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7年 > 第二期

凝心聚力谋发展——西藏自治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和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速写

王莉 发布时间:2017-05-04 16:14:00来源: 中国西藏

  跨入新年,西藏自治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和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如迎春花次第绽放。

  和往年一样,西藏自治区2017年的“两会”为期7天,虽是年度例会,可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使命:审议讨论事关全区发展的新计划,在自治区政协、自治区人大的各个会场里,来自全区数百名代表委员们回首“2016”成就,描绘 “2017”蓝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规划。

  雪域高原,春的讯息在全区传递,团结、民主、求实、鼓劲的春的序曲随着自治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召开在全区吹响。

  谋开局 绘蓝图

  1月9日、10日,西藏自治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先后如约开幕。根据会议议程,代表们审议通过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各项决议,同时,根据法律程序选举和任免了一批人大和政府工作人员,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事日程。

  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和自治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是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议发展,说创新,前途似锦;谈法制,讲民主,倍感振奋。在审议和讨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形成共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迎接“2017”的挑战。

  开局之年话开局。2016年,西藏自治区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拓展深化“663”发展思路,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也正是区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使得农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等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关键词被逐一点亮,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更高了。

  立足本地,抓住区域特色制定“2017”年全区发展蓝图依然是今年“ 两会”最大的特点。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力争达到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为了完成这一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以下工作:强化民生先动,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项目带动,全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场推动,促进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强化金融撬动,激活社会资本;强化创新驱动,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强化环境促动,营造绿色安全和谐氛围。

  民政问题始终是全区各族人民期待和关注的重点、热点。2017年自治区“两会”为全区各族人民群众送来了新年民生大红包:2017年,西藏自治区将加大财政投入,继续提标扩面,安排300亿元,实施33项事关城乡居民、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农牧区基层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政策。教育“三包”经费标准从年生均3240元提高到3480元。城镇低保标准从月人均640元提高到70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年人均2550元提高到3311元。农牧区医疗制度补助标准从年人均435元提高到475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年人均420元提高到46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65元,高出国家标准15元……

  履好职 尽好责

  关注国计民生,积极参政议政,全区“两会”洋溢着民主、团结、鼓劲的气氛。

  按照会议议程,代表们认真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016年,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履职主线,把扎实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为履职目标,注重完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全年共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2件,通过8件,其中,决定提请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规案1件,审查批准设区市地方性法规3件,地方立法迈出新步伐。

  2016年11月30日下午,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西藏自治区旅游条例(修订草案)》和《西藏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决定批准《日喀则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至此,自治区十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29件,其中新制定10件、修订9件、修正10件,我区地方性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为全面依法治藏、建设法治西藏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在全区“两会”上得到充分展示,体现出浓厚的民主风气。制定和审议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开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以高度历史责任感,将民意、民智融入未来发展计划。

  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代表、委员竞相建言献策。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404件。提案委员会根据《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进行了立案审查。经审查,立案399件,转为意见建议3件,撤案2件。议案、提案整体质量有一定提高,大部分提案坚持问题导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的意见建议中肯实在、富有建设性。内容涉及当地未来的发展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 问题:进一步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等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公共医疗卫生“组团式”援藏工作机制、加强环保工作,保护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禁止破坏原始自然植被、加强垃圾分类处理,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动而具体地体现了代表委员的拳拳之心,赤子情怀。一章一篇,皆从身体力行处写来;一辞一意,俱在真履实践中发出。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两会日益成为人们关切家国命运、激荡民主热情的大平台,成为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大舞台”。从普通老百姓的街头巷议到高大上的“两会”会场,两会不断升温。作为见证者、亲历者,参加会议的代表委员们有着深切体会。会议期间,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架起了全区各族群众和“两会”之间的桥梁,针对教育、文化、环境、科技等方面的问题,许多普通百姓纷纷诉说着自己的忧虑,并积极提出建议,为未来西藏自治区的发展献计献策。

  务实效 创未来

  走进今年的“两会”会场,务实新风迎面扑来,奋进的豪情在会场激荡。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代表、委员的发言到递交的议案、提案,从各项工作报告到政务咨询活动,透着坦诚、实在,讲真话、报实情,体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为写好提案议案,代表、委员会前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基层呼声,像解剖麻雀一样仔细研究各类问题。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议,既有事关解决百姓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又着眼于全区发展战略和宏观决策;既充满信心与热情,又不乏冷静思考。

  实效性是提案工作的生命,更要锲而不舍,在落实上多下功夫。在今年自治区“两会”上,代表们提交的议案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顾全大局和长远利益的多了,局限于地区、眼前利益的少了;依法治藏、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比重加大;事关全区经济建设的点子多了……

  务实,就是不隐瞒实情,不虚报浮夸。“两会”期间,求真务实之风迎面扑来,让人们感受到了清新、务实。来自全区各地市的代表在会议期间就全区各市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盘托出,而且一一分析原因和对策,并着重从自身查原因,找不足。

  务实,就是着眼实际,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在为民利民上出实招。自治区人大代表、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虎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日喀则市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就业创业的新政策等措施,完善城乡居民保险制度,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把改善民生与凝聚人心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自治区人大代表、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昌都市委书记罗布顿珠说,“未来的一年,昌都市将继续深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科学普及教育,逐步扫除文盲和法盲,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实现教育、医疗无盲区。继续提高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唯有真抓实干,才能乘势前进。在“两会”上,代表、委员坦陈,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如何实现2017年开好局,起好步,关键在落实。自治区人大列席人员、山南市乃东区委副书记、区长张维表示,今年起,乃东区将在“十三五”期间每年整合资金2亿元,办好“教育提升、医疗普惠、产业富民、强基固本、效能提升、小康建设、文旅融合、双创推进、宜居乃东、平安创建”十件实事;区人大代表、朗县县委书记扎西表示,朗县首先是积极主动融入内地经济圈,注重扩大同内地特别是援藏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优势资源有序开发,积极承接内地产业转移,吸引内地企业到朗县投资兴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其次是主动融入藏中南经济圈,面向“十三五”西藏自治区和社会发展纲要提出的“打造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3小时经济圈”,紧紧抓住川藏铁路、藏东环线贯通和朗县是西藏21个边境县之一的区位优势,着力把朗县打造成藏中南经济圈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洋溢在“两会”中求真务实的风气,正是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的一个生动体现。

  7天的时间里,会场内,一项项议程顺利进行着: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自治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财政预算、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依次通过……“通过”的背后,是民主的声音,是人民的意愿。

  新的征途、新的跨越、新的辉煌,全区各族人民正以新的胸襟、气魄、眼界,在新的一年里昂首奋进。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