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魅力兴海 因绿而兴

发布时间:2021-11-02 10:26:00来源: 青海日报

  兴海县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三江源国级自然保护区。

  兴海县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按照省州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工作要求,稳步推进生态城镇、美丽乡村、绿色校园及生态廊道建设;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联合执法、环保双随机以及大练兵等专项行动;累计投资1.74亿元实施57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2个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等项目;全县7个乡镇村民自发成立8个生态环保协会,会员达1434人,定期开展交通沿线、房前屋后、河道水渠、草场林地等区域环境卫生清洁整治……一个个行动、一项项举措落地兴海,如今的兴海,环境优美,绿意盎然。

  大河坝治理显成效

  大河坝是黄河上游一条支流。10月初,记者来到兴海县的大河坝流域。这些年大河坝经过一系列治理后,逐渐恢复了绿水青山的崭新面貌。

  过去,由于受恶劣自然环境影响,大河坝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每到夏天,流域两岸的居民饱受泥石流、洪水侵害。

  为了彻底治理大河坝流域,2018年7月,兴海县开始实施大河坝治理项目,兴海县林业局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大河坝流域封山育林项目,共完成退耕还林近60公顷,补播柠条475公顷,种植经济林33公顷、乔灌林67公顷。同时,还在大河坝谷地构建了以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形成多林种、多树种、有效益的防护林体系。

  项目在大河坝流域设置拦沙坝、挡土墙,进行水土保持治理。这几年,兴海县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运送处理”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仅仅几年的功夫,大河坝就变了样,山坡上草渐渐恢复,最高的草丛长到一米多高,有些地方的灌木也渐渐多了起来。

  兴海县通过实施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大幅提高了大河坝流域范围内林草植被覆盖率,有效拦截了泥沙,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过程中,通过加大对流域内的封育力度,推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流域内的生态自然修复。大河坝流域通过实施生态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发展绿色农牧业产业,流域内实现了“种养结合、特色鲜明、生态良好、农牧增效、农民增收”的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发展。

  环保志愿者显身手

  10月初,漫步于兴海县中铁乡杜宗村,记者看见街道、院落干净整洁。杜宗村今日的崭新面貌与活跃在一线的保护生态志愿者密切相关。

  中铁乡杜宗村绿致远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协会成立于2011年,这支民间环保协会的成立,离不开协会会长完么。2011年,完么成为杜宗村的一名草管员,在多次巡山过程中,他发现尤其在每年4月至6月采挖虫草的时节,草原上食品袋、废弃帐篷以及破旧衣物等生活垃圾格外多。这些垃圾不仅破坏了杜宗沟的环境,还污染了水源。

  完么说:“中铁乡的民族村、杜宗村及乡政府人畜饮水就靠大河坝这条河。垃圾堵塞了部分水源,吃水就成了问题,我就有了成立环保协会的想法。”

  最初,环保协会只有8个人参与。由于杜宗沟山大沟深,垃圾车进不来,全靠人力将捡拾的垃圾背到离水源地2公里外的深沟进行焚烧。完么记得,进山捡垃圾最长的时候3个月没回过家。夏季有时暴雨倾盆,他在帐篷里冻嘚瑟瑟发抖。饥饿的时候,完么就靠方便面充饥。除了捡拾垃圾以外,他和村民还要治理黑土滩,在山体滑坡的地方种植松树、柳树、青海云杉等树木。冬季,村民还主动出门铲雪、养护公路。通过完么和村民的以身作则,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协会。目前,协会人数已经发展到了75人。

  记者看到,现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日常清理工作主要由中铁乡杜宗村环境卫生整治协会负责定期清理。协会会长与会员通过无偿的服务方式投入日常垃圾收集清理工作。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会长定期召开会议自行组织会员开展河道、村庄、道路及林草场区域内垃圾清理工作。

  自从2019年起,在县政府统一安排下,由地方财政出资安排每村派出1名环卫工人,每日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清扫。此后,兴海县以整治工作为契机,推动农村环保体制、机制建立与完善,研究总结出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污染治理模式和措施,全力做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生态畜牧富农家

  走进河卡镇上游村的高原丰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时,合作社的院内摆满了牛肉干、糌粑、酸奶、羊毛被褥、菜籽油等具有牧区特色的产品。

  近几年,河卡镇上游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从分散的传统养殖牛羊到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标准化养殖;从逐水草而居到以草定畜,开展科学养殖;从当初观望、犹豫到信心满满加入合作社……几年来,村民的思想变了、钱袋鼓了、草场美了,这些都得益于合作社坚持走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上游村已经在这片纯美的草原蝶变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合作社理事长拉多说:“合作社于2015年8月按照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的要求进行创建,并将40户自愿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草场、耕地、牛羊和资金量化成股份,成立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农机机械和劳务输出五个小组,走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同时,推行规范、科学的养殖技术,出售6个月的羔羊,并且每只以700元左右的高价出售,牛羊成活率也从原来的60%提升到了90%。”

  合作社代替了原先单个农户“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集中高效饲养、经营,牛羊出栏率商品率高,村民分红也更多了。合作社按照冬春草场、夏秋草场进行划区轮牧,这使得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又因牛羊入股,解放了劳力,村民能外出务工,增加一份收入。

  拉多说:“现在我们还种植青稞、燕麦、油菜,并将油菜籽全部加工成菜籽油,不断延长产业链。现在合作社的牛肉干、曲拉、酸奶、羊毛被等生态畜牧业产品深受市场的青睐。2019年,合作社纯收入达280万元,户均分红7万元。”

  现在,兴海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以草原生态保护、农牧业经营主体建设、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草畜联动、多元化服务和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于2012年完成了全县40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组建,逐步打破了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

  如今,兴海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推进高原绿色农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加快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在产业布局上,以粮食主产区、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为主,引导特色种养业规模化发展,着力打造兴海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基地、优质饲草生产基地。

  现如今,兴海县在发展格局上做大做强“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四大产业联盟,争取国家扶持资金,重点打造河卡现代产业园,建设灯塔村青稞等“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构建以河卡产业强镇为“点”、河卡有机园区为“面”、生态无污染特色种养业规模化发展串“线”的乡村产业绿色环保的发展格局。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