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7年 > 第六期

藏族小伙普布多吉求学记

曲杰 发布时间:2017-12-22 16:30:00来源: 中国西藏

  山南市贡嘎县岗堆镇岗堆村,西藏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然而,这里却走出一个不普通的青年 ,他本、硕就读于令人眼羡的清华大学,还计划着在清华继续攻读博士。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学霸”,但讲起他的成长与求学路,坎坷、机遇、拼搏才是一路的“风景”。

  他叫普布多吉,是个90后。初见普布多吉,笔者感觉到他比同龄人多些睿智,说话时会时不时冒出几个怪词,让人耳目一新。

  姨夫一句话 温暖了整个少年时代

  “和其他孩子不同,我自打有记忆起,就没见过父亲。听大人们说,父亲去拉萨后再也没回过家,后来母亲就嫁给了同村的普布次仁,年幼的我不得不跟着姥姥一起生活。再后来,由于姥姥体弱多病,又不得不跟姨夫姨妈一起生活。” 普布多吉说。

  当时普布多吉的姨夫是个道班工人,家里还捣鼓点温室生意,经济条件相对好一点,姨夫姨妈对他非常好。

  一天晚上,姨夫突然说了一句话,影响了普布多吉一生。

  “只要你能考上内地的中学,一切费用都由我来承担!”姨夫的一句话,从此成了小普布多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12岁那年,小普布多吉以贡嘎县岗堆中心完小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内地西藏班,“我当时考取的学校是辽宁省辽阳一中,是省重点中学。到达学校后,第一次感受到学校的先进,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一人一套桌椅一套教材,不需要从家里搬一个小凳子到学校来上学。”这让普布多吉兴奋不已。

  在辽中的四年时间里,上交各种学杂费不到3000元,费用都由姨夫一家承担。由于国家给藏族学生有生活补贴,所以日常的生活开销很少,基本上不花钱,但是姨夫考虑到普布多吉远在内地,家里人照顾不上,每年又额外给他寄500元的生活费。这样,普布多吉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

  2006年,普布多吉又回到家乡参加了中考,当时考了600分,是全年级前六名。“那时我16岁,我可以选择北京、上海、广东等好多著名高中,不过我考虑到家里的情况,不想再让姨夫操劳,所以自作主张地选择了辽宁省盘锦高中,因为他们的入学条件比较优厚,只要考进前30名,就给10000奖金。” 普布多吉稍带调皮地说。

  美丽的辽河 记录着拼搏的青春

  盘锦市高中位于风景优美的辽河入海处,是镶嵌在美丽富饶的辽河三角洲上的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我到了盘锦高中之后,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自己理想的象牙塔——清华大学!”目标已定,普布多吉在学业上就开始了追赶超越。

  在辽阳一中时班上全是藏族同学,到了盘锦高中,情况完全不同。这个班级是奥林匹克班,班里只有5个藏族同学,散插在主要由汉族学生组成的班级中。

  一开始,普布多吉压力倍增,但调整好状态后,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全校2000多名学生中,普布多吉的成绩就能进入前200名。

  “盘锦高中像我这样的藏族学生有很多,学校每月给我们200元的生活费,一些重大节日活动学校领导和老师都会请我们吃饭,还会赠送一些精美礼品,过藏历新年的时候还发压岁钱。”再加上奖学金,从高中开始,普布多吉的生活已完全可以自理,不但没向姨夫要过任何钱,反而向远在西藏的家里寄了1000多元。

  由于在奥班学习成绩优秀,且各方面表现良好,普布多吉申请入党,2000年就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2009年,19岁的普布多吉完成了高中学业,以551分的成绩考入自己的理想学府清华大学,就读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我就是盘锦高中第一个考进清华的藏族学生。”话语间普布多吉带着一丝得意。

  在清华大学 洒下了勤学的汗水

  普布多吉考上清华大学了!这一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

  普布多吉的母亲高兴坏了,左邻右舍的乡亲们也赶来献哈达,他被洁白的哈达包裹了。普布多吉清楚地记得,当时镇领导给他奖励了500元,时任县长自掏腰包2000元鼓励他好好学习。

  令普布多吉高兴的是,在清华期间,根本不需要担心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虽然专业的学费是每年6500元,但普布多吉根据自身的条件申请了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学金,每年金额有12000元,除此以外,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还给水利、地质、林业等专业的藏族学生每年5000元的生活补助,每年寒假回家的车费学校也都给予报销。

  “我从高中开始经济独立,来清华之后,我又做兼职、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我记得,当时我的职位是交通协管员,每月可以领到500多元的工资。这些钱不仅足以支撑我在清华的生活费用,还不断向家中寄钱帮助正在读书的弟弟。”普布多吉有了些许收入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远在西藏的家人。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普布多吉加入校团委少数民族组,担任副组长,经常组织全校少数民族同学举办各种活动。大二时,普布多吉又担任了水利水电工程系的足球队队长。由于爱好广泛,平时空闲时普布多吉会学习计算机和英语。除此以外,他还不断地自学藏文,以期更好地掌握本民族语言,将来学成后为家乡建设服务。

  2013年7月,普布多吉顺利地从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毕业。那时,他没有选择直接工作,也没有继续攻读研究生,而是想支教一年,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点贡献。

  于是,2013年8月底,普布多吉组建了一个藏族学生为主的调研团队,专门调研西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实地走访得到的第一手数据后,他们发现90%以上的藏族同学就业倾向为公务员,很少有人希望从事技术性工作。

  随后,他和女朋友到西藏支教的一年中,普布多吉对西藏农牧区基层教育的落后现状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和女朋友一起回家乡支教

  用普布多吉的话说,更重要的是,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件可以影响一生的事。

  “我的女朋友跟我同一届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她叫次旺拉姆。我们两个有着非常相似的求学经历,小学毕业后就来到内地求学,初中毕业后又同样考入内地的散插班进行学习。再加上清华的藏族学生经常会一起搞活动,因此我们相处的机会也多了,渐渐地我们走到了一起,也有了后来我们约定一起去支教的事情。

  普布多吉说,当时为了入选支教团,早在2012年9月读大四时就报名,还要在周末、节假日期间专门去培训、到各地去实践,学校精心组织笔试、面试、体检等,对报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志愿服务经历等进行综合考察,择优选拔。

  当时,光清华大学就有300多名学生报名,经过严格选拔后有20名学生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代表,其中就有普布多吉和次旺拉姆。

  “当时,我和女朋友非常幸运都被录取了,而且还被分到同一个支教点——西藏拉萨职业技术学院。”普布多吉被分在机电系,每周要上二十节课,基本每天都是一上午的课程,同时兼任班主任。大专的学生基础很差,普布多吉在授课时,首先总结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回顾一些基本的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然而普布多吉发现,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将重心放在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上。

  “支教期间,我们还一起去学生家里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也发现,家长们一致认为,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自家的小孩去企业工作而不当公务员,感觉面子不够大。亟需技术型人才的企业招不到人,想当公务员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普布多吉说。

  作为班主任的普布多吉,面对当地根深蒂固的就业观念,不断向学生和家长灌输新的择业观念,鼓励年轻人多去尝试。在他的努力下,最终有人去了企业,有人参加了西部计划,这些都是这所学校前所未有的。

  “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在所有支教成员,尤其是我们清华大学支教团各位成员的共同努力、支持和帮助下,为藏职院的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我们自己也得到了锻炼,也有了很大的收获。”2014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由光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普布多吉团队荣获了“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称号。

  走多远也无法割舍家乡情

  2014年8月,普布多吉和女朋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他们再次踏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读到研二时,他所有的功课得到了导师的赞扬。

  2016年6月,他俩研究生顺利地毕业了。毕业典礼那天,校方出资邀请他们父母参加研究生毕业典礼。“同年7月1日,我和女友在北京海淀区民政局正式领证结婚,共同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学业双丰收。”普布多吉完成了一生中一件大事。

  普布多吉硕士毕业了,要他的单位很多,但他放弃银行、国企等优越单位,决然从一名最基层的公务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追逐自己的梦想。2013年,20多个西藏生源从清华大学毕业,然而算上普布多吉,只有3人留在基层。

  如今,他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镇主要负责组织、党建、共青团、强基惠民等相关工作。当然,如果工作顺利,普布多吉也希望为家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比如,利用那里的庄园文化,发展些文化产业方面项目,积极为镇党委政府出些点子。

  采访结束时,普布多吉向笔者说出了他和妻子的下个“五年计划”:回到清华,再读博士!学成归来,再为家乡做贡献!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