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邦喀和看事物的角度
汽车沿着盘山路向帕邦喀寺驶去。淡蓝色的花在道路两旁盛开怒放。现在是晚春时节,但拉萨已经有了夏天的味道。在清晨的阳光下,前方寺庙的白墙亮得令人目眩。拉萨经常会有这样的天气,阳光明亮得近似于白色,我下车时几乎睁不开眼。帕邦喀虽然算不上拉萨最宏伟的寺庙,但它独一无二的圆塔和在山坡上的独特位置,使它成为最美丽的寺庙。
一步入寺院,我立刻感受到了它厚重的历史。我能想象,一代又一代的僧侣和朝圣者在此走过。今天我身边的信徒们和千百前的先人一样信仰坚定。寺庙的历史悠久而显赫,它见证了西藏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吐蕃王朝的伟大创建者松赞干布在1300年前建立了该寺。吐弥•桑布扎就是在这座寺庙里创制了藏文。据传说,吐弥从天竺学成回到吐蕃,松赞干布特派他到帕邦喀,让他免于俗世纷扰,全力创制藏文。吐弥•桑布扎就是在这里依照梵文模式创制了藏文,开始了伟大的藏文学传统。
我走进第一殿,也就是大殿,内部挤满了信徒,空气里弥漫着酥油的味道。我绕寺庙行走,在快满一圈时,还发现了最早的藏文“六字真言”石刻之一。没有什么比一个充满历史的美丽地方更好了。
沿着林荫小道,我走向寺庙最著名的建筑。它和我在西藏见过的任何建筑都不一样。建筑的墙沿着它下面巨石的自然轮廓修建,就如同墙是从石头上长出来的。这座寺庙证明了人工建筑可以与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甚至为自然锦上添花。
不出意料,这座建筑背后也有一些传说。传说有一次,松赞干布在附近视察,看见了山坡上的这块巨石。走近一看,他发现这块石头的形状非常像一只海龟,于是当即决定在“海龟背”上修建一座寺庙。必须承认,我看不出这块巨石哪里像海龟。从我站的地方看过去,石头好像是一波一波的,即将撞击到山坡上。不管怎样,建筑都动人心魄,这是我在全西藏最喜欢的一座建筑。
我继续往山上走,到了一座雄伟建筑前面的院落。一个正在洗碗的老妇人笑容可掬地招呼我过去,递给我一碗新鲜的酸奶。我试图礼貌地谢绝,但无用,于是感激地接过酸奶,果然非常美味。我已经了解到,西藏人民对陌生人是多么热情友善。实际上,有些时候,他们的热情友善大方都有些令人应接不暇,我偷偷希望他们可以自私一点。
殿堂内部凉快且阴暗。前厅挂着绘画。又窄又陡的台阶通往二层和三层。二层内部装饰很少,空气里有些酥油味。三层有些铜像和其他文物。从外面看,这里是座美丽的建筑;从内部看,是个神圣的地方。
我走出建筑,继续登山,经过了两座大佛塔和很多小佛塔。我爬到比寺庙更高的地方,往下看,能看到远处的布达拉宫和整个拉萨。这里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地,我打算沿着这条路走到色拉寺,往下穿过夺底乡附近一些小鸟窝一般的小寺庙。
一走出帕邦喀寺的范围,我身边就没人了,只有风声和鸟鸣。令人惊奇——多么容易就能离开现代城市的喧嚣,享受一个安静安逸的下午!
我沿着路往山上走,走向一排经幡。我又感到了熟悉的气短的感觉,每次在拉萨爬山都会这样。很快我走到了一群经幡的林中。它们挂在两个山峰之间,在纯净的空气中猎猎飘扬。我小心地在矮树丛和经幡中行走,到达了下一站,是一座小得多的尼姑庵,由一些沿着一条狭窄小道修建的非常朴素的小屋组成。这里离主路很远,女尼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没有任何城市生活的奢侈,虽然几公里之外就是大都市。她们挑山泉水用来饮用,生火做饭,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要沿着陡峭的山路背上山。一位师父招呼我过去,为我的水瓶灌满了纯净的泉水,这水来自附近的一处山泉。我拿上水继续上路,走出寺庙来到了山坡上。在我眼前展开的,是拉萨的全景。
西藏有一种特质最吸引我,就是眼前土地的辽阔。我的家乡到处都是树木,没树的地方就是楼。我完全可能走上一天,但眼前所见都是一二百米内的景物。在我家乡的远足步道,人们必须砍伐一些树木,才能开辟出专门的观景点。即便如此,观景点的景色还经常会被雾气遮挡。在拉萨,可没有树来遮挡你的眼睛。我在拉萨的两年间从没见过雾。
我走在小道上,面前之辽阔令我吃惊,我能一眼看出很远。我能看到两山之间拉萨的全景,和贯穿全城的拉萨河。 我甚至可以看到更南边的群山,一直到喜马拉雅山麓。天空显得更大更蓝,没有什么杂质阻隔我的视线。和眼前壮美的大自然相比,拉萨所有的建筑都显得渺小、黯然失色。这景色让我意识到,早在人类到来之前,这些山就已存在,在我们离去后,它们依然会在。有句俗话说,旅行会带给你新的视角,在西藏确确实实如此。以前我觉得非常遥远的距离,现在显得微不足道;以前觉得高不可及的高度,现在其实只是一小段上山的路;以前觉得充满不可思议的异国情调的地方,现在感觉越来越像自己的家了。
西藏辽阔无比,但当我停下喝口水的时候,在从帕邦喀到夺底乡的小路上,我发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四周的土地处处充满了生机:蚂蚁急匆匆的忙碌着,大蜜蜂在我面前嗡嗡嗡,一只旱獭的洞穴离我走的小道只有几步之遥。然后就是花,各种形状和大小的花:大红花、小蓝花、更小的小白花。这些东西很少出现在表现拉萨风光的照片中,有时候我自己也没有注意到。如果我不去看那些宏大的景色,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地方,我会看到美丽的事物——一整个新世界的生物就在我鼻子底下生活着。我望向对面的群山,它们显得很枯燥。然而,我知道这种印象是不正确的,山上的生命只有贴近了才能看到。
在西藏,视角很重要。长距离显得没有那么长。云彩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离你更近。和大自然相比,巨大的现代建筑显得渺小。表面一片荒芜的地方其实充满了生命的迹象。一座看上去现代崭新的城市同时也是古老而神圣的。从帕邦喀到夺底,路上走了四个小时,但感觉像两个小时。
我就快要离开西藏了,这可能是我在这里最后的几次远足之一。来西藏之前,我以为两年时间会很漫长,但却一眨眼就过了。对一生来说,两年很短。但仔细体味这两年时间,就像拉萨附近山上的微观世界一样,走近一看,充满生机。我拥有了数不清的新体验,结识了新朋友,看到了很多独特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调整了自己的视角。我来这里本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这只是当我来到“世界屋脊”,看过这里的风景后,自然发生的变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