歌载舞,直到东方发白人群离散,我和朋友坐在藏家小院的台阶上,吹着习习凉风,回想着六月会上发生的细枝末节。

  热贡六月会承载的不仅是古老的文化记忆,它是几千年来人类共同价值认识的自然呈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地球村民对初始的文化记忆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这种固有的仪式感,将人与人之间拉得更加紧密。六月会延续至今在自然和谐、社会稳定以及保护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然和谐。热贡地区几乎每个村子都建有村庙,里面供奉着本村的保护神。农历六月,丰收之际,为表达对神灵的感恩,举行祭祀活动,营造一种让民众安心,安全地生活、生产的理想状态,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沟通人与自然关系,人们通过祭拜地方山神求得心灵的慰藉和对地方保护神的感恩之情。

  社会稳定。舞蹈表演期间,各村的法师和长者都会去邻村道贺,与该村法师一同作法煨桑,敬神娱神。 在“拉哇”降神时,法师以神的名义宣谕村民之间要尊老爱幼、行善积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保护文化。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记忆,步入现代文明社会后却每每失落,村民是村落文化整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是村落文化的载体,也应当成为村落文化保护的主体。这种自觉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六月会这种祭祀活动,载动了古老的文化记忆。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