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7年 > 第六期

甘孜全域旅游的探索发展之路

兰泽 发布时间:2017-12-22 16:28:00来源: 中国西藏

  这里,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藏、青四省交界处;这里,有着浓郁的康巴风情和格萨尔文化;这里,富集上苍馈赠,海螺沟莽林泛涛,贡嘎山冰川交汇,木格措水天一色,塔公草原天苍野茫,措普沟隐秘天堂;这里,饱含民族风情,丹巴的古朴碉楼,乡城的白色藏房,康定的缠绵情歌,亚丁圣洁神山;这里,是甘孜。

  近年来,中国正在加快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甘孜州自2011年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至今已有6年。据2016年数据统计,共计旅游接待人数130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0.74亿,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加速发展,近20万人直接或间接通过全域旅游实现就业增收,旅游业收入对农牧民增收贡献率达到77.24%,旅游产业正成为带动甘孜群众脱贫奔小康、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富集旅游文化资源的甘孜州,被世界旅游组织定位为中国推向世界的自然生态和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如何用旅游产业带动甘孜州全州全产业协调发展?如何让旅游业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留住“青山绿水”?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孜举全州之力,共邀中外专家学者,试图探索出一条属于甘孜的旅游之路。

  走“全域旅游”之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旅游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建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的“景点旅游”模式。然而,随着旅游业发展,传统的“抓点式”景区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全民旅游、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旅游模式悄然兴起。这就要求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推进“全域旅游”。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将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写入其中。

  对于早期景点旅游模式,上海师范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高峻认为,该模式人为地将游客与当地人分开。从开始购买景区门票起,游客们搭乘景区电瓶车,到站下车拍照、指定地点消费的大众旅游模式无法深入体验当地文化。除门票及有限的餐饮、手工艺品消费外,景区无法获得其他盈利。当地旅游参与者也十分有限,更不要说通过旅游致富。

  因此,打破景区“围墙”,实现景区内外一体化,以游客体验为中心,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整合优化环境景观尤为重要。如,在建设民居时,注重特色,既要满足当地人居住,又可作为游客休闲度假之地。交通建设和管理,不仅要满足运输和安全,还应建成风景道,形成特色景观吸引游客。

  甘孜州全域旅游布局较早,自2011年起就陆续推出山地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的发展理念,还将集中打造4条最美景观大道,6条旅游精品线路。“风景在路上、风情在村镇”,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在2017年8月举行的山地国际旅游论坛上专为甘孜旅游量身打造了全域旅游模式。他建议甘孜州可以走国际化之路,打造主体化、体验化、自助化、智能化的国家公园景区之路。

  走“高端精品”之路

  前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战略副总裁安娜•波洛克对于目前甘孜旅游布局充满信心。在观看了大型民族歌舞剧《亚丁•三怙主》后,她坦言感受到了当地人对于信仰与文化的尊重。“尊重文化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精神层面体验。”

  对于怎样保持这份对文化的尊重,从而让文化为旅游服务,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主席路易吉•卡布里尼建议,“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进行顶层设计,让更多的当地人参与到旅游中来。并挑选、训练游客,让他们通过与当地文化的亲密接触,对其产生亲近感和敬畏心。”他在实地考察了甘孜理塘、巴塘、稻城之后认为,甘孜可以走“高端精品”旅游之路。

  作为联合国旅游组织(GSTC)顾问的卡布里尼经常带领团队,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各种旅游景观设计旅游开发模式。此次,他代表联合国旅游组织与甘孜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汇聚国内外旅游专家智慧,将甘孜打造成世界旅游目的地。

  他介绍,甘孜州可以针对外国游客推出高端精品的旅游线路。将甘孜选为旅游目的地的外国游客大多不太计较旅游花费,他们不急于在景点中流连,更愿意深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融入当地文化,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换取体验的满足感。

  卡布里尼在走访了甘孜几座寺庙后坦言,“体验到了一种活的宗教”。对于怎样平衡景区开发给当地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时,他说,走高端路线要在最初的设计上严格控制数量、提高旅游消费的质量。比如,将接待游客的房间由500间变为200间,与此同时,增加文化交流项目,一旦他们有了对文化的感知,就会尊重和理解当地文化,并愿意为此投入更多的花费去体验文化。训练游客在旅游中明白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才能不使旅游沦为一种商品,而成为沟通文化的纽带。

  走“软探险扶贫”之路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具备原始的自然人文生态之美。这也是“软探险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高山探险、峡谷探险、民族村寨探访、森林探险、野生动物探险、低空飞行旅游营地、自驾车探险营地等类型的软探险旅游,可作为甘孜州今后旅游项目的开发方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吴必虎认为,随着数亿中国中产阶级的形成和逐渐成长,一种“被设计好的新奇活动,既能带来兴奋感又能抒发情感”的软探险旅游悄然兴起。这种旅游包括风险性较大地区自驾游、丛林步行、徒步旅行、骑马、皮艇漂流等。藏区历来具有世界吸引力和神秘感,是世界最优的探险资源,因此“甘孜应尽早布局软探险旅游目的地”。

  对于如何经营甘孜州的探险旅游,ATTA世界山地探险旅游协会亚洲区总监娜塔莉•马丁建议,“应鼓励当地经营者用创新意识开拓探险旅游市场”。

  甘孜州结合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农旅、牧旅融合,带动1.1万余户农牧民稳定增收。康定市新都桥农民邓珠20年来的经历成为“当地经营者创新”的写照。新都桥是康定的一个小镇,在折多山与高尔寺山谷之间,海拔3400米。地方不大,名气不小,因为它是川藏南北线的交通要塞。

  邓珠做过上门女婿、上山砍过木材、外出打过工。曾经一句汉语不会说的他,兜里揣着借来的2000元钱,蹲在甘孜州委政府大院外抽了半天的烟。“那时不懂经营,想把自家院子打通,开个家庭旅馆,为赶路的大车司机、自驾游客提供个铺位。谁知因不懂与人沟通,闹了误会,被当地有关部门告知‘违章建筑’并须缴纳罚款”。那时的2000元对邓珠一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幸好曾经在他家旅馆借宿过的一位领导听闻他的遭遇后,伸出了援手,帮他向有关部门澄清了误会,并鼓励他“再坚持一下”。

  从那时起,邓珠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他在成都一家旅行社的帮助下,重新装修了自己的“康巴第一藏家庄”。那时也正逢政府为农牧民改建住宅,改善“人畜不分离”的居住环境。就这样,他的藏家庄由以前的一栋藏式小楼,只卖铺位,变成了“汽车旅馆”。不仅如此,他还带动整个村子做起了“藏式农家乐”。如今的邓珠在康定市地段最好的溜溜城买了套房子,将藏家庄转租给经营商,自己和爱人打算享享清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甘孜州作为“茶马古道”的中枢,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重要门户,在历史进程中,多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绚烂的康巴文化。著名藏学专家降边嘉措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还是认识、了解并赏鉴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中吸取养分的过程。非文化作内涵、作支撑,旅游不可长久发展。

  “山神崇拜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藏民族来说,崇拜自然的力量,认为万物有灵。千百年来,藏民族生活在这里,对一山一水都抱有一种敬畏心、依恋感、亲近感。因此,在未来的旅游开发中,应继承藏民族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做好对青山绿水的生态保护。”

  亚太旅游协会主席安德雷•琼斯在游览了格聂神山、三怙主神山、党金孜然神山后,十分珍惜这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他期待自己的团队可以和各方力量合作,开发甘孜州的旅游资源。将游客从一线的门户旅游景点,吸引到全域旅游中来,支持并帮助甘孜州走上国际化的旅游发展之路。

  “我们愿意为甘孜提供国际化的平台,但在此之前,我郑重地提醒各方利益,必须谨慎规划,确保旅游在甘孜的可持续发展。”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