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8年 > 第六期

煮酒品茶谈故事

——品味藏族民间寓言故事《茶酒仙女》

曲莹益西 发布时间:2018-12-04 11:30:00来源: 《中国西藏》

  《茶酒仙女》一直以来都以手抄本传世,1984年8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了藏文本,2016年12月又出版发行了由赵国栋翻译的汉文本,这则经典的藏族民间寓言故事才得以在汉地流传。书中茶仙女与酒仙女的争锋,神性光辉与现实主义的碰撞,宗教说教与公正裁决的对比……鲜明深刻,耐人寻味。它所表现的不仅是藏文化中的茶文化和酒文化,还有更多隐喻和丰富的内容,包括历史、宗教、法令、社会阶层等,以及寓意深刻的哲理和人们向往公正、和谐、美好生活的愿望。


苯仲巴·次旦益西的故乡在今日喀则白朗县强堆乡夏吉村。白岗卓桑 摄

  小说以国王宴请、群臣欢聚为开端,国王对茶与酒饮用过度产生的忧虑为引子,引出酒仙女和茶仙女两人的自我夸赞和互相攻击。随后国王展开评判,认为两者各具优点,各有用处,但互相攻击和诋毁是没有道理的,于是国王公正地裁定了二人的言辞是非,对错讹之处进行明确的处罚。最后,国王强调了自己所主张的茶与酒之间的关系,也点明了《茶酒仙女》这则民间寓言故事的核心思想,那就是告诫人们要和谐互助,服从权威,遵守法令,珍惜美好生活。

  茶与酒是藏族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传统饮料,在藏地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达一千余年,也大量存在于浩瀚如星的藏文文献和传说故事中。据《汉藏史集》记载,茶叶是松赞干布之重孙、吐蕃第三十五任赞普都松芒波杰在位时传入吐蕃的,“神鸟衔茶救国王”,茶叶被当作一种保健药物受到赞普的喜爱。把茶叶和都松芒波杰相联系,而不是其他赞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因为都松芒波杰在公元7世纪时曾率领吐蕃军队征战南诏,也就是今云南一带,而那里正是盛产茶叶的地区之一。所以,当时都松芒波杰极有可能在云南西部地区认识并学会了饮用茶叶,从此便将茶叶引入到西藏。藏地不产茶,历史上茶叶全部从汉地运来,历史上被称为“茶马互市”,千百年来茶马互市成为藏汉民族间互通有无的重要贸易活动。《茶酒仙女》中茶仙女对自己“功绩”的丰富陈述,再一次印证了当时汉地的茶叶生产、消费和对周边少数民族,尤其是对藏族产生的巨大影响,也进一步佐证了西藏茶叶消费和茶文化的开端正是源于汉地。

  而酒,民间传说是文成公主把汉地酿酒术带到吐蕃,但考诸史实,藏族造酒的历史应远比此早。据史料记载,吐蕃早期所饮的酒有米酒、小麦酒、葡萄酒、蜂蜜酒和青稞酒等,其中仿照内地黄酒酿制技术的青稞酒得到了藏族群众的普遍喜爱。《茶酒仙女》中酒仙女热情洋溢的“夸夸其谈”,让人们了解了雪域高原天气寒冷,特别是冬天酷寒漫长,能够抵御严寒的除了穿暖、吃肉之外,老百姓保暖保健的最佳饮品就是酒。同时,唱酒歌、跳锅庄是藏族人饮酒时的一大特点。每逢重大或喜庆场合饮酒,要先端着酒杯唱酒歌,歌词多为即兴之作,内容都是赞颂、祝福之词。随后,往往会边歌边舞,全场参与,十分热闹。

  可以说,茶也好,酒也好,都挑战着高原恶劣的环境和气候,都是藏民族喜爱并给他们带来健康和快乐的饮品,也都凝结着藏汉民族的团结和友谊。

  茶与酒存在并被广泛使用的事实正是《茶酒仙女》 这则寓言故事创作的现实生活基础。里面又包含着一些宗教、神性、传说故事的内容,这也是藏族民间文学的一大特点,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产生更广泛的受众。另外,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通过茶仙女和酒仙女的争论,揭露了统治阶级等级森严、奢华享乐的现状,以及僧侣阶层出现世俗化和腐化堕落的情形,对于我们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统治阶级的情况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这部作品出自一个藏族上层俗人之手,宗教的迷雾较基本都出自僧人之手的传统文学作品要少,所以读者能更加清楚地看到当时西藏社会的概貌。

  这里举两个例子简要说明。一是茶仙女自称每年产三季茶,而每一季又针对不同的阶层:“三春嫩叶之精华,供养皇室与施主,喇嘛官侯享用此……三伏叶茂繁盛开,布衣百姓饮用我……三秋我的叶树根,邻近康巴又得此……”口感好、产量少的好茶都被统治阶级、寺院和贵族所有,普通老百姓很难喝上好茶叶,穷苦农奴更是被剥夺享受好茶叶的权利。由此可见,当时的西藏社会等级森严,把人划分为三等九级,社会资源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整个社会处于极不平等、极度剥削的现实中。

  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的“仙女节”,拉萨妇女们向大昭寺的护法神吉祥天母敬献青稞酒。旦增尼玛曲珠 摄

  二是茶仙女控诉酒仙女的恶业,说众僧伽犯了酒戒后“比从事十不善业的贱种屠夫铁匠醉酒还更加行为不检……”从中可见当时从事屠宰、打铁等行业的人被看作是“贱种”,是社会阶层中地位最低下的人。而作者也似乎借着茶仙女的话语,嘲讽当时一些生活腐化、不守戒律的僧人,比那些社会地位最低下的人还不如。

  这部作品的作者一直存在着争议,许多藏族老学者都认为该书是生活在17世纪的苯仲巴•次旦益西所作。他曾担任过五世达赖时期掌管西藏政教事务的第悉•桑结嘉措手下的俗官,也称盆雪•次旦益西,“盆雪”是后藏一个旧贵族的名称,全称为“盆(苯)仲雪巴”,生活区域在今日喀则白朗县强堆乡境内。《颇罗鼐传》中记录了曾任拉藏汗秘书的颇罗鼐赴任纳朗宗本途中访问苯仲巴•次旦益西的情景,并谈到次旦益西“现今退居家中,安之若素,仍孜孜不倦,钻研内明学……”。

  关于《茶酒仙女》呈现出来的现实含义隐隐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又或者是超出了作者本身的意图。苯仲巴•次旦益西曾在第悉•桑结嘉措身边工作,尔后超然物外、隐居故里,因何写出这部寓言?比如上段提到的对于僧人不守戒律的情况,不知道是作者本人是站在讲究修学次第、戒律严格的格鲁派的立场抨击其他教派,还是身在宗教团体内部,对政教合一的统治阶级有所感悟?


盆雪家族的古院落,在今拉萨小昭寺附近。白岗卓桑 摄

  然后,书中出现了一位英明国王的形象,他耐心听完两位仙女充满宗教说教性质的辩驳,头脑清晰、公正合理地评判了两位仙女的功德和过失,为人们塑造了一位知识渊博、公正合理、权威严明的国王的形象。国王的褒扬和惩罚使两位仙女臣服,众大臣无不服从和称赞。同时,国王对茶仙女和酒仙女颁布了两者必须遵守的法令,“要是有半点违背于天道常理的话,恢恢法网与国法一律严惩不贷”。这体现了作者苯仲巴•次旦益西对于统治阶级颁布法令和据此严格执行的认同,认为公平和严厉的法治是保障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的必要手段。

  在苯仲巴•次旦益西生活的年代,审理民事诉讼、解决民事争端、处理民间纠纷,正是地方官吏日常需要处理的一项重要公务。也许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运用形象的故事告诉地方官吏如何处理民间纠纷,希望这些官吏能够向寓言中的国王学习,不要仅仅凭着手中的权威仗势压人,而是要遵照法令、有理有据、公正严明地判断是非。当然,这部作品也意在教育普通百姓安贫乐道,不要对抗,要服从权威。

  值得一提的是,在寓言故事的最后,国王说道:“如此一来以真挚诚实之天平来衡量你俩的功过是非后,明示你俩往后该如何取舍、进退,要常安享于吉祥良俗,彼此互助与和谐的荣华……”这里,作者表达了希望社会公正、稳定、和谐的美好愿望。作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苯仲巴•次旦益西讲述的寓言故事表现出他慈悲、正直、开明的思想境界。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