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7年 > 第五期

一个铁匠家庭的生活变迁

张国华 发布时间:2017-10-11 17:51:00来源: 中国西藏

  小中甸镇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境内拥有民营企业较多的一个乡镇,有跑运输的、做旅游的、搞建筑的、修公路的、办文化产业的、培育种养殖产业的、办合作社的等,活跃了高原上迪庆藏区的经济发展,铁匠后代的七林邓主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年龄刚30出头,但七林邓主有创办企业、脱贫致富的人生经历,算是成功的新一代藏族民营企业代表之一。

  吴公村是小中甸镇的一个村民小组,过去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有过沧桑的岁月,如今,国道214线贯穿全境,是迪庆州较早通车的村民小组之一,离香格里拉市区也只有14公里的路程。七林邓主就出生在这个藏族村寨里,家族几代人在旧社会里是专门以打铁为生的铁匠家庭,村里人称他们家为“吴公噶达”,藏语的意思是吴公铁匠家。相传,他的祖辈们曾经为英雄格萨尔王做过宝剑、为丽江木氏土司打过战刀。不过,在藏族传统观念里,铁匠、屠夫被视为下等人,社会地位低下,这样根深蒂固的、不可理喻的观念影响了他们几代人的人生经历。

  吴公村是个藏族小村寨,这里在20年前居住着10户67人,是比较穷的村寨,现在已发展成31户139人,生活也富裕起来了,其中“吴公噶达”家是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一家人,他们家靠的是勤劳创业,同时,带动了亲朋好友、邻里乡亲走上致富之路。

  在过去,吴公村的藏族村民们除了从事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外,采伐木头、运输木材是他们的生计之道。七林邓主的父亲扎西旺丹回忆说,过去国家森工企业在小中甸镇砍伐木材搞国家建设,他也投身到砍伐木材的行列中,从事木材经营也赚了一些钱,也称不上富裕。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禁止砍伐天然林,从事木材经营也就停业了,扎西旺丹就想法设法去找其他赚钱的经营路子,后来抓住香格里拉旅游业发展为契机,继承和弘扬祖辈的传统藏族刀文化,开起了香格里拉市卡萨藏家手工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传统藏刀,员工有60多人,效益还不错,每年可以收入上百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公司的2010年财务报表显示,年销售额达640.21万元,实现利润236.52万元,上缴税额16.79万元。该公司荣获迪庆州人民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户”,藏刀系列产品分别获中国3•15诚信品牌和质量、服务、信誉AAA品牌,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

  扎西旺丹现任吴公村民小组组长,镇里的优秀中共党员,还是香格里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打制的卡萨藏刀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迪庆藏刀制作技艺的主要组成部分。卡萨藏刀早在2009年经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批,获准商品第八类商标,核定生产钢刀、大砍刀(刀具)、随身武器、剑鞘、剑(武器)、佩刀、银餐具(刀、叉、匙)、餐具(刀、叉、匙)等产品。

  把公司做大做强是他们家的共同目标,千方百计地不断扩大经营网点,除了在国道214线公路旁吴公村的公司本部的生产销售部外,在香格里拉市区附近建起卡萨藏刀文化展览馆,在繁华的香格里拉市区独克宗古城开起了卡萨藏刀销售中心。同时,也做起了“互联网+特产”的互联网经营,不断扩大经营空间,迎合了人们喜爱的互联网营销风潮。

  做企业不忘弘扬文化、发展文化是他们家的企业文化理念。2015年10月28日,由政府支持、公司主办的首届藏域水乡卡萨文化节在小中甸镇联合村开幕,联合村21个村民小组藏族群众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将各自家中的具有藏族特色的服饰、器皿、工具等展示出来,供观众欣赏。活动旨在“弘扬文化、团结进步、和谐发展、共同富裕”,联手推出节日文化品牌,立足当地丰厚的藏族历史文化资源,找准藏族历史文化与时代文明的结合点,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品牌战略。以特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以传承文化与村民致富相结合,培育有群众基础和时代特色的共同精神追求和文明风尚,塑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藏区农村新风尚。到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届,2017年度的文化节即将准备举办,该节日的举办深受当地老百姓和游客的欢迎,也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文化节的真正实惠。

  说起企业的发展,宏伟蓝图,香格里拉市卡萨藏家手工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七林邓主胸有成竹,规划在先,思路清晰。他说,目前迪庆州正在推进全域旅游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空间大有可为,他正在规划以吴公村的原生态依托,村民合作社的形式,准备把吴公村的5210亩土地打造成藏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同时,在村里建一座香格里拉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让游客在这里近距离的接触民俗文化,体验民俗文化,让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们走入民族民俗文化的殿堂。

  七林邓主一家现在有六口人,四个大人,两个小孩,两个小孩都在读小学,四个大人除了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外,一年365天几乎都在企业里管理业务。七林邓主的母亲七林央宗十分感触的说,过去他们家里不富裕,房屋也不宽敞、简陋,生活也是填饱肚子而已,现在家里盖起了两栋宽敞高大的藏房,一栋在村里做生意、公司办公使用,一栋在香格里拉市区做公司的产品展示中心。家里还买了四辆小车,过去出门靠步行或搭别人的便车,现在驾驶起自家的车出门,实在方便多了,尤其是出远门,这些都是政府的好政策,给他们家提供了脱贫致富的好环境,家里的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

  一个铁匠家庭,历经沧桑,藏族刀文化世代薪火相传,如今,随着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发展,全域旅游的不断推广,旅游业给当地藏族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老百姓对挖掘和开发民族文化的意识不断增强,噶家的后辈七林邓主继承和弘扬藏族传统刀文化,让卡萨藏刀走出藏乡,走向世界。近年来,公司多次到上海、青海、云南省城昆明等地参加政府组织的旅交会、农副特产展销会,展销的藏刀、土特产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企业回报社会是一种责任,他们家创办的企业,不仅为香格里拉旅游市场提供藏族特色产品,还为自己和当地老百姓开拓了增收致富的门路,村里的男女老少们伸出大拇指称好。

  创业难,守业也难。七林邓主既喜悦又担忧,他说,虽然公司已经拥有了上千万元的资产,2016年公司收入达768万元,上缴国家税收28万元,但是做企业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规律决定,永远在路上,一路有期待,一路有不懈。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