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濒危物种马麝在黄河源区有较完整连续栖息地
“通过一年多的调查,我们发现,黄河源区马麝主要分布在阿尼玛卿山脉的山坡区域和黄河峡谷两边的林区,尤其是黄河峡谷两边的林区内形成较完整的连续栖息地,并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马麝种群正在恢复。”青海环保组织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秘书长阿旺5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
2019年10月,由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和质兰基金会,以及黄河源地区的多家保护组织联合启动实施黄河源马麝保护项目,旨在填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地区马麝调查空白。
马麝主要分布在不丹、尼泊尔、印度和中国四个国家,在中国目前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类长期猎杀获取麝香,其数量从250万只急剧下降至6万只。在2002年10月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
据阿旺介绍,通过多种调查发现,马麝不像其他的鹿类,它们有固定的家域。
“在调查区域内,马麝最主要的栖息地是山坡的灌木丛和长满柏树松树的林区,且都是在山坡区域,不管在进食、睡觉、奔跑,它们主要的活动区域在那些山坡上。”阿旺说,由于黄河流域的峡谷地势险陡,有密度大的柏树和松树林,对马麝提供了较完整的栖息地。相对而言,现在马麝种群在这样的栖息地内恢复的状态比其他地方好,这些地区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很难进入的地区(除了盗猎者),对马麝来说是很隐蔽的避难所。
“对马麝这类有经济价值的物种长期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民间积极参与的监测行动和开展保护行动。”阿旺说,基于此次调查,项目将会分析该物种面临的威胁和提出保护措施,下一步将通过多方合作开展保护行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玛可河林区首次拍摄到雪豹
近日,青海省玛可河林区拍摄到疑似雪豹活动的影像。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雪豹。[详细] -
青海湖裸鲤保护力度加大
第六次封湖育鱼提出禁捕和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的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保护力度,细化各相关单位职责,形成强有力的合力,做到冬季排查冰面上的渔网、餐饮店售卖等问题。[详细] -
到“十四五”末力争森林覆盖率达8%以上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完成国土绿化提速3年行动,森林覆盖率由6.3%提高到7.5%,“十四五”末,力争森林覆盖率达8%以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