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7年 > 第六期

一个香格里拉摄影人的故事

张国华 发布时间:2017-12-22 16:22:00来源: 中国西藏

  摄影在过去的年代里,可望而不可及,是一种奢侈,如今摄影已经悄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了,个个都是摄影师,随时举起手机就能拍下高像素照片。

  梦中寻找摄影的广阔天地,是我从小的愿望。小时候,村里的篮球场上播放南斯拉夫的电影《桥》,电影里有一个镜头:一位胸前挂着一架照相机的战地记者在前线采访。当时我很好奇地问旁边的老人们,影片中记者胸前挂的是什么东西?老人们告诉我说,这叫照相机,是拍照片的机器,这东西很神奇,它会把你的影子一模一样的关在里面,印在纸上,并能永久保存。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照相机和照片的名字,但是没有亲眼得见,所以成为了我少时心中的疑问和悬念。

  后来,我读小学了,课本里也有照相机的图片和名字,但还是看不到实物。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年春节,我的表哥洛桑七林从单位回尼汝家乡过春节,他带来了照相机,还给左邻右舍的亲朋好友拍照片,自然就给这年的春节增添了一个难忘的内容,这年春节显得格外的热闹。

  由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古老的山谷不再宁静了,新鲜时尚的事物不断涌现在山谷里,热闹起来了,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我的表哥洛桑七林第一个把照相机带到尼汝山谷里,我第一次与照相机亲密接触。那年春节里,我一直在和表哥套近乎,找机会帮表哥背照相机,或者拿照相机。那年春节,我的收获最大,第一次见到了照相机,第一次背上了照相机,第一次拍上了留影照片,第一次按上了相机快门。

  表哥洛桑七林说,这台照相机叫海鸥120,我就死记硬背地记在心里了,生怕忘记了。后来我查找资料,了解了海鸥120照相机是双反相机,在双反相机里最大众化和最普及,其构造简单,生产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后来,表哥洛桑七林每次回家探亲,几乎都会带来照相机,他给乡亲们免费拍照片作纪念。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在洛吉附属中学上初中,还记得中甸高原照相馆到洛吉下乡的几个月,进村入户给老百姓拍摄照片,深受老百姓的欢迎,现在收藏下来的许多照片,都是那个时候拍下来的杰作。

  再后来,我到中甸一中读高中,1987年9月到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学院读大学,越走越远,见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见识也越来越广了,对摄影也是如此。但是最为让我痛心的是囊中羞涩,只能在柜台前反复来回观看摄影器材,过把眼睛的瘾,望梅止渴。我期待着总有一天自己能买得起心仪的相机,挂在胸前,周游世界,众揽天下,一切美景收揽镜中。

  1992年7月我从西南民族学院毕业,分配在迪庆州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单位里有一台新买的美能达X700手动单反胶片相机,我就借来学习摄影。当时的胶卷和冲洗费也挺昂贵的,拍了不少的渣片,也交了不少的学费。现在回忆起来,觉得还是挺值得的,打下了摄影入门基础,一晃眼已经送走了25年的摄影光阴岁月。

  人的一生中运气也很重要。1996年7月,组织调我到迪庆州委统战部工作,州委统战部国外藏胞办也有一台美能达X700手动单反胶片相机,我就轻车熟路的用上了它,不断磨炼,摄影的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

  人生值得庆幸的是喜事都被我遇上了。1997年10月我受聘为中国西藏杂志社特约通讯员,并在成都参加了首届中国西藏杂志社特约通讯员培训班,培训班上杂志社为我们配备了理光胶片傻瓜机,作为平常采访活动的摄影工具。

  2006年,我拥有了自己买的第一台相机,是卡西欧数码相机,属于当时比较先进的卡片机,从此告别了胶片机的使用年代,走上了数码摄影的道路。数码相机最大的好处是节约了使用胶片的成本,数据储存功率强大。2009年我在迪庆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了,又买了尼康D90半画幅单反数码相机,把心爱的卡西欧数码相机送给了我女儿卓玛拉姆使用,当时她在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习新闻采编与摄影制作专业。

  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影器材的更新换代频繁,产品种类日新月异,2014年6月尼康D810上市,同年10月我买了该款相机,是一款高端全画幅单反相机,有效像素3638万,全手动操作方式,在实战中用起来确实是一种光与影的享受。

  与相机为伴,透过小方窗感知冷暖人生,用色彩和光线描绘大千世界,将瞬间精彩格裱为永恒美丽,这算是我对摄影的感受。在我的摄影创作中,突出民族文化摄影,从影视藏学、人类学等角度,拍摄记录了数万张民族文化图片,有的是濒危的,有的是绝迹的,有的是古老的,也少不了现代文化,记录了自己对民族文化热爱和保护的心路历程。我的作品除了自然风光照外,其他作品几乎是瞬间抓拍获得的。2015年我荣获中国地市报“五十强摄影记者”称号。

  从事摄影,媒介平台很重要,只有作品在平台上展示,才能实现其价值。在我的成长中,《中国西藏》《人民日报》《藏地阳光》《民族》《云南日报》《今日民族》《云南政协报》《东陆时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民俗网》《中国藏族网通》《云南网》《漫游》《迪庆日报》《香格里拉》等国家、省和州级的报刊杂志和新媒体刊发了我的数千张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等题材的摄影作品。数十张摄影作品分别获得省级以上的一、二、三等奖。从零开始到获奖,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观、人生观设定新起点的过程,从生活情趣到社会担当,从名利物欲到精神世界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在这些诸多的变化里,最大的变化是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提高,所以我才能一步步实现儿时的摄影梦想,并将它不断地升华提炼,最后以一部相机、一个摄影人的追求演绎出人生的精彩!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