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19年 > 第三期

用文字记录时代发展

——白玛乔的记者生涯

尼玛潘多 发布时间:2019-05-23 09:20:00来源: 《中国西藏》

  白玛乔老师是我的前辈,但在这次采访之前,我与她没有什么交集,在我眼里她只是一位谦虚低调的老大姐。听了她的故事,特别是她轻描淡写的那些真实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她其实并不普通,在安逸与磨砺之间,她能够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本身就是个勇敢的决定。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有些人的梦想是用一生守候的。这样的人,不管最终是否收获了什么,都是令人尊敬的。


白玛乔在拉萨机场采访西藏自治区原领导阴法唐 白玛乔提供

  糊里糊涂中决定了一生的职业

  1960年是白玛乔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年,她被选拔到西藏公学(现西藏民族大学)学习。进校不久,所有学生按成绩分班,成绩优秀的她被分到甲班。她在班上年龄最小,记性也好,学习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在完成了两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要进入专业学习。分专业时,她被分到了师范科。

  1966年3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同学跑过来对正在操场的白玛乔说:“你被《西藏日报》选中了,要送到中央民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去学习,你赶紧去找班主任老师吧。”白玛乔心想,连招生的人影都没见一个,怎么会被录取呢?但还是跟着同学去找老师了。原来,《西藏日报》社人事科的石宝善老师带着两个记者,到民院来招新闻工作人员。他们通过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综合了学习成绩、年龄、家庭背景、写作能力等各方面情况后,从全校2000多名学生中选了十名,白玛乔就在其中。

  1966年5月,他们一行十人,加上从拉萨中学选拔的十多个同学,正式到中央民院学习。这批学生是《西藏日报》社委托中央民院培养,学业结束后,回《西藏日报》社工作。

  初到中央民院,给白玛乔一种视野开阔的感觉。新闻这个专业让她越学越着迷,除了吃饭、睡觉,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和图书馆里。班主任赵宗仁常常给她们讲尹锐、刘汉君、肖俊熙、惠琬玉、姚梦林等记者的感人事迹,她听后非常崇拜他们,把他们的名字写在笔记本上,立志要做像他们那样的记者。

  到北京四个月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无处不在的高音喇叭和满墙的大字报弄得人心惶惶。赵宗仁老师向《西藏日报》社汇报了学校的形势,报社发来电报通知全员立即返回报社。

  1966年9月,她们一行人坐火车转汽车,在路上颠簸了七八天之后,终于来到久别的拉萨。走进《西藏日报》社的大院,举目之处都是破破烂烂的铁皮房。才告别美丽的校园,心里的失落感不言而喻,可一投入到工作中,这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

  初当记者 激情满怀

  六十年代的《西藏日报》社,藏族编辑记者很少。他们这一批人的到来,被寄予了很多希望。肯定的言语和信赖的目光,让他们倍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到压力巨大。

  那时的报社实行采编合一,白玛乔分到汉文报经济组。当时经济组的编辑记者大多是汉族干部,多数毕业于名牌大学,业务能力一个比一个强,对新记者也是毫无保留地传帮带。

  白玛乔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下乡采访的经历。那是由马宁轩和延振华老师带队,到林芝采访。林芝是白玛乔的家乡,但她对家乡并不熟悉,十二岁离开后,家乡在记忆中一片模糊,连回家的路都记不太清。

  那一次下乡,吃住在一个村干部家里,他们要一边找村民采访,一边帮住家捡拾柴禾,抵消食宿费用。下一次乡很不容易,要尽可能地多写稿子,两位老师也为刚踏入新闻岗位的白玛乔布置了一篇稿子。这是她记者生涯的第一篇稿子,她把这件事看得很重,写得非常认真,光导语部分就抄了整整一页毛主席语录。交稿后,两位老师看着稿子哈哈大笑。她窘得不知所措。后来,老师们拿着稿子逐字逐句帮她分析,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告诉她这篇文章该怎么开头,怎么展开,怎么结尾。这一次实践让她觉得比听上百次的写作课更获益。她深刻感受到写好新闻,只有在实践中摸索,才可能全面提升新闻业务能力。

  这一次采访后,两位老师特意为她安排了回家探亲的时间,知道她离家多年不知回家的路,又联系宣传部,请他们派一个人送她回家。这是白玛乔十二岁离家后首次回家,过尼洋河,坐牛皮船,走半天路才到家。一边是已长成大姑娘的白玛乔,一边是慢慢见老的双亲,一家人见面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不停地掉眼泪。

  在报社经济组工作期间,是白玛乔采访热情最高的时候。白玛乔最喜欢农村经济这个领域,她常跑拉萨附近的娘热、纳金和夺底沟,跟农民聊天聊收成,觉得那样写出来的稿子很鲜活。工作热情正高涨时,“文化大革命”在拉萨全面开始。她对这类事情很不感兴趣,凡有下乡采访机会,都会积极争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林芝、山南和拉萨郊区县。

  白玛乔一直盼望着有机会回到课堂上,续上那段求学梦。1974年,经过《西藏日报》社推荐,教育部门政审和知识测试,她被复旦大学中文系录取了。从1974年8月到1977年8月,她一直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学习,一次都没有回过西藏。寒暑假时,整栋楼就剩下她和值班室的师傅两人。

  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回到校园,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吸收的知识更容易消化。这三年,她的书包里一直装着碗筷,吃完饭就去图书馆或者教室,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完成专题写作,广泛阅读经典名著,这一切对她的人生定位、理想信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失意之时不曾动摇梦想

  就在她踌躇满志,决心在经济新闻领域有所建树时,报社提出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办藏文报上。她是第一批受过专业教育的藏族记者之一,在举全社之力办好藏文报的前提下,领导让她立刻到藏文报工作。她的藏文达不到采写稿件的水平,藏文编辑部就把她安排到编辑室,让她负责编副刊《新竹》。说是编辑,其实就是从汉文报副刊选一些比较有西藏特色的作品,稍加编辑删减,然后送到翻译组翻译。如果是个善于享受的人,这份工作确实不错,比较清闲,也不会出什么差错,有较多的时间放在家庭和孩子上。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浪费了大好年华,便鼓起勇气找到当时的尹锐总编,提出了回采编部工作的要求。见尹总编沉默不语,她退一步说,实在不行,下地区驻站也行。尹锐总编以前是经济组的组长,跟她很熟,但这会儿,他严肃地说,你一定要当记者的话,我们把你安排到阿里站。也许,他这么说只是想让她打消换工作的念头。但她心意已定,毫不犹豫地说,可以,去阿里也行。

  看到她的决心如此坚定,组织上终于同意了她换岗的要求,让她下到日喀则驻站。记者站的任务很重,当时《西藏日报》驻日喀则记者站已经有古兰芳、熊庆元、冯泽国三人。下乡采访时,大家一起去,互相有照应,但新闻采访源少,挤在一起完不成任务,只有单独下乡。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www.ctibet.org.cn/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