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尘净土》——一部反映西藏农耕文化和百姓生活的民族志纪录电影
“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记录片,影片内容是那样的朴实,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它让我们看到了西藏真实的农村,看到了西藏农村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家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西藏农区那厚重的农耕文明……”,“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在现代化与传统相互冲击的西藏农村地区居然能将传统农耕文化很好地保护下来,而且是如此的完好……”,“通过这个片子,我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西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这种恰到好处的结合应该是当今许多农村地区应该学习的楷模……”参加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会的海外学者们在观摩完纪录电影《凡尘净土》纷纷感慨道。
纪录电影《凡尘净土》是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出品,西藏影视发展有限公司、藏花传媒精心策划实施的民族志纪录电影。2016年初被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列为年度重点合作影视项目。经历近两年的拍摄与制作,于2016年8月在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会上让来自海内外300 余人的藏学专家们一饱眼福。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距离中国西藏日喀则市区13公里处的逻玛村的故事,这个村庄仅有33户人家,78口人, 它的前身是扎什伦布寺农场的第三小组。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扎什伦布寺积极响应第十世班禅大师“以寺养寺”的号召,建立寺庙农场,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后,农场的工人们在1994年建立了逻玛村。
这是一个典型的日喀则小村庄,人们的生产生活至今仍延续着上千年的农耕文明,尽管村庄距离市区非常近,只有13公里,但它的民俗民风和原生态面貌保持的十分完整,《凡尘净土》这部民族志纪录电影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村庄淳朴的民俗民风和村民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影片通过对现任女村长和三户家庭一年四季的连续跟踪拍摄,真实客观地记录了逻玛村的发展与变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村民们的辛勤劳动和幸福生活,呈现在春耕、忘果、秋收、打场、日喀则农耕新年等重大节点上的民俗风情。
影片中还通过体现第十世班禅喇嘛和十一世班禅喇嘛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建立奶牛场生产牛奶制品、推广奶牛优良品种的事实,传递着两位大师爱国爱教、体恤民众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影片通过对村庄三代人的生产生活、与农业相关的寺庙节庆活动、各个农耕节庆点的记录,向观众展示了当代西藏农村老人、青年人和儿童三代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及学习,以及对民风民俗的传承延续,特别是以点带面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农牧民们对当前来自不易的安详和谐的大好局面的珍惜;影片同时以主人翁的视角,传递给观众许许多多中华文化璀璨的瑰宝—— 传统的藏文化,如日喀则手工绘画技艺、奶渣制作技术、青稞酒酿制、藏式房屋建筑技术、牛粪饼制作等等。真实的再现了西藏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在学术上,该影片真实生动地呈现国内外藏学家关注的热点。通过深层次的文化视角,用影像元素全景式展现了农牧区望果节、西藏扎西伦布寺展佛节、后藏新年、春耕仪式等西藏传统的民风民俗、宗教节日,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藏文化发展态势,为研究与传播藏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视频资料。
该影片是由格桑尼玛和叶娟导演。格桑尼玛在第六界北京国际藏学会的影片观摩会上介绍道,他本人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喀则人。他和影片中小村庄的结缘始于孩童时代,这个美丽的村庄给他留下难忘印象。为此,在他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记者又一次来到了逻玛村采访,恰逢村里正举办传统藏式婚礼,他站在村口的林荫小道上,闻到青稞酒浓浓的香甜味道,体验着村民们淳朴与热情,他又一次被这传统文化深深地感染和触动。20年前童年时期的小小村庄再一次回到他的梦中:村口的小屋雕刻着第十世班禅大师慈悲的圣心,藏式小楼又升起的袅袅炊烟,望果节的青稞酒溢满了欢乐的清香,田间地头响彻着黑颈鹤高亢的歌声……他开始按捺不住,着手将他20年来以来一直思考拍摄的这部民族志纪录电影的计划付诸于实施,尝试着将人类学的学术思想与纪实电影的艺术手法融会贯通,把正在变化中的社会形态、民风民俗真实地记录下来,为观众呈现出一部最真实反映西藏农区和农民生活状况的影片,打造出一部成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凡尘净土》。
实践证明,格桑尼玛成功了,该影片在创作上视角新颖独特,主题立意深远。影片以大历史的眼光和小切口的叙述手法,把逻玛村放在西藏农牧区发展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解读,通过一个村庄的变迁,生动展现社会主义新西藏农牧区、农牧民、农牧业的发展变迁。主人公平凡的生活,朴质的对话,让观众看到当代西藏农牧民对土地的眷恋,对发展的思索,对梦想的追求和对信仰的虔诚,同时也深深的被这历史悠久的藏文化和西藏农耕文明所打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