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西藏:在守正创新中奏响新时代文化主旋律

发布时间:2022-10-10 09:0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文化铸魂和文化赋能,发展了百余个非遗项目、千部艺术作品、万场演出规模、十万文艺大军,各类文化场馆覆盖市地、活动中心遍布县区、文化站点铺满乡镇、演出队伍进驻村居。  


图为西藏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

  这十年是西藏文化发展步伐最为快速,发展成果最为丰硕,各族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最为显著的十年,文化在润人心、筑同心、强信心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基层文艺队伍历史性壮大,新成立了41支县区艺术团、395支乡镇文艺演出队、5492个行政村(居)文艺演出队实现全覆盖,乡镇文化专干从2012年400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3400人,增长率为750%。据统计,2021年,西藏全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达8万场次,参与人数2400万余人次,较2012年分别增长1479%和1100%。分别投入200万元、80万元实施全区10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建设和高海拔、边境地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提档升级,进一步建强基层文化阵地。  


图为山南市扎囊县氆氇文化节

  十年来,西藏自治区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活态”发展,非遗传承发展卓有成效,文物保护利用全面加强,古籍普查工作持续推进。中央、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亿余元,各类非遗项目得到有效地传承、保护和发展,全区现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3项(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06项、代表性传承人96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60项、代表性传承人522名。命名非遗特色县乡村8个,非遗旅游景区(点)19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基地29所,设有非遗工坊121家。全区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70处、自治区级603处、县市级1314处。“布达拉宫文创体验馆”“布达拉宫文创产品销售店”和“西藏博物馆文创体验店”建成并对外开放。建立《西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231部(305函)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布达拉宫、西藏档案馆、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4家单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贝叶经)保护利用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36函共20772页古籍文物熏蒸消杀和保护修复工作。编纂出版了《雪域宝典——西藏自治区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藏汉对照图典》等几十部普查保护成果书籍。  


图为第七届象雄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区文化产业产值从2012年的12.78亿元增长到2021年68.87亿元,年均增速15%以上。目前,西藏有四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344家,各类文化企业7000余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

  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各级文化部门坚持以创作为核心,以演出为中心,统筹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演出传播一体化,用多种文艺形式为西藏自治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鼓劲打气,成功推出话剧《不准出生的人》《共同家园》《八廓街北院》,藏戏《藏香情》《次仁拉姆》等,歌舞《哈达的祝福》《永远跟党走》《果沃情》《雪域暖阳》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作品。今年首届西藏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文化艺术节以“喜迎党的二十大、奋进幸福新西藏”为主题,首次举办了民间歌王歌后大赛、青年歌手大赛、民间舞大赛,首次评选出西藏自治区文化艺术最高奖——“格桑花”奖9项,首次集中推出了以时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爱国守边事迹为题材的歌舞剧《天边格桑花》、藏戏《最美格桑花》、舞剧《信》等新品佳作,同时线上线下联动、场上场下互动,积极探索多渠道、立体式的文艺传播机制,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贾华加)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