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波玛村里的搬迁户经营民宿、搞活旅游

黄志武 发布时间:2020-11-06 09:41:00来源: 西藏日报

  10月的西藏拉萨,阳光恰到好处,高原净土上,藏家红白相间的房屋和房前鲜艳的格桑花显得格外浓厚静谧。 女主人色曲一大早就忙碌起来,把宽敞明亮的客厅打扫得干干净净,煮好酥油茶,摆好点心果品,等待着她的客人。院子外面,一座座藏式特色帐篷掀开门帘,等待着它的客人来过“林卡”。

  这是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波玛村,村里的德吉藏家旅游民宿村2019年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由北京援建西藏的易地搬迁扶贫项目改造而来,主打风格浓郁的藏式住宿、餐饮及文化体验。夜幕降临,经常看到游客和当地村民开起热闹的篝火晚会,跳起锅庄舞。

  色曲是通过易地搬迁定居在波玛村的村民,也是民宿村的客房服务员。像她一样,通过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在民宿村工作的易地搬迁贫困户有30人,他们除了可以得到劳动性收入,还可以得到项目经营分红和土地流转费,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走进色曲家,院子里的格桑花开得正艳。“家店合一、上下合住”的藏式别墅特别抢眼,楼下,色曲一家5口人居住,楼上则为精致的民宿客房。

  在色曲家二楼,三间客房干净整洁,床上用品叠放整齐,家电、WiFi等一应俱全。据了解,“德吉藏家”是在波玛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基础上建设的,特点是以文旅产业扶贫为抓手,以藏式民宿为依托,形成村民的自我“造血”机制,实现村民致富奔小康,成为民族地区易地搬迁扶贫脱贫的新典范。

  “搬到‘德吉藏家’后,不仅生活条件变好了,收入渠道也多了。在‘德吉藏家’开民宿只管接待游客,不用担心客源,年底还有额外分红。”色曲高兴地说。

  “德吉藏家”项目充分利用地处拉萨—纳木错旅游线路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象雄美朵”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确定了“居家就业、原地扶贫”总思路,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提升改造为具有藏式风格的民宿,通过住庄园、食藏餐、观花海、乐骑游、畅购物等业态,致力打造“和美家园、吉祥藏家”,成为藏家民俗文化旅游新亮点。“家店合一、上下合住”的精品藏式民宿集民俗体验、特色餐饮、观光游览和休闲购物等于一体,将楼上的房屋改造成为民宿,楼下为群众自家居住的场所,将群众的生活资料转变为生产资料。同时,增进了游客与本地藏族同胞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以文旅产业发展促进易地搬迁群众持续增收,实现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德吉藏家”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结构,由政府进行统筹协调,企业发挥运营管理优势,合作社入股保障村民可持续增收,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合作社参股、农牧民增收的“三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该项目运营中所产生收益的40%将直接返还给易地搬迁群众。同时,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有效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易地搬迁群众居家就业,实现原地脱贫;通过吸收易地搬迁群众就业为其提供劳动性收入;通过鼓励和引导当地农牧民销售农副产品和开展其他经营活动,让易地搬迁群众获得经营性收入。多渠道的收入来源,有效保证了脱贫成果的长效巩固。

  “德吉藏家”项目在为搬迁群众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项目相关负责人也非常注重他们思想观念的提升。相关部门通过对易地搬迁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德吉藏家”运营部经理黄丹说:“‘德吉藏家’项目2018年5月开始对外运营,截至目前,已经运营两年半。在我们这儿工作的员工都是从堆龙德庆区高海拔地区搬迁下来的群众,他们主要从事服务员、保洁员、收银员等工作,每月工资3000元至4500元不等,年底还能拿到分红。‘德吉藏家’项目运营至今,已为易地搬迁群众分红69.27万元。”

  据了解,目前,“德吉藏家”二期项目已投入运营,新增的游客中心、非遗体验和林卡等项目将进一步完善波玛村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据预测,到2021年,民宿等文旅产业项目可使“德吉藏家”400余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年人均增收0.87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